■何香凝 《狮》 1914年 何香凝美术馆藏 |
■何香凝 《虎》 1934年 何香凝美术馆藏 |
■《国魂》(又名:《雄狮西顾图》),图片来源:《何香凝画集·第一辑》,何香凝美术馆文献库藏。 |
■何香凝 《虎》 1910年 何香凝美术馆藏 |
蔡显良,何香凝美术馆馆长,暨南大学书法研究所副所长,深圳书法家协会秘书长,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在十二生肖里面,能被画家寄托家国情怀的,恐怕就只有虎了。虎画在古代也有,但相对少见,而从19世纪末开始,随着美术的现代化探索,作为凶猛形象代表的虎,开始成为了不少画家传达思想的载体,其中何香凝先生笔下的狮虎题材,则是最具代表之一,何香凝美术馆馆长蔡显良日前接受收藏周刊专访时表示,求新、求变、求真是何香凝狮虎题材的艺术追求。 国魂招得睡狮醒 绝技金闺妙铸形 收藏周刊:2022年是生肖虎年,我们知道何香凝前辈有不少画虎题材存世,目前已知她最早画这类题材的作品有哪些? 蔡显良:何香凝的虎画始于留日时期,现有何香凝美术馆收藏的1910年赠予黄兴先生的《虎》。何香凝早期参与革命工作,与黄兴等辛亥志士情谊深厚,互相扶持,互为激励。此作以黎明之前匍匐欲跳的猛虎,表达推翻清政府的决心,又饱含她对革命艰辛不易、势要冲破困局的意志。 另一件虎画是《虎啸图》,现收藏在深圳博物馆,上有廖仲恺胞兄、时任清政府外交官员廖恩焘的款题。廖恩焘指出“弟妇香凝素习绘事,研究日本新派美术,略有心得。庚戌暑假游京师,既以山水图幅献霁老,顾笔墨清秀,不及所绘猛兽饶有须眉气”。廖恩焘一方面是肯定何香凝学习新派日本画的成果,另一方面盛赞何香凝动物画的凌厉之气。 可惜,何香凝留日时期的作品流传甚少,其中虎画仅此两件。其他传世的早期动物画,主要收藏在何香凝美术馆、广东省博物馆。同时期的虎画,在《何香凝诗画集》中还可见到相关图片。1929年出版的《何香凝画集(第一辑)》也收录了她1910年代其他的动物画作品,如仙鹤、灵猴、鹿等寓意吉祥、憨态可掬的动物。 收藏周刊:我们可以分析她最初是受哪些影响,从而画了虎的这个题材吗? 蔡显良:何香凝先生早期绘画狮虎等猛兽题材作品,与当时中国的社会背景以及她革命者身份有着密切关系。我们可从三个方面来看,一个是时代的影响。去国外留学是20世纪初期中国近代史上富有时代特征的一个现象。20世纪前期留学日本成为了中国青年最接近西方的途径。留日青年接纳了经过日本融合后的西方思想、西方教育理念、西方美术观念等,并将其输入中国。清政府的腐朽和王朝的没落式微,迫使人们急切寻找、建立一种新的文化。那时中国的知识分子寻找各种方式唤起民众,常把狮虎等作为表达革命思想的载体。诗人柳亚子就曾把何香凝作于1913年的《狮》图题为《国魂》,并赋诗:“国魂招得睡狮醒,绝技金闺妙铸形。” 再一个是师承的关系。早在何香凝入读日本女子美术学校之前,已归入当时帝室画家田中赖章的门下,学习日本画。田中赖章便是一位动物画的高手,何香凝早期的动物画多是临摹田中的手笔,已达到惟妙惟肖、韵味十足的程度。 最后一个是同辈画家的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动物画的时兴,得益于当时博物科学的发展。与何香凝同时期赴日游学的高剑父,素有“高老虎”之名,是虎画推广的重要人物。高氏的虎画自1906年至1914年在广州、上海、杭州、南京等地相继展出,虎画变成了国内收藏市场的新宠,以至于“画虎高于真虎价”。何香凝的虎狮猛兽相继创作于这段时间。由此,也就出现了廖恩焘乐于将弟媳何香凝的虎画赠予收藏家这一雅事了。 虎画常作为赠礼画运用于艺术社交之中 收藏周刊:何香凝笔下老虎题材有怎样的特点? 蔡显良:何香凝的虎画自20世纪初至五十年代均有创作。这个题材贯穿了何香凝早中晚三个艺术阶段。何香凝最早期绘画的鲜明特点就是以动物尤以猛兽作为主要绘画题材,体现威武雄强气势。其早期虎画,主要是临摹其师田中赖章的手笔,吸收了西方现代写实的造型技法,以及画面背景的渲染技巧。在老虎造型上,更多是头部作侧面像,躯干朝向观者,尾巴甩动等形态特征。中期的虎画,吸收了传统水墨笔韵,更趋向于文人写意风格。晚年的虎画,多集中于1953年抗美援朝劳军义卖活动前后。其中1953年4月的《落山虎》,作于抗美援朝停战谈判达成停战协议之际,沈钧儒题款云:“双清楼主绘画,常以嗜人者喻虎,我意如侵略者,其嗜人猛于虎焉。”何老以奔跑下山的猛虎为主题,沈钧儒以“虎落平阳”喻指美国战争失利退出朝鲜战场。他们两人的合作,将一件动物山水画提升到对国际局势的表达。 收藏周刊:除了老虎,何香凝笔下还有狮子题材,如果从“雄狮猛兽”的角度分析,何香凝的这类题材作品反映出她怎样的艺术追求? 蔡显良:首先是求新。从廖恩焘赠画一事可知当时国内官宦文人阶层对这个“新”题材的欣赏。廖恩焘将何香凝虎画转赠文人贤达,说明虎画题材在当时不仅被当作一种从日本引进的绘画题材,而且在国内艺术市场已经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其次是求变。留日志士将虎画及猛兽图像当作“警醒国人”的图像寄托,在同盟会的上层成员中具有普遍性。廖承志曾表示,父亲廖仲恺与朱执信等人,对何香凝的狮虎图均十分赞赏喜爱。曾有一幅何香凝的《雄狮西顾图》是他们精神寄托的代表作。此类型作品在早期同盟会同志心目中寓意深刻,也是促使何香凝“绘狮甚夥”的原因之一。 三是求真。何香凝的狮虎画,尤其是虎画,在革命时代是一个精神象征和信念寄托。在她的实际生活中,虎画常作为赠礼画运用于艺术社交之中,对像她这样一位画家来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任何时代的艺术家均应当与时代同频共振 收藏周刊:何香凝这样把家国情怀寄托于笔下,对今天的艺术家有哪些启示? 蔡显良:艺术当随时代。刘勰云:“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白居易云:“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从“文艺为谁”这一根本问题出发可以这样说,何香凝的绘画与中国革命相互交融,共同构成她丰满的人生,不能离开中国革命来谈她的绘画,也不能只谈绘画不谈她参加的革命,革命精神使她的绘画风格硬朗,充满了“斗争之意”;绘画的审美精神又让她崇尚美好,胸怀人民。任何时代的艺术家均应当与时代同频共振,关怀国家,关怀天下。 简介 蔡显良,何香凝美术馆馆长,暨南大学书法研究所副所长,深圳书法家协会秘书长,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