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中山大学教授周春健:期盼文艺工作扎根大地 为时而著

来源:新快报     2022年05月15日        版次:A09    作者:梁志钦

     ■“为时而著——习之堂藏延安文艺讲话文献展”展出的藏品。

     ■习之堂藏老讲义。

     ■古元 版画 《人桥》(旧版印刷品) 在“为时而著——习之堂藏延安文艺讲话文献展”上展出。

    

     ■2021年11月10日,“风月同天——习之堂藏东亚汉文书写特展”在中山大学南校园锡昌堂一楼多功能厅举办。

     简介 周春健 男,1973年生,山东阳信人。历史学博士,现为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比较古典学会理事、中华孔子学会理事、广东哲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现在的中山大学锡昌堂一楼,已经成为了广州一个备受关注的文化交流场所,近年开始,持续推出了系列展览,从“百年讲义”“百年家书”“百年弦歌”到“风月同天”“为时而著”,五场展览的举办,都包含着浓厚的学术意识,皆是从古今中西的宏观视野,以一种“展览”的艺术方式展现传统文化之现代际遇。近期,这里正举办的“习之堂藏延安文艺讲话文献展”更从“文艺与人民”关系的角度进行了详尽梳理。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展览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点,便是由“习之堂儒学馆”承办,该馆主人,正是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春健,日前,他接受收藏周刊记者专访,谈及广东的文艺现状,他表示,期盼文艺工作能扎根大地为时而著。

  马采是当代美学的开拓者之一 率先把黑格尔美学介绍到中国

  收藏周刊:前段时间,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大会在广州召开,有关文化强省的建设推进引起社会各界的热议。您可否介绍一下,在哲学领域的文艺研究方面,中大哲学曾经有哪些重要成果或者殊荣?

  周春健:中大哲学系创立于1924年,是中山大学建校之初最早培植的学系之一。早期的中大哲学系名家云集,其中不少学者的学术研究即涉及文艺领域。比如曾经担任过中大历史系主任、哲学系主任的著名学者朱谦之先生,在1932-1945年期间曾经撰写过《论诗乐》《中国文化中的音乐精神》等多篇论文,并在1944年发起“音乐文学运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哲学系教授马采先生是我国当代美学的开拓者之一,他率先把黑格尔美学全面系统地介绍到中国,著有《黑格尔美学辩证法》《论艺术理念的发展》等论著,提出“没有不被创作的艺术,也没有不被鉴赏的艺术。鉴赏便是创作,创作便是鉴赏”的观点,受到学界重视,被称为“马氏美学辩证法”。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1938-1949年中大被迫迁校、抗战流离期间,时任哲学系教师的马思聪、高剑父等著名艺术家,还积极发挥文艺的特殊作用,鼓舞士气,保家卫国。比如粤北坪石时期,马思聪曾多次举办小提琴演奏会,演奏《思乡曲》等名曲,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师生团结抗日的热情。据马采先生夫人陈云女士回忆,“由高剑父发起,马思聪、马采、陈钟凡(当时中文系教授)还计划在中大创办艺术系,但由于抗战爆发而告吹”,这可算作广东文艺史上鲜为人知的一段轶事。

  收藏周刊:在您看来,目前广东在文艺方面的哲学研究的现状如何?在国内相关领域处于怎样的地位?

  周春健:这个问题我没有专门研究,只能粗略谈个印象。广东的文艺评论在全国是比较活跃的,这与广东作为改革开放前沿、毗邻港澳地缘都有关系,因为文艺本来就跟时代有密切关联。无论将文艺视为“文学与艺术”,还是将文艺理解成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广东的相关研究都有一些重量级的学者,在全国有很大影响。这些学者分布在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哲学、中文、历史等诸多学科,并不限于哲学系。

  以“展览”的艺术方式

  展现传统文化之现代际遇

  收藏周刊:我了解到,您深耕现代乐教的实践与研究已经多年,您认为,做好乐教研究,对于促进文艺繁荣发展有着怎样的意义?

  周春健:我所理解的“乐教”,并非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音乐教育”,而更多强调的是“音乐教化”。孔子所谓:“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这其实是一种古典乐教观念,当然也属于“文艺”范畴。

  近几年来,我在广州大剧院、中山图书馆、广州文化馆等处,面向市民曾经举办过多场现代乐教专题讲座,于2020年4月举办过“百年弦歌:习之堂藏现代乐教文献展”,并且在去年为中大哲学系研究生开设了一门新课——“现代乐教十五讲”。在“百年弦歌”的展览前言中,我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从古典乐教到现代乐教,其内在精神实一脉而相承。在中国现代革命建设进程中,曾经涌现出大量脍炙人口、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经典音乐作品。这些作品培育时代新人,塑就时代新风,成为社会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现代条件下,更需要大力弘扬现代乐教,依仁游艺,陶身淑心。”这里说的,正是乐教对于促进社会发展包括文艺繁荣在内的重要意义。

  收藏周刊:近年您主导策划的“习之堂”系列展览,引起了不少的关注,而且展览之间也有一定的关联性,您可否介绍一下其中的策展脉络?

  周春健:我本人创立的这个私人收藏馆,全名叫“习之堂儒学馆”,这个馆名其实就包含着我收藏策展的一些基本理念。馆名取自《论语》首句“学而时习之”,意在强调传统儒学的践行特色。“习之堂儒学馆”的创建,目的在于以实物形式展示儒学历史之变迁,并试图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2019年以来,在中山大学哲学系的大力支持下,“习之堂”开始有序整理相关藏品,连续推出五场专题展览,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从“百年讲义”“百年家书”“百年弦歌”到“风月同天”“为时而著”,五场展览的举办,都包含着浓厚的学术意识,皆是从古今中西的宏观视野,以一种“展览”的艺术方式展现传统文化之现代际遇。

  从更广意义上说,“习之堂”系列展览,试图“藉展览理解中国”。比如“百年讲义”试图理解中国教育的发展变迁,“百年家书”试图理解传统伦常在现代中国的存在形态,“百年弦歌”试图展现现代乐教在中国革命建设百年进程中的重要作用,“风月同天”试图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对东亚汉字文化圈、东亚儒教文化圈的实际影响,“为时而著”则试图理解中国革命中的文艺问题。所有这些主题,都是理解现代中国及古典中国的重要方面。

  应当说,“习之堂”举办的这几个展览确实有很强的连贯性,但并不全是预先规划好的,更多则是基于当时诸多学术性事由的触发。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曾言“随时撰述,以究大道”,习之堂举办的相关展览,也正是努力追求这一为学境界。

  展现中国气派

  弘扬华夏美学

  收藏周刊:在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中,目前的文艺研究还有哪些地方亟待推进?对相关研究学者是否可以做一些呼吁?

  周春健:“呼吁”绝不敢,仅谈几点感想共勉。一是文艺研究尤其是文艺创作,一定要保持多样化,百花齐放,万紫千红,孟子即曾言:“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保持多样化,文艺才有生命力。二是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文艺创作或者文艺研究文艺批评,都要遵守恒常不变的准则,那就是以人民为中心。80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会议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便是文艺“为群众和如何为群众的问题”。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次全国文代会上也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的方法是扎根人民。”

  在“为时而著:习之堂藏延安文艺讲话文献展”前言的最后,我曾说过:“‘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伟大精神需要伟大作品。扎根大地,为时而著,我们热切期盼我们的文艺工作,能够坚守人民立场,打造文艺精品,展现中国气派,弘扬华夏美学。在呼唤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时刻,让我们立足新时代,‘一起向未来’!”这是我自己对于文艺工作未来发展的一点看法,愿意以此与诸位同道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