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肇民《香山途中》,39cm×55cm,1979年 |
■王肇民作品 |
■工作中的王肇民 |
时光飞逝,又一年父亲节到了。有件事一直让我记忆犹新。一次与父亲谈话聊天,他讲到,一个人当他想学习时,任何时间开始都不晚;若想学绘画,任何年龄都可以开始,诀窍是你必须坚持到底。坚持,不等于苦行。从20世纪上半叶的战火纷飞,到中叶的艰难磨砺,再到世纪末的欲望诱惑,父亲王肇民 “制心一处”,排除困难,心无杂念,坚定笃行,全身心投入对艺术的探索。 父亲很早就认识到 “画如其人”,画面能流露人的真性情,高贵或庸俗在其中会一览无遗。所以他很早就有意识地去规避一些事情,以避免对作品带来损伤;同时有选择地积累许多能量,来滋养自己的艺术根基。 因果关系他早已知晓,因此我们看到,在过去百年的磨难动荡中,他始终清醒抉择。这种坚持慢慢变成条件反射,变成自然而然。 其青年时期,时局动荡,波谲云诡,从杭州西湖艺专到北平大学艺术学院,于前者“学习色彩”,于后者“学习民族传统”。北方冬天严寒,没有钱买煤炭,阴暗小房里从未生火,他拿着刀刻木刻,就这样一夜一夜熬过寒冬。对艺术的执着追寻,贯穿其学生时代,而后他入国立中央大学师范学院艺术系进修素描,其间创立自己画素描的方法。在艰难岁月里,很多人退出了,一些人牺牲了,还有一些人凭智慧和信念继续前行。 其中年时期,战火纷飞。父亲离京返乡,编抗战课本并做插图,画宣传画揭露日军侵华暴行。后来萧县沦陷、徐州沦陷,他的油画、水彩、素描全部丢失。1941年,祖父病殁于重庆,父亲买了一辆二手的三枪牌自行车,骑到湖北老河口,把它卖掉,背着一点干粮,徒步经老河口、巴东、历时两个多月走到重庆。那一路山河破碎、步履维艰,今天感同身受一下,这些对一个30多岁的中年男人,会是何等考验!上千公里的步行,当时我父亲对民间疾苦,了解得太透彻。他为什么仍没被击倒,因为他心中有爱,有坚强。 父亲是个很坚强的人,既源于自身,更多则源自后天。他遇强则强,面对苦难,始终坚持自己对生活对艺术的信念与热爱,这在他的《诗草》中都有详细记录。之所以坚强也源自他自小饱读历史,在重庆时,就读完了杜甫全集和《史记》。他始终坚信,战争会过去,时势会变好。虽说抗战8年,他几乎完全放下画笔,但他通过读书、写诗、对人世间的观察,积累着知识和情怀。他对生命的怜悯,对幸福的觉察,如今看来,部分也有赖于他三四十岁这段时间的颠沛流离。这一切,让他理解更深刻,追求更本质。他一生追求什么?他在追求本质的东西。 这种本质的追求,就是要形成他的艺术,创造他的艺术。所以我们看到在抗战8年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8年,对于他来说的这两个艺术创作的黄金时段,虽然他都没有画画,可是一直在积累和思考。父亲一直认为,画画的功力和境界在画外,绘画的思想性来自对生活的感悟、对众生的怜悯、对苦难的理解、对幸福的珍惜。这些完全投入的生命体验,最后通过他的绘画表现出来——这就是他所追求的。 上世纪70年代后,当他可以重新拿起画笔再度开始创作时,他用尽所有时间去画、去写、去读、去思索,只争朝夕。他认为只要工资足够养家就可以了。他奔走在教室,奔走在图书馆,奔走在乡下、工厂,在自然与现实生活之中,在祖国的大地上,在这些岁月光阴之中,留下无数脚印、无数精彩作品,也留下了一生心血凝聚而成的《诗草》及画论,这些都是珍贵的艺术财富。 在那个时代他摒弃了杂念、诱惑。他的热情,倾注于创作、教学,倾注于学生与老师。当一个人全身心投入时,会形成一种吸引力,父亲专注教学、专注绘画、专注于诗及对艺术的探索,使他更加犀利,更加纯粹,更加坚强有力! 时间的沉淀,凝聚成瑰宝。父亲很喜欢玉石,他欣赏其温润坚韧。玉石的形成要经历无数时间和地层累积重压,许多岩石在这种自然严峻考验下早已粉身碎骨,唯有玉石,重压之下越发凝结,沧海桑田渐成明透。 玉汝于成,所有的坚持源于他的热爱。他笔下的人物都是普通百姓,像迟轲先生所说,这里反映出画家真正的 “现代意识”——平等的思想。从根本上说,普通人民才是历史和社会的主体。 他笔下的静物,不仅在形色构成上具有艺术创见,更蕴含着一种人格气象。对四时生命静物的描绘,构成了他一生表达的重要主题,他在最常见的花卉水果壶罐中,表现出恢宏博大的风格。所画花果,多为寻常之物,但从精微中见广大。他在《画语拾零》中说“人当物画,物当人画”,意思即是,画一切人和一切物,皆赋予生命、赋予性格、赋予品质赋予身份。 父亲的一生专注于学问,通过各种学问,滋养完善着他的艺术,并通过诗作和画论来映照乃至反哺其创作;同时,他的画作也更有利于我们理解其诗文。更深的影响是他对于生命的感悟和敬重。 他在许多年前,已经透过他的画作、他的诗句及艺术理论,为我们搭建了有持续生命力的对话和学习平台。 他的坚强与睿智,是我们于这人生之旅继续笃定前行的最大动力。 (2022年6月,王肇民家属王越、王进口述,潘玮倩整理。) ■收藏周刊记者 潘玮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