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修路治水建设施 民生工程暖民心

来源:新快报     2022年07月09日        版次:A05    作者:方轶 王飞

     ■少榄村的孩子们在平坦干净的巷道玩耍嬉闹。

     ■少榄村党支部书记卓越妙(右二)和第一书记(右一)查看巷道硬底化工程进展。

  广州南沙区驻湛江市雷州市杨家镇帮镇扶村工作队:

  村里连接乡道的土路变身6米宽的大马路,村民出行、耕作更方便;建成雨污分流系统,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治理;巷道全面硬底化,告别“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建设村综合服务中心,村民休闲娱乐将有更多去处……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事关村民切身利益,也是美丽乡村的基础,去年7月,由广州市南沙区榄核镇政府、广州市公安局南沙区分区、南沙区民政局及水务局和广州南沙公共资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组成的帮镇扶村工作队进驻后,结合湛江雷州杨家镇实际,在镇政府的支持下,推动村道巷道硬底化、农村生活污水整治、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提升了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也拉近了村民与党员干部及驻镇工作队的心。

  ■采写:新快报记者 方轶

  ■图片:新快报记者 王飞

  驻镇工作队来了 村里的路修好了

  7月1日,新快报记者一行来到了杨家镇少榄村,水泥村道干净,门前屋后整洁,再往里走,一辆工程车停在一个巷口,工人们正在忙着给这条小巷铺设水泥路面。“驻镇工作队给我们很多帮助,给村里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村基层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理解也有了进一步提升。”杨家镇少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卓越妙边走边说:“村里正在推动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创建,目前正在进行村内巷道硬底化工作”。

  驻杨家镇工作队队员、少榄村第一书记介绍,少榄村在2018年前实现了村内主干道和村内部分巷道硬底化,去年工作队进驻后,少榄村被确定为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进行人居环境大整治,在去年建成雨污分流系统的基础上,今年对全村巷道进行硬底化,“总长超过5公里,投入资金200多万元”。

  新快报记者看到,目前村里大部分巷道已经硬底化,干净凉爽的巷道已经成为村民夏日纳凉的好地方。一条干净的水泥路面巷道里,三个妇女坐在矮凳上一边编织当地特色的蒲草篮子,一边拉家常,不时发出阵阵爽朗的笑声。

  路通财通,在吴划村,也有一条道路因为驻镇工作队的到来而焕然一新。村后面修了水泥路,但村前的路一直是土路,村民出行很不方便,工作队调研考察后,与镇政府商量决定,投入帮扶资金修好了这条长800米、宽3米的水泥路。“以前是土路,一下雨就更不好走。”驻镇工作队队员、吴划村第一书记说,这条路硬底化后,村民生活出行、农耕作业更便利,村里环境也更好了。

  帮扶单位给力 

  筹资修缮民生设施

  在少榄村第一书记看来,工作队初来乍到,和村“两委”干部、村民群众都不熟悉,通过开展实实在在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利好村民,提升群众幸福感,也能获得村民信任,便于开展乡村振兴工作。

  少榄村铺设生活污水管道时发生的一件事,就是逐渐拉近干群心与心距离的生动事例。村民陈某兰家院舍围墙高不足0.6米,院墙凸突部分占巷子约1米,导致巷总宽度仅余约1米,影响巷排污管网铺设操作,也对周边7户村民的日常出行造成不便。这个问题由来已久,村民屡提意见,村委多次调解,但始终无果。铺设排污管道遇阻时,卓越妙带着村干部到陈某兰家做思想工作,细致地讲解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听着村干部的耐心解释,看着村里一天天的变化,陈某兰家终于被说服,同意将围墙退后约1米,排污管道工程顺利推进,村民兴高采烈,纷纷给村“两委”和工作队为民办事点赞。

  在少榄村,还有一项民生服务设施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建成后,村民生活将更加方便,文化休闲娱乐和居家养老服务将更加丰富。“这里将修缮成少榄村综合服务中心。”驻村第一书记指着广场旁的一栋两层小楼说,这里原是闲置的敬老院,工作队和村委商量后,决定“变废为宝”,改建成村综合服务中心,由广州市南沙公控集团和雷州市民政局分别自筹资金修缮改造。按照规划,中心将设有医务室、健身康复室、日间托老室、爱心理发室、阅读室、书画室、KTV多功能室和儿童娱乐室等,还针对少榄村特色设置了妇女手工(蒲织)工作室,预计今年10月投入使用。据介绍,南沙区民政局还将利用社会资源筹措各功能室设备设施,并拟计划委托第三方社会组织开展运营服务,用心将这一民生工程建成民心工程,提升少榄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增强村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