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院输血伴随着嘉烁的成长历程。 |
■爸爸是嘉烁治疗路上的亲密伙伴。 |
■嘉烁的捐款二维码 |
广东公益 恤孤助学促进会公众号 |
地贫男孩骨髓移植在即,爸爸卖黄牛卖废品筹钱 温暖1521号 ●温暖诉求 “如果我没生病,爸爸就不用那么辛苦去收废品。” 13岁的叶嘉烁是五年级学生,但跟同学聊起天来,紧皱的眉头让他像个“小大人”。2016年,叶家因长期支付孩子的治疗费致贫,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随着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一家人的生活质量也发生质变,可比起其他乡邻日益优越的经济条件,他们家还是“跟不上”。嘉烁的爸爸叶左源今年54岁,也希望妻儿过上好日子。可是,小儿子嘉烁自打出生便确诊患上重型地中海贫血,一家人不管怎么努力打拼,家庭经济依旧被“疾病”这座大山压得喘不过气。“今年中秋前,孩子就要移植了,只要他身体‘脱贫’,我们家的经济就能‘脱贫’!”叶左源说。 “二宝”确诊重型地贫 邻里都知道嘉烁是叶左源夫妇姗姗来迟的“二宝”。夫妻俩的大儿子生于1999年,10年后,他们才欢欣无比地盼到了二儿子嘉烁。 养婴育婴对“熟手”父母来讲毫无难度,但现实却不尽如人意。叶左源发现,出生后的嘉烁隔三差五生病,打针吃药也不见好转,仍然脸色苍白,无精打采。“孩子是不是有什么大病?”叶左源疑窦丛生,抱着孩子辗转一个多小时大巴,到汕尾城区的医院做检查。 “很可能是重型地中海贫血。”当医生向叶左源夫妇分析嘉烁的验血报告时,他们大吃一惊。“我从未听说过这种病。关键是,嘉烁的哥哥很健康,怎么轮到他,就患上这病了呢?”叶左源搞不清什么是“患病概率”,他只知道,既然事情发生了,就要坚强面对,“是我们把孩子带来世上的,不管怎样,我们都要管到底。” 医生告诉叶家夫妇,要维系孩子的生命,就得坚持定期输血、排铁,或做骨髓移植。原本对地贫一无所知的夫妻,硬是将疾病成因和各种治疗方法的利弊摸了个透,决定先从输血起步,然后再做长远打算。 叶左源记得很多个第一次:第一次挂最贵的专家号,一个多小时的刨根问底;第一次带儿子输血,见识到血色素降到极低的孩子通过输血“脱胎换骨”,苍白的脸孔和嘴唇瞬间红润…… 每个月,他都要带着小儿子往返陆河县和汕尾城区,农村交通不便,但叶左源一路陪儿子走在治疗的路上。 嘉烁幼小,细细的输血针头还没扎进皮肤,他就会吓得嚎啕大哭,叶左源按住孩子的身体,难过地落泪。这样的治疗维持到孩子两岁时,叶左源就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医生建议孩子做移植,我们要试试。”2011年,父子两人来到广州,进行了一次骨髓配型。“我和妻子都希望拼一拼,尽管在茫茫人海中找到能匹配的供者极不容易。” 暖心政策改变困境 骨髓移植,价格不菲。即使手术过程顺利,动辄几十万元的“起步”费用,也绝非叶家所能承担。然而,叶左源仍旧意志坚定地挣钱,挣钱,再挣钱。 嘉烁出生前,叶左源一家虽不富裕,但衣食无忧。然而,一个地贫孩子的到来,彻底改变了他们的生存状态。嘉烁离不开妈妈的贴身照料,赚钱养家的担子便落在叶左源的肩膀上。除了种地,他还要卖废品“增收”。为了应付每月的输血费用,叶左源早起贪黑,跑村过镇搜罗可以“变现”的塑料瓶、纸箱、包装袋…… 但是,这些微薄收入除去支出正常开销,好不容易积攒一点钱,一遇嘉烁输血,马上又是“月光”。“儿子的治疗压力太大了,每个月都要花2000多元输血和排铁。” 2016年,脱贫攻坚战打响,因病致贫的叶家很快被核定为帮扶对象,他们的生活由此发生质的改变。 叶左源告诉新快报记者,他非常感激曾帮助过村里所有贫困户的驻村干部。“我们现在住的自建房,是在扶贫期间,靠危房改造补贴款盖起来的;屋子里的电视、电饭锅、电磁炉……所有家电,都是扶贫干部连接爱心资源,捐赠给家里的。” 他掰着指头一一清点:“我们家是因病致贫家庭,驻村干部为了降低我们的经济压力,除了危房改造,还有固定的扶贫产业分红,帮嘉烁两兄弟申请了每年3000元的助学金,定时给我们发放种养所需的饲料、肥料……一点都不夸张地说,这些帮扶是全方位的,确实无微不至。” 昂贵治疗仍是重压 帮扶政策让叶家从举步维艰到“小跑”上路,从收入困窘中“脱身”,叶左源终于可以将全部收入用到嘉烁的治疗中。 但与周边奔向小康的乡邻相较,叶家还是步履沉重。更让叶左源心酸的是,父母的辛酸和狼狈,都被嘉烁看见,幼小的他还不时自责,“他会跟同学说,‘如果我没生病,爸爸就不用那么辛苦去收废品’,这些话传到我耳朵里,真是扎心。”令他欣慰的是,儿子总能体谅爸爸的难处:“有小朋友来家里,看他没有玩具、没有单车,会说‘你怎么啥都没有?’嘉烁对这些问题很坦然。”叶左源模仿着儿子的语气,“我爸爸挣钱不容易,我不能要求太多。如果我没有生病,我们家一定不会那么穷。” 十年弹指一挥,嘉烁在等待配型结果中,成长为少年。去年12月22日,已经是五年级学生的嘉烁放学回到家,就看见爸爸一脸兴奋地迎出来:“儿子,我们等了十年的骨髓配型,有结果了!广州的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刚打电话来通知,找到了匹配的供者!”嘉烁呆在原地,脑袋里有几秒空白,反应过来就冲上去抱住爸爸,“我可以不用输血了!我的病能治好了!” 按照医院的排期,嘉烁将在今年中秋节前后入仓。为了配合移植前的化疗治疗,孩子已经暂时休学,在家口服化疗药,同时积极排铁,尽可能在入院前将体内的“铁元素”控制在1000个单位以内。 不过,还有更重要的事。至今为止,叶左源还在为入仓的30万元押金努力。去年以来,他通过线上众筹为儿子募集到8万元,还卖掉了家里的7头黄牛再添6万元。这几个月,一家人加紧行动,找银行贷款,找亲友借钱,目前勉强凑齐20万元。 也有“好心”人劝叶左源,“不要冒险,小心人财两空。”类似声音,丝毫未能动摇叶左源的决心,“很多人都叫我放弃,但我是不会放弃的,辛苦了这么多年,怎样都要坚持下去,这是作为父母的责任。”他说。 公益指引 ●公益账户: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天天公益专项基金 ●银行账号:44032601040006253 ●开户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广州远洋宾馆支行 注:捐款时请注明“新快报温暖×号×××(受助者姓名)”, 如“新快报温暖1521号嘉烁”。如需捐款收据,请在汇款时附注捐款收据回邮地址、联系人姓名及电话。请务必将银行的转账回执传真至新快报(传真:020-85180284),逐日登报明细以传真为准,分批公示以天天公益基金到账为准。 ■本版统筹:新快报记者 潘芝珍 ■本版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斯璐 实习生 陈海丹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