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做好“甜蜜产业” 乡村振兴大有可为

来源:新快报     2022年09月29日        版次:T09    作者:朱清海 杨升华

     ■叶志邦在田间插秧。

  驻汕尾市陆河县新田镇工作队队员叶志邦:

   “到了新田镇,我发现这里比我想象的要好,尤其生态环境很好,适合发展绿色产业。”

  叶志邦

  驻汕尾市陆河县新田镇工作队队员

  派出单位:

  深圳市东部公共交通有限公司

  “我们的‘蜂蜜水’今年10月正式上市!”在电话中,叶志邦迫不及待地和新快报记者分享了一个好消息。

  2021年,驻汕尾市陆河县新田镇工作队进驻后,来自深圳市东部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的队员叶志邦发现,新田镇作为养蜂大镇,蜜蜂产业形成规模,情况比他想象的要好。

  通过驻镇工作队努力,农村科技特派员下乡为产业把脉开方,省级中华蜜蜂(华南中蜂)保种场保护区落户新田镇,蜂蜜农产品进入“圳品”目录……在他看来,打造“蜜蜂小镇”,做强“甜蜜产业”,新田镇乡村振兴大有可为。

  科技赋能,新田镇养蜂产业提质增效

  “农民种的、养的东西很多,不约而同面临一个主要问题,农产品怎么卖出去,如何卖得好?”叶志邦说,进驻新田镇后,驻镇工作队在前期调研中了解到,养蜂是新田镇传统产业,从事养蜂的农户数量不少,然而,由于蜂群产量低、病害易发生、品质参差不齐等问题,导致农户养蜂收入不稳定。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根据新田镇养蜂产业发展现状和实际需求,驻镇工作队与省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携手搭建平台,打通政府、企业和村集体合作社、蜂农之间的交流渠道。与此同时,邀请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深入农村养殖户,针对养蜂产业把脉开方,通过集中培训、现场讲解等形式,为蜂农提供科技指导和技术服务。

  去年,新田镇陂坑村集祥蜂业专业合作社遭遇病虫害,导致部分蜂群死亡,在科技特派员团队反复检测排查下,最终找到病因,帮助合作社及时止损。不仅如此,驻镇工作队大力帮扶合作社,“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当地蜂农技术和产业水平提升。

  在驻镇工作队的积极推动下,省级中华蜜蜂(华南中蜂)保种场保护区成功落户新田镇。“中华蜜蜂是我国传统的当家蜂种,华南中蜂又是中华蜜蜂最优良的蜂种之一。”叶志邦表示,中华蜜蜂(华南中蜂)保种场保护区的建设,有利于保护好蜂种资源,更有助于养蜂产业提质增效、富民兴村。

  申报“圳品”,蜂蜜农产品加速融“湾”

  叶志邦表示,如果说科技赋能和种源保护,是从蜜蜂产业的源头进行培优提质,那么,驻镇工作队着力推动蜂蜜产品进入“圳品”目录,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是推动蜜蜂产业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的关键一步。

  “农产品想成为‘圳品’并不容易,因为‘圳品’有非常严谨的标准。”叶志邦告诉新快报记者,新田镇蜂蜜农产品进入以高标准严要求精品质著称的“圳品”的过程,可以说是一波三折。期间,驻镇工作队经过不懈努力,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组织有关部门专家反复研讨,找“症结”开“药方”,最终推动蜂蜜农产品进入“圳品”目录。

  “农产品能否卖出去,关系到农户和村集体的收入。帮助农民把产品更好地卖出去,我认为这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叶志邦说道。2021年以来,驻镇工作队发挥帮扶优势,开展消费帮扶活动,累计销售金额超过100万元。其中,深圳市东部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作为帮扶成员单位之一,一次性向集祥蜂业合作社采购3万多盒蜂蜜,消费金额达72万余元。驻镇工作队还积极推广“圳帮扶”产销对接和招商平台,为新田镇特色产品拓宽销售渠道。

  “蜂蜜水今年10月上市,目前也在申请‘圳品’。”叶志邦说,目前,驻镇工作队协助新田镇,凝聚合力,做强特色蜜蜂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户增产增收,为乡村振兴打造强劲的产业引擎。

  /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杨升华 / 责编:陈玉婷 / 美编:梁瑛 / 校对:王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