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群众的信任让我更加有干劲

来源:新快报     2022年09月29日        版次:T09    作者:朱清海 杨升华

    

     ■鄞壬走访脱贫户。

  驻湛江市雷州附城镇工作队队员鄞壬:

  “希望附城镇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鄞壬

  驻湛江市雷州附城镇工作队队员

  派出单位:

  广州南沙现代农业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国庆节前的最后一个周末,广州南沙驻湛江雷州市附城镇帮扶工作队队员鄞壬没有休息,抓紧到村里走访慰问脱贫户。“平时工作太多了,走不完,就利用周末去走,村民家里也有人。”鄞壬说,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一年多来,他十分深刻地感受到,“附城镇人民群众对我们的工作真的有很强的信任感,这让我们在开展工作时也更加有干劲。”

  用好每一分钱做实民生工程

  鄞壬在驻镇工作队主要担任党务财务组组长,就是一手抓好党建促乡村振兴,一手抓稳“钱袋子”管理好振兴资金。去年,工作队有一笔40万元的“630”捐赠资金,正是鄞壬的派出单位广州南沙现代农业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所赠。如何把这笔钱用好、用对,用得让群众满意?经过多方走访和讨论,工作队把“振兴项目第一步”走在了为韶山村等几条村修复塘边水渠上。

  当时,塘边水渠已经多年失修,水渠里长满了水浮莲,无法灌溉。项目确定后,鄞壬开始“穿针引线”,一边把水渠项目的情况跟单位进行对接,落实好资金;一边监督工程进度抓建设。“去年9月底拨的款,11月下旬工程就完工了。”鄞壬说,“今年春耕,韶山村、高山村、赤嵌村等三四条村的农田灌溉改善很明显。”

  据他介绍,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一年多来,驻附城镇帮扶工作队已用“631”财政资金安排了31个项目,其中部分项目已经完工结算。

  重点监测户拿到了补助住上了新房

  说起鄞壬的乡村工作,有一户人家是绕不开的,那就是韶山村重点监测的脱贫户叶美邱家。

  2018年,叶美邱因工伤致残导致身体瘫痪,卧床多年,由于无法出门,一直没能去办理残疾证。为了让他享受到国家的惠残政策,鄞壬和工作队积极协调雷州市人民医院的医生,为叶美邱开展“上门评残”,最终鉴定为一级肢体残疾,每月可享受440元的残疾人补助。

  更令鄞壬印象深刻的是叶美邱家的房子,就一个通间的土房。为了改善他家的居住条件,附城镇申请了危房改造补助,工作队筹集了社会资金,“目前房屋已基本翻新完工,隔出了厨房、厕所,还分了两个房间。”

  实实在在的帮助让叶家人十分感动,“叶美邱家人多次给我发微信、打电话,说要把家中的老母鸡、鸡蛋送给我们。”如此热情让鄞壬难以招架,只能找各种“我不在”“我有事外出”等理由不断婉拒。

  让资本、土地、劳动力等回流到乡村

  去年初到附城镇,看到了成片的农田和海边的咸淡水养殖,鄞壬的第一感觉是,“跟我们南沙万顷沙很像”,这让他充满了亲切感。

  为给当地农户增收,工作队引进了一个水果玉米项目,拟建200亩水果玉米产业种植基地。“工作队打井、修路搭平台;村里出土地,村民入股;农业公司出技术和渠道,采用订单式生产。 ”鄞壬说,农业公司跟村民形成了利益联结机制,可以让村民实实在在获得收益。

  一年多的乡村工作让鄞壬意识到,乡村振兴就要让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血液”回流到乡村,加强农用地的流转,通过规模化、产业化经营,让农业公司等新型经营主体去做传统农民难做的事情,如改良品种、储运营销等,要推动农业公司等主体与农民建立更深入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真正的惠农助农。

  /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杨升华 / 责编:陈玉婷 / 美编:梁瑛 / 校对:王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