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银行业探索碳金融按下加速键 你的“个人碳账户”能做什么?(2)

来源:新快报     2022年10月17日        版次:A23    作者:

    

  银行业探索碳金融按下加速键 你的能做什么?

  认识度不高、互不兼容、标准不一……挑战重重

  尽管商业银行在个人碳金融产品方面的创新明显加快,不过碳账户现阶段仅在小范围试点,应用场景仍在探索阶段,社会层面普及率较低,“个人碳账户”目前仍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境地。

  一方面,居民对商业银行“个人碳账户”的认识度不高,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用碳积分兑换出行、餐饮、电商等各类权益,属于常见的营销推广手段,较难调动起用户注册和使用的积极性,对个人碳账户也未形成分级差异化服务。

  此外,目前商业银行、互联网平台推出的“个人碳账户”,尚需进一步建立完善统一、被认可的标准。此外,碳普惠还面临不同企业和平台之间存在互不兼容、应用场景数据分散、碳减排标准不一、个体减排行为重复计算、激励机制不健全等诸多挑战。

  挑战1

  各个平台的碳减排

  计算标准不一

  从碳减排计算标准看,新快报记者发现目前各平台推出的减排场景不一样,激励标准也不一样,就“步行”这一绿色行为来说,在支付宝的蚂蚁森林上,步行换能量的日上限为296g,而在平安银行的“低碳家园”上步数每天最多可兑换180点能量。个人碳减排行为标准无法统一,最终导致不同平台之间碳减排数据无法互通。

  对此,卢乐书表示,当前政府、监管机构、互联网公司和银行都在分别利用各自优势布局“碳账户”。“头部互联网公司具备场景和用户优势,能够快速将场景铺开;商业银行则是运用丰富的零售端金融工具和个人信用体系将碳的类货币属性做深。一些地方政府则通过标准建立将前面两者衔接,共同向居民碳账户的趋势发展。”

  盘和林认为,“个人碳账户”的数据单靠单一平台很难形成,用户只有将自己的碳信用、碳轨迹都授权到同一个平台,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个人碳账户”,从而进一步通过多个平台数据互通,形成碳征信。

  在“个人碳账户”中如何界定减碳场景、如何收集用户数据、如何量化计算用户数据,都需要进一步建立完善统一、被认可的标准,也需要建立一套个人碳减排量可评估、可量化价值的体系,才能实现相互通兑。由此,纳入一个具有公信力和数据可信度的第三方平台,让该平台和其他所有数据平台对接尤显关键。黄志海认为,目前打通各平台之间的“个人碳账户”数据仍存在一定难度,“可以从跨界合作开始,比如平台碳账户和金融机构合作,双方数据互认互通,不断融合,也希望像广州数据交易所等政府建设的数据平台多关注‘个人碳账户’,由这类权威性的数据平台来推动‘个人碳账户’数据的收集及互联互通工作。”黄志海说。

  挑战2

  用户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不容忽视

  减排行为的量化计量缺乏行业内的统一标准,减排行为数据收集也可能触及个人隐私问题。“‘个人碳账户’是围绕民众衣、食、住、行等各个生活方面进行全流程、全方位的碳减排记录和核算,用户必须给予授权或者自己上传相关信息,‘碳账户’在进行用户端数据监测时,个人信息数据方面就会涉及泄露、记录过程缺失、无法追溯等安全隐患。”黄志海建议,可以先从比如绿色出行等较为简单的生活行为切入,让用户逐步接受,建立使用信任感,同时可采用区块链等技术进行全流程记录,保证用户数据不被篡改且可以追溯,定期向用户公开相关信息,打消用户的疑虑,同时建议接入广州数据交易所等政府建设的数据平台,保证用户数据安全。

  “‘个人碳账户’未来的完善要在法律框架下进行,数据信息的使用要在用户的授权和监督下进行,个人认为建立第三方专业碳征信平台是可行的方案。”盘和林强调。

  具体到商业银行层面,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认为,在数据采集方面,商业银行还应加大对个人消费、企业经营等行为数据的保护,同时建议由政府部门牵头建立碳账户数据互通机制,形成数据互补、场景整合。在数据应用方面,商业银行应纳入用户衣食住行用等多种场景,增加碳积分的使用范围,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向全社会普及碳账户的作用和权益,解决碳账户“叫好不叫座”的问题。

  挑战3

  个人碳资产攒多了能否换钱?

  随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上线运行,企业碳账户相继见诸报端,在此情况下,个人碳账户是否可以像企业碳账户一样转化成个人碳资产并形成交易也备受关注。

  “‘碳排放权交易’和‘碳账户’是两个不一样的概念,开通了‘个人碳账户’,并不意味着个人可以随意参与碳排放交易。”黄志海进一步向新快报记者解释道:“目前在碳交易所交易的是企业碳资产,个人碳资产的交易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且‘个人碳账户’涉及的范围广尚未有完善的计算方法,减排量相对企业也非常小,交易价值也比较小,要实现个人碳交易还任重道远。”

  假设一人一年减排一吨碳,参考目前全国碳交易市场一吨碳50元左右的价格,即便个人碳资产进入碳市场交易,也只能从交易中获益50元,对个人的激励效益并不大。如何建立倒逼机制,让个人的减排量更值钱,是碳普惠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

  此外,有专家表示,提高减碳价值,需要采取多元的激励普惠机制。除了碳市场,还要靠政府、政策、商业机构、环保组织等共同努力。比如“个人碳账号”中的绿色积分,不仅能用于餐馆排号、换取商品折扣等,也可与金融市场对接,转换为银行账户积分,甚至成为个人碳资产、绿色信用的凭证等。

  【涨知识】

  Q:什么是“个人碳账户”?

  A:“个人碳账户”可以类比为个人的银行账户,而个人的银行账户中存储的是钱,而“个人碳账户”中存储的是碳减排量。当用户通过绿色行为减少碳排放量时,“碳账户”中的绿色能量就会增加,而个人则可以通过绿色能量兑换绿色权益。

  Q:绿色权益如何实现兑换?

  A:绿色能量的积攒方式包括低碳出行、数字金融、在线办理业务等。而在权益奖励方面,除了积分兑换、消费返现等,有银行还尝试根据碳积分将客户进行分级,在授信额度、贷款办理等方面提供差异化的优惠政策等。

  Q:“个人碳账户”在不同银行间实现互通吗?

  A:由于没有统一算法,暂时尚未互通互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