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守”艺人的传承与创新

来源:新快报     2022年10月29日        版次:A08    作者:龚吉林 陈慕媛

     ▲木偶表演艺术家、广州市非遗传承人李强手把手教徒儿木偶戏的表演技巧。

     ■徒弟手持木偶表演,师傅在一旁指导。

     ■木偶表演艺术家、广州市非遗传承人李强抓紧时间,手把手教徒儿表演技巧。

     ■演出前,在化妆间,年青演员们向木偶表演艺术家、广州市非遗传承人李强请教。

     ■在《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剧目中,数十名演员和工作人员一起配合演出,这样的表演,演员至少要有几年功底。

     ■叶寿春和儿子叶世有发现木偶的一只眼睛卡住了,父子齐动手,拆装、调整下,木偶恢复如初。

     ■叶寿春在儿子的陪伴下回到制作部,向年轻人传授木偶制作的技艺。

     ■在叶寿春的指导下,一名徒弟在白汁木上凿出人物面部轮廓。

     ■《人偶情》一改传统杖头木偶表演形式,让演员从幕后走向台前。

     扫一扫,看视频

  经典的《梁祝》伴奏乐响起,粉紫色灯光映射下,烟雾缭绕的背景中,人、偶相顾无言。舞台上,一名男性演员,手持一个身高一米多的“女性”木偶。人与偶一齐挥动长长的红绸,或踱步、转圈、疾走,抑或是深情对视、彼此相拥,犹如一双缠绵的伴侣。

  这是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正在抓紧排练的节目《岭南木偶艺术精品荟萃》中的压轴剧——《人偶情》,节目一改传统杖头木偶表演形式,让演员从幕后走向台前。

  2011年,木偶戏(广东木偶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近日,新快报记者来到广州市海珠区洪德路51号的木偶剧院,彩排中,长绸舞、神话剧、黑幕戏、大杂耍、粤剧轮番上演,传统木偶戏被玩出诸多花样。这背后,是一代代人对木偶戏的传承与创新。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木偶表演艺术精英”崔克勤介绍,通过研究出土文物和相关文字记载,中国木偶艺术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起源于汉朝,发展于唐朝,鼎盛于宋朝。到了明朝清朝,木偶戏已经遍布各地,支派繁多了。”

  如今,年轻人接过前辈的衣钵,表演戏剧,制作木偶。节目彩排间隙,木偶表演艺术家、广州市非遗传承人李强正抓紧时间,手把手教徒儿表演技巧。“铛铛铛滴、滴铛铛……”头发花白的李强先是上手演示了一遍,紧接着唱着曲儿喊着节拍,注视着徒弟手中木偶的“一举一动”。

  制作木偶也是一项绝活。兼有木偶表演与制作经验的广州市非遗传承人何伟超说,“木偶好用与不好用,要表演者说了算。制作者会不断改进木偶,让演员用着更顺手。”

  来到位于荔湾区的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木偶制作部,桌上摆放着刻刀、木槌、钳子、电钻、螺丝刀等工具,木偶雕刻艺术家叶文芳、叶寿春的木偶作品引人注目。

  何伟超说,传统木偶的头部是用木材制成,耗时短,工作强度大,比如挖通一个木偶面型大概需要2天。因为木制的比较重,后来人们多用纸制。

  广东省木偶剧团自1956年4月成立以来,基本上都是纸制,后来增添纸糊、塑料等翻模复制新技术,并把内竹改为外竹,把颈、腰改成活动的关节,创造了活手,使手指能伸合和拿东西。

  广东省非遗传承人、“西关木偶之父”叶寿春提到,自己印象深刻的是木偶身上的机关,多年来自己琢磨着如何改进。

  “这只木偶估计有50年历史了。”探访当天,90来岁的叶寿春和儿子叶世有发现木偶的一只眼睛卡住了,父子齐动手,拆装、调整下,木偶重现原貌。随后,叶寿春指导一名徒弟,在一块白汁木上用木槌和刻刀凿出人物面部轮廓,并用颜料上妆,其他徒弟旁听学习。看着他们,叶寿春笑着说:“希望年轻人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新快报记者 龚吉林/摄 陈慕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