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你最后一次打开信箱是什么时候?(2)

来源:新快报     2022年10月29日        版次:A07    作者:邓毅富 李超朝 林翠珍

    

    

    

     ■居民楼里各式各样的信箱。

  网络时代小区信箱使用频率变少,    有街坊建议将其改造活用为“快递箱”

  【专家说法】

  梁凤莲:开信箱的钥匙还没丢

  广州市社科院岭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梁凤莲:信箱,是收纳了一座城市特定时段的重要历史记忆,也收藏着起码两到三代人的珍贵故事。因为在网络时代还没到来的时候,我们老中青几代人,从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都是非常依赖信箱,打开信箱,几乎是我们每天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我每天打开它,收不到报纸,或者信件,就赶紧去电话问,因为那时候投递服务都很准时的。

  信箱里有汇单,因为邮政储蓄汇款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达到巅峰,有会议通知,有平安家书,有各种各样的报刊。因为广州有几大报业集团,报业非常兴旺,每家每户都订几份报纸,我最高峰时达到六份。

  哪怕现在我不住原来的地方了,开信箱的钥匙还没丢,因为那一排信箱还没拆。所以,信箱可以保存它的延续性,可以转换成社区服务的新功能,继续物尽其用。

  杨华辉:可以建一个信箱博物馆

  广州市古粤秀色本土文化宣传协会会长杨华辉:老信箱承载着一个时代人与人交往的历史。旧信箱,假以时日,也会是文物。如果可以,广州应该有信箱博物馆,把各个时代的信箱都陈列。

  但我更希望,我们广州就是一个大的信箱博物馆,每一座建筑都留存属于它的信箱。信箱,相信。所以,废弃的不一定要清理淘汰。至于如何活化,也是要在尊重的基础上。

  周活宁:可以重新定位信箱功能

  广东省华南和谐社区中心主任周活宁:信箱也是广州形象的一个小窗口,要保持其美好状态。一是要把一些破烂、废用的信箱搞干净、修复好,甚至清理掉,以免有碍观瞻。二要重新定位信箱的功能,把它作为展示、私递的载体。三是可以与文化、商业相结合,成为推广销售的平台。

  【活化信箱】

  “与快递柜联合起来用就方便了”

  邮政文创与其他行业相比,是比较发达的。

  其中以邮差、邮袋、邮筒、邮车等为元素的文创商品创作了不少,但惟独不见以信箱为题材的作品,看来其空间有待填补。

  “其实,邮政信箱的创意与价值很大。”设计师阿叻是邮票设计师,近年来也关注了邮品文创的多元化。“文创商品要具有实用性,这正符合信箱的功能特征,比如可以在信箱上加入广府文化元素的图案与造型。”

  年轻的白领小冰认为,信箱从来都带有“怀旧”色彩,通过涂鸦绘画等创新设计,将新时代气息与古朴的信箱融合,让信箱成为城市的文化符号。文创信箱也可以以信为主题,开展一些类似“我给社区写封信”等活动,让信箱成为宣传社区文化的载体。

  网友小邱建议,可以将原来的信箱升级成智能信箱,可以收取信件和小件东西,与快递柜联合起来就方便了。一位物管公司的相关负责人称:“不过传统的信箱造价费用不高、占地面积也不大,其预算在可控制范围内,但要将信箱升级为智能信箱,所涉及的物业管理、设备技术、占地面积等方面就需要更多考虑了。”

  【写在边上】

  书信,是有温度的抚摸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冯原说,从实用性出发,信箱是不可能再度复活的,除非赋予在大众生活中新的用途,或在特定的主题文旅园中,成为怀旧符号。

  冯原的大学时代可以说是一个信件年代,从离家上大学就开始写家书报平安、写信和同学进行学术交流,偶然一次机会他去往北京,但因为没有时间提前写信通知在北师大的初中同学,很不凑巧地碰到同学外出,那时他只能在同学的住处写下一封长信,然后请人转交,此时,他本身既是写信者、也是传信者,他说:“这是给自己当了一回邮差。”21世纪到来时,身在大洋彼岸的同学告诉冯原该转入网络时代了,此后他都使用电子邮件交流,他个人手写信件的故事走到了结尾。

  出生于1980年代中期的冯娜告诉新快报记者,手写信件在过去十分流行,记忆中她的初中语文老师在她转学后依旧写信鼓励她要坚持写作,书信里所蕴含的精神力量影响到了她。冯娜认为,手写书信是具有强烈个人印记并带着体温的,从青少年时期到现在,书信一直是她维系情感、传递信息的必要载体和媒介,迄今为止,她的收藏箱里还珍藏着许多的手写书信和明信片。

  在外地工作的婷婷今天收到了爸爸的信息,她爸跟她说:“爷爷问起你,有没有同(给)家里写信?”答案显而易见,她爸告诉爷爷说:“孩子每天都有发信息的。”婷婷知道在爷爷的年代,远行的人都是写信寄回家,而自己就是那个远行的人。

  在邮局探访时,新快报记者遇到了一边和同伴聊天盖章一边挑选明信片和纪念品的小璐,她说自己来广州游玩,想寄点什么给朋友,因为前不久在家收到了朋友寄来的特产和明信片。小璐还有很多没有见面的“笔友”,她喜欢在社交平台上互寄信件和礼物,每一份寄出的干花、明信片和染卡都很有仪式感。

  也许,在网络发达的时代,给远方的那个他/她,写上一封书信,或者寄一张明信片,也不乏惊喜,不乏温度。

  ■策划:张小奋  ■统筹:新快报记者 邓毅富  ■撰文:新快报记者 邓毅富 李超朝 林翠珍  ■摄影:新快报记者(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