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学藻的《松下棋图》的创作素材,取自赵孟頫《题洞阳徐真人万壑松风图》。 |
■黎向群(知名美术评论家) 咸丰、同治年间,虽然广州成为对外开放港口,西方文化渐入,但学海堂、菊坡精舍、应元书院依然成为广东学术研究和科举教育重心及文化史上的高地。这些学长、院长、山长都是教育界精英,又擅长书画。学人的绘画创作,得其家族人文修养的熏陶,做学问受到学堂的严格训练,学问之余的笔墨雅兴,既是他们交游唱酬的传情再现,又是他们学术趣味与人生理想的优雅表达。他们的绘画创作与职业画家是有很大的差别的。苏六朋父子、居廉居巢兄弟、何翀、程景宣等人除重视技法锤炼外,还要迎合官僚、商贾、有钱人的审美需求。 提及学堂学长们的绘画成就,伍学藻是不能缺位的一位。清代道光年间,阮元创办的学海堂,是一所以经史训诂为宗旨的书院,延聘学长负责制。学长既是学界的精英,又擅长书画,书画成就代表了那一时期广州地区文人书画创作的最高水平。如谢兰生、熊景星、黄培芳、黎维枞、陈璞等学长擅长山水画,伍学藻晚年聘为学长,他成就是人物画,以仇英、吴韦、唐寅、陆治、沈周、任熊画法为宗,同时,融入个人的审美意趣和艺术修养,自成一格。 伍学藻,字用蕴,号公采,别署松溪居士。广东顺德勒流人。父仲赞,字襄卿,生平不喜科举,专心研究经史、舆地、词章、算学,颇有声望。他幼承庭训,少年师事廖石鹏先生,同治五年(1866)时选学海堂专课肄业,光绪四年(1878)获岁贡生,深得陈澧赏识。广西象州郑献甫(字小谷)主讲越华书院时,欲延揽他,他坚辞不就。寓广州城西长寿寺,名其寓斋曰:“七十二芙蓉池馆”“和安小庐”。著有《十二芙蓉池馆吟草》。 伍学藻艺事活动的时间主要在同治、光绪年间。他工书擅画,绘画取法宋元明,于山水、人物、花鸟无所不能,尤擅荔枝、红棉、人物、梅花、杨柳、菊花等题材皆有涉及,以白描人物画名于世。陈玉良《题伍用蕴说文系统图》记载:“用蕴静老徒,闭门萧寺里,春风唤不出,低头诵书史。馀闲及翰绘,粉墨供驱使。人物工画描,欲过龙眠李。”按,“萧寺”指僧寺、寺院,应指长寿寺。“龙眠李”是李公鳞的字号,擅长白描人物画。 伍学藻的《松下棋图》,款题元代赵孟頫《题洞阳徐真人万壑松风图》诗:“谡谡松下风,悠悠尘外心。以我清净(耳),聆此太古音。十二芙蓉池馆画。”“公采”朱文椭圆印钤于后二、三行之间(他的题画款字钤印常用的手法)。净下加点作标记指岀脱“耳”字,为了不影响整体效果,却补在款字的最下端。 《松下棋图》的创作素材,取自赵孟頫《题洞阳徐真人万壑松风图》的诗意,徐真人与文人在松下,坐在石台两端对弈,松下风发出呼呼的响声,与诗人的心灵产生了共鸣。画面的主体两人对弈,石台上有棋盘、棋子和两个棋简,人物取法仇英笔意。前景由土坡、小溪、小树、小竹、小草组成,背景由淡墨朦胧远山来衬托画面,他们一边下弈,一边聆听幽鸣、松风与太古音,置身于尘外,脱去尘俗之心。用笔苍劲秀润,疏放写意,以水墨为主,浓淡相间,墨渖淋漓;人物、服饰、棋简、松树干、小树叶均有设色点缀,色彩淡雅,能脱尘俗之气。 伍学藻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绘画对于他而言,则是余事雅趣,他绘画更为注重的是文化内涵和艺术修养,流露浓郁的文人气息和人文情怀。因此,他的画作为文化圈所认同。尽管他拥有“人物工画描,欲过龙眠李” 的赞誉,但随着时光的流逝,人们对其艺术成就的认知甚微,埋没于乡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