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如何规划养老投资你有数吗?这里有一份指南(1)

来源:新快报     2022年12月12日        版次:A14    作者:范昊怡 杨依泓 林广豪

    

  开户领立减金、领红包、抽奖…… 金融机构打响个人养老金开户“争夺战”

  “个人养老金(额度)我买满了,坐等明年退税了。”近日,个人养老金业务正式开闸,个人养老金投资也将正式启航。各家银行花式拉新开户,产品端各家基金公司、保险公司、银行理财公司都陆续迎来个人养老金客户申购。

  在密集的个人养老金宣传“攻势”下,不少人先行先试,饮得个人养老金“头啖汤”。

  个人养老金可以投资什么产品?养老储蓄产品、养老理财产品、养老保险产品和养老基金产品等四类投资品,哪一种更适合你?选择个人养老金投资产品应遵循什么原则?一起来看看吧。

  ■新快报记者 范昊怡 杨依泓 林广豪

  个人养老金政策到底是什么?

  11月以来,个人养老金入市相关政策正密集出台。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印发的《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于11月正式发布。11月18日,证监会发布首批个人养老金投资基金产品和销售机构名录,包含40家基金管理人的129只养老目标基金以及37家基金销售机构。11月2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宣布个人养老金启动实施,同时公布了36个先行城市或地区名单。

  按照《实施办法》,参加个人养老金需要先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和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而通过商业银行渠道,可以一次性开设这两个账户。对商业银行而言,争取更多人来开户,对于后续引入更多个人养老金增量资金具有重要意义。

  机构使出浑身解数招徕客户

  目前,各金融机构围绕个人养老金开户的“争夺战”已经打响。开户领立减金、领红包、抽奖……在一份社交软件上流传的《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活动详情》表格里,十几家国有银行、股份银行和城商银行正使出浑身解数招徕客户。在短短几天内,新快报记者的微信也收到了不同银行共计十几位理财经理的“问候”,“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只需一分钟,成功后可获得50元微信立减金,充值500元再领20元微信立减金,还有其他惊喜哦!”国有银行某理财经理积极宣传。

  “个人养老金账户具有唯一性,投资者可以通过个人养老金账户购买养老储蓄产品、养老理财产品、养老保险产品和养老基金产品,这些资金对银行的储蓄和财富管理业务有较大贡献。”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温馨贴士

  个人养老金投资三原则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选择个人养老金投资产品有一定选择难度,华夏基金建议总体上把握三个原则:

  一是和风险承受能力有关。风险承受和收益预期是互相匹配的,风险承受能力决定了未来收益预期以及产品选择的范围。选择个人养老金产品的大前提是科学评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

  二是和年龄有关。年轻人还是要以投资类的产品为主,特别是积极增值的公募基金,因为年轻人养老资产积累比较少,同时抗风险能力强。临近或者已经退休的人,应该考虑以稳健增值类投资产品或者储蓄为主。

  三是和金融投资知识储备素养有关。如果缺乏投资技能,建议选择具有一站式配置属性的养老目标基金,特别是养老目标日期基金。这是国外发展最为迅速,也最受个人养老投资者欢迎的产品类别。

  特别提醒

  制定一份养老投资规划后,并不意味着高枕无忧。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环境、自身风险偏好等都会随之变化,需要我们定期优化养老投资的资产配置,实现长期稳健收益。

  A 参加个人养老金前,先来算笔细账 

  ●对于高收入群体,个人养老金税收优惠更明显

  “听说个人养老金账户落地了,我还在纠结要不要参加。”90后的小刘最近很纠结,参加工作五年,单位给他交了五险一金,“如果我参加个人养老金,这笔钱要30年后才能取出来,有没有必要现在买?”

  新快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个人养老金账户中的产品收益率、流动性如何、能退多少税,是不少人在开户前首要考虑的问题。同时,由于不同人群的需求和顾虑各不相同,对养老金的规划也有所不同。

  和小刘不同的是,尽管离退休还很遥远,90后的张小姐已经开始为自己的未来做规划——“买了几份大额存单;持有一份50万元的增额终身寿险;股票、基金加起来,控制在金融资产的20%左右,现在准备参与开设个人养老金账户,每年交12000元。”在张小姐的理解中,其作为养老金储备的个人养老金账户、增额终身寿险和股票基金等都属于养老第三支柱的范畴,不同之处在于,个人养老金账户有国家政策鼓励个人规划的份额,其额度有限,且每年缴纳的12000元可享受税延福利,自愿选择是否参与,而增额终身寿险和股票基金等则依赖于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额度不限。

  不过,根据个人养老金递延纳税的机制来看,目前计入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投资收益暂不征收个税,但个人领取的个人养老金,不并入综合所得,单独按照3%的税率缴纳个税。因此,个人养老金并非适合所有人,还要取决于个人收入和边际税率。

  有业内人士给两人算了一笔账,张小姐年收入12万元,扣除免征额、五险一金和专项附加扣除之后,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为0.4万元,应纳税4000*3%=120元。如果单纯考虑个税,以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缴纳4000元个人养老金,这样就不必纳税了,等领取时再按3%纳税。如果缴纳12000元养老金,当期虽然也不用纳税,将来领取时却需要按3%纳税360元,税负增加了240元。

  小刘的全年综合所得在10万元以下,按6万元免征额、专项附加扣除等减免后,应纳税所得额已趋于零,已无须缴纳个人所得税,不管缴纳多少钱个人养老金,领取时都要按照3%纳税,也不能产生节税效果。

  此外,对于全年综合所得在13万元~24万元之间,一般适用10%的税率,参加个人养老金缴费,每一年就可以节税840元,相当于投资增值外的另一部分收益。如果退休前连续交了30年,可以享受到25200元的个税优惠。对于高收入群体,个人养老金的税收优惠更明显。

  “从避税功能来看,个人养老金并非适合所有人参与,如年收入低于10万元,并不能起到避税效果。对年收入10万元以上人员才逐渐显示避税的优势。”独立财经评论员郭施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