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转变农业模式 让致富资源“根本停不下来”

来源:新快报     2023年01月18日        版次:T24    作者:潘芝珍 农艳芳 林里

    

     ■朱北辰和队员一同调研玉米长势。

  驻梅州市梅县区畲江镇工作队队长朱北辰:

  仙草基地已扩充至500亩,高密度养殖合作社组建加快推进,5G智慧农业蓝莓种植基地大棚搭起,与海露集团的合作共建基地准备落地……广州市荔湾区驻梅州市梅县区畲江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朱北辰带着队员,忙碌而有序地开展产业服务和引进工作。头一次到山区乡镇帮扶的朱北辰觉得自己适应得还不错,“可能是有乡镇情结,之前也一直在做基层工作,驻镇是回炉深造。”然而在助推畲江镇资源挖掘打造上,朱北辰显然考虑得更长远,“我们希望助推当地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以资源平台化、生产专业化等方式,依托区位优势和发挥好当地资源,确保土地长期有效利用,定好未来发展的方向布局。”

  搭建大平台,推动农业向现代化靠拢

  结合畲江镇当地农业种养业小而散的实际,工作队认为,搭建有力大平台推动当地资源“抱团”走出去,加强产业链条各环节专业化生产和配合,不失为畲江农业向现代化靠拢的一条路子。进驻一年多来,朱北辰和队员们发挥广州帮扶力量、引进了不少“相对没那么传统的企业”,他提到,“我们也在尝试突破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希望这些企业带来的技术设备、合作模式等能助力畲江农业生产模式改变,让农民在农业中可以更稳定地‘多赚点’。”

  海露集团便是驻畲江镇工作队引进的其中一家现代农业企业。朱北辰给新快报记者介绍,海露是中国农企百强,他们正依托海露集团的综合实力、尝试探索农户与企业的新型合作模式,“即村民投入土地和人力,海露提供种苗、技术、设备和销售订单等资源,双方发挥各自所长合作生产。”他说,海露集团拥有精确至每月的全年生产计划和订单,以较高的市场敏锐度带村民赚钱,又以综合风控能力为村民抗风险,如此合作必然对提高农民稳定收入有所助益。

  然而,“镇里很赞同,但落到村里,就有了很多疑惑跟顾虑。”朱北辰说,由于该合作模式对于生产效率要求较高并坚持多劳多得原则,这一改变又让不少村民“望而却步”。朱北辰深知,观念的改变是最难的,但总要踏出第一步;细致考虑后,他和工作队员决定从致富带头人、种养大户们入手,“先鼓励‘关键少数’动起来,村民们看到了实际效益自然也会跟进。”

  短短一个多月,海露集团已在畲江镇铺开300多亩的合作基地。

  保姆式暖心服务,企业有疑难“能找到人”

  除了海露集团,5G智慧种植蓝莓基地的引入也为畲江镇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变带来新鲜活力。驻畲江镇工作队介绍,该智慧农业种植系统可实现农产品的工业化生产,可依托智慧大棚的5G栽培技术灵活调整种植品类,充分贴合市场需求。“这也是我们希望通过科技改变模式的又一尝试。”朱北辰提到,虽然不少项目已经落地,但是过程却并非顺理成章,“背后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政府、企业的通力合作,也更需要我们把‘马上就办’做到位。”

  朱北辰还记得,在筹划智慧种植基地动工事宜时,在一次晚饭时间,工作队接到了企业的来电。“当时企业想核实确认动工地块的土地性质,又不清楚需要多长时间”。接到消息后,朱北辰与队员们立即行动,打电话、查资料、到现场,第二天工作队便将该片土地的性质和边界确认好并反馈给了企业。从达成合作意向到动工建设,工作队在镇党委政府支持下,在2个月时间里便助力智慧种植基地集成了300余亩的用地,有力推动了项目进展。“做农业实在太难了,希望通过我们的用心服务,让企业能感觉到自己‘在政府里有人’,发展才更有信心!”朱北辰半开玩笑地说道。

  朱北辰

  广州驻梅州梅县区畲江镇

  工作队队长

  派出单位:

  广州市荔湾区

  龙津街道办事处

  “做好资源对接,将广州力量带进来、让当地好资源走出去。”

  / 采写:新快报记者 潘芝珍 农艳芳 / 摄影:新快报记者 林里 / 责编:陈玉婷 / 美编:李涛 / 校对:任倩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