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紧盯高质量发展 让种养产业比翼齐飞

来源:新快报     2023年02月13日        版次:T15    作者:朱清海 邓迪

     ■罗定市乡村振兴局常务副局长杨兴照(中)走访罗定市丝苗米产业园。

     ■罗定市泗纶镇竹艺产品展示馆,在此务工的彭大姐展示“泗纶蒸笼”。

     ■位于罗定市罗平镇内的长岗坡红色文化旅游区,吸引许多游客打卡。

     ■罗定市乡村振兴局常务副局长杨兴照(左一)一行在泗纶镇亚灿米基地调研。

     ■罗定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东雄。

  罗定市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

  继罗定市肉桂产业园、丝苗米产业园、豆豉鸡产业园先后入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后,2022年广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揭榜,罗定市生猪产业园“再下一城”,厚植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罗定市抢抓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重大机遇,立足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大力发展强镇兴村富民产业,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奋力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罗定样本”。

  稳产保供 守住守好粮食安全底线

  “我们种的亚灿米,不施化肥、农药,只用有机肥。”在罗定市泗纶镇亚灿米基地,村民潘大哥告诉新快报记者,当地种植的稻米除了加工成大米,还用来酿成白酒、米醋。在罗定市丝苗米产业园,丝苗米初精深加工项目已于2021年投产,生产米果、米饼、月饼等产品,“卖得最好的还是亚灿米。”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粮食安全是底线,我们必须守住守好。” 罗定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东雄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说,罗定市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作为建设农业强市的头等大事来抓。2022年,粮食播种面积59.27万亩,比2021年增加222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51.8万亩,去年,完成撂荒地复耕复种面积10281.43亩。

  为持续提升粮食供给保障能力,罗定市积极发挥农业科技创新的核心支撑作用,重点抓好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等先进适用农业科技的推广普及,打造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示范基地,联合省农科院水稻所、农业发展中心组织全市农技人员、水稻种植大户、合作社生产技术人员,推广新品种,传授新技术,增强罗定丝苗米产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022年,罗定市罗镜镇(丝苗米)入选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市有6个经营主体入列国家2022年丝苗米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为进一步擦亮“罗定稻米”品牌,去年11月,罗定市举办以“金稻飘香谱新篇 万家欢乐庆丰饶”为主题的广东云浮·罗定稻米节,线上、线下相结合,搭建展销合作交流平台,宣传推介优质稻米等名优特新农产品,活动签约项目总金额超12亿元。

  罗定市乡村振兴局常务副局长杨兴照表示,今年,罗定以建设湾区优质健康食品供给地为目标,用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 确保粮食播种面积达到59.27万亩以上,总产量达到24.8万吨以上。

  突出特色 打造乡村振兴产业引擎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在2022年罗定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发展镇域经济,推动强镇兴村富民。“在农业产业上,我们有很多发力点。”张东雄表示,罗定以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为抓手,推动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发展,“种植、养殖产业比翼齐飞,相信我们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2022年,罗定市生猪产业园入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在苹塘镇德康集团弘道一体化猪场,现代化的“楼房猪场”于去年投产。“现在存栏种猪7500头、肉猪约6万头,预计可达到年出栏20万头肉猪的生产能力。”德康集团有关负责人关灿林说,目前,正加快建设有机肥厂、饲料加工厂和食品加工厂等项目。

  随着生猪产业全链条发展,既可直接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又让农村群众成为产业发展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我们计划种植丝苗米,第一期是2万亩,带动更多农民一起致富。”关灿林说,接下来将与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班,培育本地人才,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撑。

  “泗纶经纬源千古,罗竹蒸笼盛万家。”在“蒸笼之乡”罗定市泗纶镇,当地盛产罗竹,“泗纶蒸笼”源远流长,2011年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远销世界各地。走进泗纶镇竹艺产品展示馆,竹蒸笼、竹雕、竹制玩具等竹艺产品令人目不暇接。“我们的蒸笼采用纯天然材料,纯手工制作,可以出口……”在馆内工作的彭大姐说,当地许多农户靠制作竹蒸笼等竹艺产品为生,尤其适合农村留守妇女灵活就业,实现增收和顾家“两不误”。

  目前,罗定市已成功申报肉桂产业园、丝苗米产业园、豆豉鸡产业园、生猪产业园四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杨兴照说,已做好罗竹产业园申报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工作,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村不落 集体经济收入超15万元

  “北看红旗渠,南看长岗坡。”位于罗定市罗平镇内的长岗坡红色文化旅游区,是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之一。在长岗坡渡槽附近,新快报记者见到了一幅热闹的画面:路上车水马龙,田间游人如织,赏花、摘草莓,处处欢声笑语。

  2022年,罗定市集中优势资源打造两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其中,“十里长虹”示范带即以罗平镇为核心,串联双莲村、山田村、罗平圩镇等9个村(社区)以及罗平国营农场,全长22公里,辐射人口5万多人。罗平镇副镇长辛金辉说,示范带建设于去年启动,今年2月底基本完工。

  与此同时,“竹梦世界 稻乡泗纶”示范带以泗纶镇为核心,全长15.3公里,涉及8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辐射带动人口4.3万人。目前,示范带建设正有序推进。

  “加快美丽乡村风貌带、美丽乡村精品带和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以‘带’牵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在2023年云浮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以“三带建设”促乡村振兴。深入推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攻坚行动,实现全市所有行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超15万元,努力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2022年罗定市大力实施“政企村共建”项目进行兜底扶持,通过统筹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资金和融资,投资建设船步生态养殖小区项目和苹塘生态养殖小区项目,每年按总投资金额10%获取固定收益。其中前者已交付使用,后者预计今年6月投产。两个生态养殖小区项目可带动275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收入每年达到15万元以上。

  “2023年,我们的目标是全市每个村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以上。” 接着,张东雄补充道:“肯定全部达到!”下一步将突出镇(街)村主体地位,引导镇(街)结合实际制订镇(街)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自主发展能力,积极谋划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收项目,想方设法扩宽增收渠道,形成“村村赶超”的局面,全面激发乡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 图片:新快报记者 邓迪 / 责编:梁胤馨 / 美编:黄海艳 / 校对:蔡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