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军(左)在调研桂洞村的头雁工程——竹子项目。 |
■张志军 |
“张书记,乡亲们第一次种植板栗南瓜,不熟悉流程。我已经联系上种子公司的人员,请他们发教程过来了。”作为桂洞村“两委”的新干部,31岁的柯菲积极对接工作,第一书记张志军颇感欣慰。柯菲和另一名新加入“两委”的梁作彬,正被张志军培育为“头雁”——桂洞村“两委”骨干力量。 一年多来,张志军积极实施“头雁培养”项目,激活偏远农村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李斯璐 村干队伍“承上启下”之际及时发掘人才 领班子、带队伍、固阵地……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人才队伍是决定工作成败的“内核”。一年多前,张志军成为驻古水镇工作队队员,担任驻桂洞村第一书记时,恰逢村“两委”换届不久。 “桂洞村‘两委’班子编制7个,当时由于个人原因,这支队伍当选不久便有4名班子成员辞职,且尚未有继任人选。”驻村的第一道难题考验着张志军,为此,他利用入户调研、防返贫动态监测等机会,在桂洞村寻找合适的年轻人员。 走访中,张志军了解到,受限于乡村“空心”、经济落后等因素,桂洞村的年轻人更向往外面的世界,不愿留在家乡服务。但是,张志军对他们分析说:“桂洞村的经济只是暂时落后。这里距离县城六七公里,随着乡村振兴工作展开,产业、文旅项目会带动桂洞村经济提升,前景大有可为。” 张志军的建议让人心动,小坑村小组的柯菲就产生了留下来的想法。31岁的她是一名“外来媳妇”,原先在邻近村委任职,帮助群众办理政务事项。张志军发现,柯菲是个干练伶俐、备受乡亲赞誉的办事员。在张志军诚意邀请下,柯菲决定加入桂洞村“两委”历练。和柯菲一样受到张志军鼓舞的,还有门楼村小组的梁作彬。 经请示镇党委,张志军协助桂洞村委会组织补选柯、梁二人担任村“两委”班子成员,完善了村干部队伍配置。 “头雁”培育计划激活乡村振兴动力 张志军在原单位有丰富的党务工作经验,驻村以来,他以党建引领,实施“头雁培育”计划。加强党建阵地建设、新建党群服务中心、集体种植产业规划……一切工作,张志军都手把手指导“两委”班子的“头雁”干部行动。他亲自示范如何理顺事务的各个环节:协调有关部门和企业、争取“630定向捐赠资金”、采购相关配套设施、联系种业落实农业种植……每个月都马不停蹄运转,争分夺秒落实乡村振兴项目。 “村干部队伍是推动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我对新干部的愿景,便是尽快培养他们成长,成为合格的‘火车头’,引领乡村振兴。”张志军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桂洞村新一届“两委”班子作风让乡亲耳目一新。他们和乡亲一起保洁人居环境;主动入户宣传集体经济提升项目等。最近,门楼村敲定了一项连结集体经济的“竹产业”项目,不日将启动实施。促成该项目落地,干部梁作彬功不可没。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我希望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接下来,我还会鼓励青壮年村民,积极发展农作物种植,发展养殖业,宣传党的好政策,增强他们对乡村振兴前景的信心和参与激情,留下来为乡村发展献力。”最近,张志军正号召两名有才干的年轻党员回乡发展。“相信通过不断历练,这些生力军在乡村振兴事业中定能发挥积极作用”。 张志军 驻肇庆市广宁县古水镇工作队队员 兼驻桂洞村第一书记 派出单位: 肇庆市广宁县行政服务中心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希望任务结束前能培养更多乡村骨干,留下‘带不走的队伍’,示范带动村民群众找到致富途径。”——张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