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来帝陵旁,一次读遍人文广州六千年

来源:新快报     2023年04月16日        版次:A10    作者:

    

     ■皇皇564册《广州大典》对读者无保留开放。

  南汉二陵博物馆图书室欢迎您

  ■收藏周刊记者 潘玮倩

  从前有座陵,陵上有个馆,馆里有间图书室。

  20000多册藏书,挑一本打开,泠泠出土玉璧上,两千年前透雕游龙,将破纸而出,这,是震惊世人的“西汉南越王墓”同名发掘专刊;再拿起一本,许多人,羊城寻根觅源,踏踏回旋的不绝步履声,来自45万字的广州第一本考古发掘报告专刊《广州汉墓》;一抬头,宝蓝色《广州出土汉代珠饰研究》,让你陡然想起,这本爆款研究图录,已在二手市场叫价四位数;抱着几本书在深棕色宽桌旁坐下,后背,满满一面书墙气势非凡,皇皇564册《广州大典》,在其他地方需要申请才能一览全貌的4064种文献典籍,此刻对你无保留开放、无保留开放、无保留开放!重要福利说三遍。

  南汉二陵博物馆图书室,周二至周六及节假日,热烈欢迎您。

  您将感受龙盘虎踞的帝陵气息:

  南汉二陵博物馆,位于广州大学城(广州市番禺区小谷围岛),是依托南汉二陵建设的遗址类专题博物馆。二陵,指五代十国之一南汉国烈宗刘隐的德陵,和高祖刘岩的康陵,曾被评为2004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作为五代南汉国的标志性史迹,是广州重要的文化遗产。

  您将在“宫殿”中,欣赏广州六千年前至今的代表性出土文物:

  这里,也作为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所在地,依康陵而建的古风·南韵·和庭建筑,有面积约4000平方米的巨大展厅,两个常设展览“云山珠水间——考古发现的广州”和“汉风唐韵——五代南汉历史与文化”,逛完,你就是“广州历史百晓生”。

  而从展厅的第三层出来,迎面,就是图书室了。

  这个图书室有一个No.1的身份:2019年11月,该院(馆)图书室对公众开放,供观众阅读、查询,在本地文博系统,首开先河。

  近300平方米的现代阅读空间内,基本藏书超20000册,包括专业性图书15000余册,期刊5000余册,涉及考古学、博物馆学、历史学、文物保护等多个学科。读者可以在馆内查阅,目前暂不提供外借服务。

  2023年4月,该图书室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着重介绍了这个公众阅读平台的三大特色:

  一、图书已成珍藏,而你可以翻阅——

  藏书的亮点之一,包括有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前身为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自成立以来编著或合作出版的图书近50种,另有线装古籍1500余册、民国图书300余册。同时,这里的先辈时贤的大量专业性藏书、著作以及考古发掘和研究资料乃至珍贵档案,也成为广州考古七十年的另一种“珍贵藏品”。

  例如,由麦英豪、黎金等编写于1961年、成书于1981年的《广州汉墓》,是广州第一本考古发掘报告专刊,被誉为“给岭南汉代考古树起一根年代标尺”。例如,至今仍是现代多学科综合研究成果的示范性体现的《西汉南越王墓》,自1983年南越王墓发掘工作结束后,1984年其考古发掘简报就已经在《考古》发表,1991年考古发掘专刊正式出版——这同时也体现了自广州开展大规模田野考古工作起,就对考古资料整理工作高度重视。

  二、期刊收纳完好,呈现完整序列——

  超过5000册期刊,包含了国内绝大部分考古学和博物馆学及历史学主要的连续出版刊物。其中《考古学报》《考古》《文物》等重要期刊各个时期的刊本均有收纳,且保存完好,同时,通过购买等方式更新各刊资讯,并持续增加馆藏。

  三、大江南北交流,各地图书尽有——

  据介绍,馆际图书交流是南汉二陵博物馆图书室的一大特色,建成至今,已经和市内、省内乃至国内外的代表性文博场馆及研究机构,实现了长期的、大宗的研究著作和展览图录等的互换。

  也就是说,在这个帝陵之上的图书馆,我们不仅能纵览广州考古七十年成果、读懂广州两千年文脉,还能越过云山珠水,感受更广袤华夏五千年文明史,甚至聆听茫茫沧海声中,丝绸之路彼岸住民的石击斧拍。

  噢,最后别忘了在《广州大典》书墙前来一个自拍。

  所以你还等什么?看展、翻书,从南汉二陵博物馆展厅出来,从图书室出来,相信我,你每一次出来,身上都会多一层来自知识的闪闪金光。

  Mark住这个时间和地点:

  图书室开放时间:周二至周六及节假日;展馆地点:广州大学城(广州市番禺区小谷围岛)华师一路8号,观众观展请从正门(南门进入),正门位于国医西路、康陵路交界处(广大附中大学城校区对面);图书室位于展馆三楼。

  来,我们到帝陵之上,一次“读”遍广州六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