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驻汕头市澄海区莲华镇工作队队员罗宗举:向“娘家”争取资源 向社会要“效益”

来源:新快报     2023年04月28日        版次:T14    作者:

     ■罗宗举(左)与村民促膝交谈,了解村史,家庭种养情况。

     ■罗宗举

  和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期间,建议引种簕杜鹃,既助力新楼“复绿”变美,又让“深圳元素”长留村中;积极谋划推动,结合镇域整体规划布局从“娘家”争取资源,助力乡村振兴项目落地发展……近两年的帮扶时光,深圳市驻汕头市澄海区莲华镇帮扶工作队(下称“驻莲华镇工作队”)队员罗宗举深刻认识到,只有帮扶干部真正沉下身子,走到村民身边,村民才会和他们说心里话;而他们为村民做的点滴,也都会被村民记在心里,这让他更充满动力。

  采写:新快报记者 潘芝珍 农艳芳

  村里种上簕杜鹃 “深圳元素”常开常美

  身为汕头人,又是驻镇帮扶队员,“两头亲”的罗宗举更深切地希望能发挥好深圳资源力量,助力莲华镇乡村振兴发展。在进驻新楼村和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期间,罗宗举不遗余力地和村里一起搞卫生、打造“四小园”、参与民风建设,同时,他也时时在思考:怎样让莲华镇留下更多“深圳元素”。

  “正好碰上引导村庄‘复绿’的时机,我就想到了深圳市花——簕杜鹃。”罗宗举说。在与莲华镇委领导等提议后,他的想法得到了镇村干部和工作队队长的支持。如今新楼村里,贯穿四方的主干道,曾经满是杂物乱堆的垃圾填埋场等原本平平无奇的村内景观,均常常被鲜艳的簕杜鹃花点缀,新楼村庄也增添了几分娇俏活力。“最重要的是村民也很开心,看着村里这么美,大家的环保意识也慢慢提高,日常也更注重爱护环境了。”

  对接7个行政村的日常帮扶事务,罗宗举总是事无巨细亲力亲为,项目谋划、乡村治理、防返贫监测等,他总活跃在村头巷尾。日子一长,哪怕不穿工作马甲,村民也会认得出罗宗举,“见到面就用潮汕话打招呼,我感受到了乡亲们满满的热情。”

  深入群众常交心 积极争取“各方”资源

  虽是第一次参加乡村帮扶工作,罗宗举却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和村民交心的重要和不易,他感慨道,“只有我们帮扶干部真正沉下去了,设身处地为村民考虑,他们才会跟我们说心里话。”

  罗宗举提到,莲华这个纯农小镇里,留守家乡的村民基本依靠种植、养殖维生。为了跟村民套近乎,罗宗举利用后方单位的专业(规划和项目管理)资源及自己的潮汕语言优势,在日常的田间地头走访调研中,总会带上一份地图。每次下村,打开地图与各方实地研讨时,偶有一些村民围上来一起倾听讨论,罗宗举便用潮汕话与村干部和村民沟通,“这样下来,村民才开始跟我说心里话,提到许多他们在种养产业上的想法。”

  罗宗举也和队员结合镇村的实际需求,积极向“娘家”帮扶单位争取资源,一是在消费帮扶上保持发力,助力农户拓展销售渠道。二是镇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提升方面,村党建文化广场、镇卫生院医疗配套升级等项目,罗宗举也和队员们不遗余力地多方争取资源。

  现今干劲满满的罗宗举正在和队员们一起为莲华镇产业发展积极奔走,他告诉新快报记者,“产业是重点,希望莲华镇村能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具备‘造血’功能的产业。”眼下,他正在积极助力莲华唯一一个村集体收入在15万元以下的村庄打造“微产业”,届时将为助力当地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罗宗举

  驻汕头市澄海区莲华镇工作队队员

  派出单位:深圳市特区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见到面就用潮汕话打招呼,我感受到了乡亲们满满的热情。”——罗宗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