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驻阳江市海陵区闸坡镇工作队队员张春林:“三包一”堵住返贫致贫漏洞

来源:新快报     2023年04月28日        版次:T20    作者:

     ■张春林(中)和志愿者入户劝小青重返校园。

     ■张春林

  从茂名市茂南区鳌头村到阳江市海陵区闸坡镇,从脱贫攻坚时期的驻村第一书记,到乡村振兴阶段的驻镇工作队队员,张春林扎根农村与农人、农业为伴已经4年。“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工作重点,但‘三农’工作的核心仍是以人为本,让群众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不断增强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张春林告诉新快报记者。

  采写:新快报记者 潘芝珍 朱清海

  图片:新快报记者 王飞

  劝导“懒学”女孩重返校园

  白蒲村14岁的小青(化名),父母都没有劳动能力。“父亲去世了,妈妈是残疾人。”今年3月,在工作队负责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张春林了解到,虽然小青在各项帮扶措施下无衣食之忧,但进入青春期的她因为成绩不佳产生厌学心理,私自离校处于停学状态。叩开小青的家门,张春林无法将翻墙“逃离”学校的初一女生和眼前低头不语的女孩联系在一起,“看上去很乖,还在帮她二婶煮饭。”

  张春林与工作队的女志愿者一道,坐在家门口与小青谈心。“成绩不好,我们可以帮你补;有同学对你不友好,只要你说出来,学校老师会正确处理。”“现在是读书的年龄,错过了,以后想复读可不容易”……一番推心置腹的开导后,女孩脸上露出笑容,表示愿意回校。

  张春林马上联系海陵中学校领导,并辗转取得正在学校支教的两位珠海老师的电话,将小青的情况一一告知,拜托他们多加关注和照顾。小青回校了,张春林还不放心,隔几天就要打电话了解她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像小青这样的孩子,工作队会持续关注”。

  能及时发现脱贫户的现实困难,有赖于工作队及时建立的防返贫对象监测排查和审核机制。工作队已组织多次防返贫监测集中排查工作,对监测户采取“三包一”(1名工作队员、1名镇挂点干部、1名村干部)定人定户方式帮扶,为监测对象购买防返贫保险,做好兜底保障,对无劳力的脱贫户全部纳入兜底保障。

  安排公益岗位帮助失业人员

  小青的日常生活由二叔二婶照顾,二叔一家也是白蒲村的脱贫户。在走访中,张春林了解到,今年2月底,二叔家的女儿突然失业,家庭收入大幅度滑坡。得知这个女孩有护士证,他连忙对接海陵区医院,迅速落实工作岗位,“失业不到一个月就签约上岗了。”张春林笑道,两户脱贫家庭,两个女孩都令他欣慰。

  其实,工作队一直在通过综合施策开展就业帮扶,除了设置公益性岗位,还以工代赈建立激励机制,增强困难群众就业兜底帮扶,截至目前,已通过招录脱贫户实现50名人员就业。

  此外,工作队积极引入企业发展产业,鼓励外出务工或就近就业,并动员当地企业优先录用脱贫户就业。“组团单位珠海市流渔办通过流动渔民协会平台,也解决了闸坡镇45名渔工的就业问题。”张春林介绍,工作队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和创业实用技术培训,引导推动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在双丰村设立“乡村振兴人才实训基地”,并协助闸坡镇妇联组织2022年“邀你学家政”技能培训等,把职业技能送到农户家门口。

  在工作队积极推动下,阳江市永昊水产有限公司与闸坡镇政府签订了《社会帮扶协议书》,为监测对象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张春林

  驻阳江市海陵区闸坡镇工作队队员

  派出单位:

  珠海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唯有用心用情才能不负党和政府的重托,让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张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