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30分钟通达!黄埔至南沙东部快速通道2025年建成

来源:新快报     2023年07月12日        版次:A07    作者:

     ■黄埔至南沙东部快速通道(南沙段)效果图。

     ■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项目。

     ■新鸿基庆盛枢纽站场综合体项目封顶。

  南沙区举办第三季度重大项目开工竣工活动,54个项目总投资额超1300亿元

  黄埔至南沙东部快速通道(南沙段)动工建设,中科院明珠科学园首批科研院所投入运行,新鸿基庆盛枢纽站场综合体顺利封顶……7月11日,广州南沙举行第三季度重大项目开工竣工活动暨黄埔至南沙东部快速通道南沙段工程开工活动。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卢一先,南沙区委副书记、区长吴扬,南沙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德球,南沙区政协主席翁殊武,区领导黄晓峰、魏敏、陈国庆等出席活动。

  新快报记者从现场获悉,本次开工竣工活动涉及54个项目,总投资额超1300亿元,涵盖基础设施、产业建设、社会民生、城市更新等多个领域。其中,黄埔至南沙东部快速通道(南沙段)工程开工,预计2025年建成,南沙至黄埔车程将缩短至30分钟。

  主线时速80公里,黄埔至南沙东部快速通道动工建设

  “重大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的‘硬支撑’‘强引擎’和‘动力源’。”南沙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去年《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下称《南沙方案》)印发后,南沙抢抓机遇,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本次活动既是热火朝天贯彻落实《南沙方案》的具体行动和成果展示,也是南沙进一步掀起建设热潮、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务实举措。

  此次活动中,广受关注的黄埔至南沙东部快速通道(南沙段),北起于沙湾水道特大桥,南止于鸡谷山路(接狮子洋通道),全线长约5.1公里,主线设计速度80公里/时。项目分为主线工程及辅道工程,其中主线工程按一级公路兼城市快速路标准建设,双向6车道,总投资约30亿元;辅道工程为城市主干路,双向4至6车道,总投资约20亿元。

  “我们主线工程将把南沙和黄埔更便捷连接起来,建成后,两地车程将从现在的一个多小时缩短至半小时。辅道工程则能更好地服务周边区域发展,破除交通难题。”南沙区建设中心相关负责人卿仁杰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黄埔至南沙东部快速通道项目还把南沙大桥和在建的狮子洋通道连接起来,将更好地发挥交通路网互联互通作用。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建成后,可有效缓解京珠高速交通压力,串联沙鱼洲过江通道、化龙过江通道、莲花山过江通道、南沙大桥、狮子洋过江通道,加强各跨江通道的相互联系,同时东部快速与京珠快速、中山东外环、西部沿海快速、广珠西线形成珠江西岸的交通轴线,是支撑广州两岸协同发展,共建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的重要脊梁。

  54个重大项目开工竣工,“港味十足” 

  “本次活动可以说,分量十足、港味十足、创新十足、能量十足。”南沙区发展和改革局相关负责人罗俊鹏用四个“十足”来介绍活动的特点。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此次活动共有54个重大项目开工竣工,包括29个开工项目、21个竣工项目、4个封顶项目,总投资超1300亿元。

  “港味”方面,新鸿基庆盛枢纽站场综合体项目顺利封顶,粤港深化合作引领示范效应凸显。该项目作为南沙引入港方投资的重大项目,也是全市首个试行香港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的项目,更是探索内地与港澳规则衔接的示范工程。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广州南沙首个集商业、交通换乘、交通站场于一体的公共建筑,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又一地标性建筑。

  值得一提的是,当天,由中科院、广州市和南沙区三方共建的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顺利竣工。现场,南沙区相关负责人将象征工程竣工的“钥匙”移交给中科院力学所、沈自所领导,标志着中科院明珠科学园首批科研院所正式投入运行,推动科教融合资源驱动平台向南沙集聚,为南沙增添引领科技创新的新引擎。

  在“能量”方面,南沙抢抓“新能源+储能”发展机遇,围绕新型储能关键技术进行强链补链。随着融捷南沙产业基地(二期)项目开工建设,融捷锂离子电池制造基地与研发中心项目、巨湾技研储能器件与系统生产基地项目主体封顶,南沙加快打造“生产研发、系统部件研发及集成服务、储能控制芯片制造”于一体的电化学储能产业链,初步建立“新能源+储能”集聚发展的良好生态。

  加快重大科创平台建设,聚焦服务品质提升

  今年1-5月,生物谷综合开发项目、巨湾技研储能器件与系统生产基地等173个市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98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56.6%,中科院明珠科学园、融捷锂离子电池制造基地与研发中心等16个省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90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74.7%……今年以来,南沙以实施《南沙方案》为总牵引,坚持产业立区,立足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蓄积发展新动能提供了坚实支撑。

  今年6月,《广州南沙科学城总体发展规划(2022-2035年)》获省政府批复,以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为总目标,加快推动广州南沙科学城建成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中科院力学所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沈自所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顺利竣工验收,明珠科学园首批科研院所落地运行,国内首座深水科考专用码头(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科考码头)正式启用,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开工建设……近年来南沙加快重大科创平台建设,规划蓝图逐步变成大地上的“实景图”。

  广汽丰田新能源汽车产能扩建项目投产,汽车产业实现产值达2000亿元,年产整车超100万辆;南砂晶圆、芯聚能、联晶智能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实现国内首个第三代半导体全产业链布局;大力发展新型储能,落户融捷、巨湾技研等项目,建成国内首个固态储氢型制加氢一体化示范项目,启动全国首个氢能乘用车示范项目“南沙氢跑”……聚焦实体经济发展,南沙科技、产业双策源能力迈上新台阶。

  与此同时,南沙聚焦服务品质提升,在高质量城市发展标杆建设上实现新的突破。教育上,获批全市唯一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区,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民心港人子弟学校去年9月正式开学;医疗方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南沙)医院建成使用,省中医院南沙医院基本建成,正分别申报综合类和中医类国家医学中心。此外,南珠中城际西线、黄埔至南沙东部快速通道项目(南沙段)开工建设,深茂铁路广州段、狮子洋通道等项目加快建设,深中通道桥梁主体工程实现全线贯通,南沙外联内通的交通枢纽功能不断强化,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从蓝图走向现实。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通讯员 谢子亮 周孜豪 刘伟 

  ■图片:通讯员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