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流行】 驯化技术 2020年03月22日  曹林

  曹林  北京时事评论员

  最近在读南希·K·拜厄姆的《交往在云端——数字时代的人际关系》,对我们当下似乎很熟悉的社交媒体进行了“陌生化”的解读,让我们对每天都在用的媒介有了冷静的思考。对于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拜厄姆批评了两种观点,技术决定论和社会构建论。技术决定论认为,你使用的技术的次数越多,技术利用你的次数也越多,你受技术的影响也越大。社会构建论则认为,社会力量影响着新技术的发明,无论技术研发的初衷如何,拥有不同利益或需求的其他社会群体都会调整、修改或颠覆那些最初的技术设定。

  作者认为技术是社会形成,她用了驯化这个词来形容社会形成的过程,我们如何使用和表现这些技术,谁使用它、如何使用它、谁不使用它,会影响到一种技术的后续发展,技术最终呈现出的样态,是人驯化出来的,就像人对宠物的驯化一样。驯化理论让我想起人们此前对算法新闻的批判,我记得某次讲座中,一个教授说,经常有人批评算法向自己推送低俗新闻,可为什么没有向我推送?算法需要人们的驯化。

  对于当下流行的反技术论调,作者也持否定态度,书中提到,技术其实只是既有现实问题的一种症状而已。有人说,社交媒体毁灭了社交,破坏了人们之间的亲密关系,面对面不再聊天而是低头刷手机,甚至危及婚姻关系。可那并不是社交媒体的错,那些关系本来就已经岌岌可危。技术并没有让社会变得更坏,它很多时候只是让社会问题直观地浮现出来。社交网络的主要用途就是复制那些已经在线下存在的关系,而不是建立新关系。

  社交媒体和手机已经成为我们肉身具体的一部分,让熟悉之物陌生,让陌生之物熟悉,这本深刻的书,不仅能让我们更了解社交媒体,也能更了解我们自己,当我们在使用社交媒体时,我们到底在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