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的90年代我第一次到德国,当时觉得真正到了一个文明的国度。以前每次过马路都没有信心,即便是在斑马线上,也会趁车还没有到之前慌忙跑过。那天,我在马堡(Marburg)市中心的马路旁想过马路,结果车停下来让我过。司机友好地挥了挥手,我则心急火燎地飞奔过去。转头看那辆车的司机,那位优雅的中年人在看着我微笑。
后来我到了波恩,开始在那边做我的博士论文。有一年我所在国内大学的副校长和几位系主任到德国,希望我来安排一下他们在波恩、科隆的游览计划。当汉学系的一个同学在给我们介绍科隆大教堂的历史的时候,一开始大家还在听,后来觉得实在没有意思,结果最后只有我一个人在听,其他人全都跑到门口街上的商铺去购物了。
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时候,我已经在大学教书了,但业余的时间还是会去带一两个德国旅游团,这既能练习口语,又能挣点外快。每次在景点,即便是我讲得不好,我的德国“客人”也会用善意的目光注视着我,认真听我做完每一个介绍。从那以后,别人在说话的时候,我也都会全神贯注地倾听。
德文中的Bildung,不仅仅指一个人所受的教育,更重要的是一种基本的做人的教养。实际上,儒家也讲究做人,认为内心有敬而外部不中节谓之“野”,虽合礼节而内心不诚则谓之“史”。强调人的道德内心与行为方式要统一。可惜后来这些往往被忽略了,很多“有知识”的人并没有真正的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