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支庭荣: 媒体组织的每次创新都是向融合的靠近 2021年04月23日 侯梦菲

支庭荣


  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这是时代向媒体提出的历史使命。作为长期关注媒体融合的学界专家,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支庭荣连续多年主编《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蓝皮书。他建议媒体在推进深度融合发展中要更多地运用互联网思维,更多地从用户和产品的角度进行思考,以拉近与用户的距离,让新闻产品真正抵达用户。

  虽身在学界,但支庭荣关注的目光从未离开过业界。在他看来,媒体融合是一件有着深远意义和重要影响的工作。“我认为媒体是一个多层次或多圈层的结构。”支庭荣表示,从宏观层面讲,我们处在一个传播技术快速迭代变革的时代。在时代潮流的裹挟下,包括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在内的绝大部分传统媒体都顺应了这一潮流。因此,媒体融合首先意味着所有的媒体都要融合于时代的潮流。

  其次,从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层次讲,支庭荣认为两者是“相向而行,取长补短”。他表示,经过数年的融合,媒体可分成三类:传统型主流媒体、由主流媒体内生出来的新型媒体以及具有媒体属性的商业性互联网平台。这三类媒体各有特点,相互之间是一个彼此融合的、此涨彼涨的过程。“从这一角度看。媒体融合还是进行时。”

  最后,第三个层次的融合主要从媒体内部着眼。比如,传统部门和新兴部门之间、传统业务和新兴业务之间是否互融互通,包括经营管理、平台渠道、绩效考核、产品的综合影响力等有没有形成合力。

  “因此,媒体融合既可以‘破域’,比如超越一定的空间疆域,也可以具体到一项业务、一件作品或者一个团队。”支庭荣认为,可以把媒体融合理解为在环境变革之下媒体组织适应环境的各种努力,包括思想、理念、组织形态、业务、产品等维度的每一次创新,都是向媒体融合目标的一次靠近。“但我认为,媒体融合最主要的标志是过程。结果很重要,但并不是首要的。”

  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媒体融合如何在“守正”的基础上“创新”?支庭荣认为,当下主流媒体融合有很多的创新,包括融合传播的手段形式、传播的渠道以及传播体制机制方面的创新,这些都是很好的探索。

  不过,他也坦言,目前主流媒体所做的创新更多的是“微创新”,比如在现有基础上的改进改良、优化升级。“这些创新改变了新闻的产品形态、产品形象,也改变了新闻从业人员的认知,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新闻工作者的斗志。”

  同时,支庭荣也认为,主流媒体在媒体融合的技术投入、资本运用等方面还存在不足。“这意味着微创新的累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媒体融合才能取得更加显著的效果。”

  时代在变,载体在变。全媒体时代,提升主流媒体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也是加快媒体深度融合的题中之意。“目前,主流媒体在践行‘四力’方面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支庭荣表示,这种成绩有时是以爆款的新闻产品形式表现出来,但更多的是以春风化雨的报道方式,成为社会运行必要的润滑剂。

  另一方面,支庭荣也建议主流媒体要从媒体融合中汲取力量和能量。“比如:能不能创造一个畅达、公平、有利于提升效率的运行机制,进而打破部门间的壁垒,打破对优秀人才的束缚。”他建议,传统媒体要更多地运用互联网思维,更多地从用户和产品的角度进行思考,以拉近与用户的距离,让新闻产品真正抵达用户。

  “对于媒体融合本身,我是非常乐观的。”在支庭荣看来,媒体融合其实也意味着媒体不单单是新闻的载体,更多地是一个综合性的载体和平台。“媒体的运营从做新闻变成做平台,在这方面的成功程度将确定媒体在用户市场上的具体位置。”

  (羊城晚报记者 侯梦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