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全面领导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证 2024年11月14日 张继文

  □张继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一科学论断不仅精准揭示了中国改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根本原因,更为新时代的改革实践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必须将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改革的全过程,全面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推动新时代改革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

  

  一、党的全面领导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逻辑基础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党的全面领导成为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逻辑和核心保证。这一逻辑源自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强调党的领导不仅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必然,更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经验总结。

  首先,从理论逻辑来看,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本质的特征,亦是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全面深化改革涉及多个领域,只有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才能确保改革始终保持社会主义方向。党的领导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方向性指导和全局性统筹能力,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核心逻辑。

  其次,从历史逻辑来看,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改革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回顾四十多年的改革历程,每一次重大改革与突破,都离不开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果断决策。从邓小平同志提出“改革开放”方针,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党的领导始终贯穿改革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指出,改革开放最宝贵的经验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党不仅为改革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性引领,还在改革过程中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组织动员和政治统筹,确保了改革的稳步推进。改革历程充分表明,只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才能在国际风云变幻和国内复杂局势中始终保持稳定、取得成功。

  再次,从实践逻辑来看,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挑战的复杂性和任务的艰巨性前所未有。当前,各种矛盾交织,利益诉求多元,对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任务越繁重,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事实表明,越是处于改革的关键阶段,越需要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党通过其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协调利益关系,为改革措施的落实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凸显了党的全面领导在推动改革中的不可替代性。

  

  二、党的全面领导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根本动力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全面深化改革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必须要依靠党的全面领导来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和强大的改革动力。

  首先,党的政治领导确保改革的根本政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总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党的政治领导的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无论是制定国家战略,还是处理外部挑战,党的政治领导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战略清醒与科学决策,通过顶层设计确保改革举措与国家发展战略有机衔接,保障社会主义道路不受干扰。当前,在全球政治经济局势不稳定的背景下,党的政治领导既确保了国家稳定发展,又为进一步推进改革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屏障。

  其次,党的思想领导为改革注入不竭的理论动力。党的思想领导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指南。在改革开放初期,党的思想领导体现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务实探索中,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创新。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改革提供了系统性、前瞻性的理论指导,形成了改革的新思路。党的思想领导不仅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还通过广泛的思想教育活动,形成了改革共识,凝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在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复杂背景下,思想领导的重要性愈加突出,有效抵制了各种错误思潮的干扰,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前行,巩固了改革的理论根基和思想阵地。

  再次,党的组织领导确保改革措施落地生效。党的组织体系是全面深化改革中的核心力量,确保了改革政策的顺利传导和有效落实。改革的执行力决定了改革的成败,党的组织体系是实施改革的强大动员力量。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组织是贯彻执行改革政策的中坚力量,尤其在基层,党的组织动员能力是确保改革成果能够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关键。通过党的组织领导,改革政策得以落到实处,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充分体现。通过强化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功能,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确保了改革从宏观战略部署到具体执行的顺畅转化,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改革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路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党中央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改革越深入,形势越复杂,越需要加强党的领导,确保改革措施精准落地、持续发力,让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首先,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确保改革的正确方向和高效执行。党中央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设计师”,承担着总体设计、战略布局和统筹协调的重大责任。党中央通过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确保改革措施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避免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出现偏差。必须健全重大决策的落实机制,强化政令畅通,确保党中央的政策从中央到地方层层落地,步步推进。各级党委要自觉维护党中央的权威,确保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必须坚持“令行禁止”原则,避免出现政策打折扣或执行走样,形成全国范围内的改革合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稳步前进。

  其次,强化地方党委责任,激发改革创新活力。地方党委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实施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各不相同,地方党委必须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探索符合地区特点的改革路径,激发地方创新的活力和潜力。地方党委要勇于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进行积极探索,积累具有推广价值的经验,不仅为国家层面的改革提供丰富的实践样本,也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通过“自下而上”的改革探索,地方党委将成为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支撑力量,形成全国上下联动、合力推进的改革创新局面。

  再次,走好党的群众路线,确保改革决策的科学性与广泛参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改革的成功不仅取决于政策的科学性,还取决于是否能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党的群众路线是确保改革决策科学性和实践效果的重要途径。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必须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积极吸纳基层经验和专家智慧,将改革设计与群众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正确的道路从哪里来?从群众中来。通过群众参与,改革政策能够更好地反映社会现实问题,凝聚改革共识,让每一步改革都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确保改革成果能够最大限度地惠及全体人民。

  

  作者单位:广东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本文是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项目(SL23GJ46)、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1GZGJ109)、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项目(2023GXSZ125)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