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2》 林芮襄 2018 |
生于潮汕的林芮襄拥有多年的留法经历。潮汕传统文化的血脉与异国文化的冲击与交融,使她对东方意蕴与西方情思皆有独到的体会与理解。她曾以《游园》系列中堆积的假山来探索正负式的“虚”与“实”,这次她则以马拉美的《牧神午后》为引,以复制的天体图像为媒介,营造出一个近似宇宙的空间,建构一个亦实亦虚的领域,试图“迷惑”偶然闯入的观者。 此次个展中,林芮襄以精微再现的手法复现了部分NASA共享中的天体图像,又以她特有的圈点网结的构型方式塑造了近乎全黑的“夜景”。它们只是高密度黑圈的组合,夜空抑或外太空的微观和宏观在不确定的关系中交互转换。红外线光投射在那些“黑景”上,标示出光在行进过程中的轨迹,因为对象物的错落,它发生转折,似乎象征着时空的弯曲。 不过,“这并非在用艺术做科学的图解”,“林芮襄构建了一个看似带有宇宙学意义的空间,但是她又不是基于所谓科学的知识,而是源自其跨文化语境下,对于某些具有中西哲思意味的命题的再现。”策展人胡斌在本次展览前言中写道。 作为年轻艺术家,林芮襄尝试了各种创作材料,艺术呈现方式也在绘画、装置、行为、文字等多种媒介间不断地变换,并勇于对不同的母题进行选择与实验。 □羊城晚报记者 朱绍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