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今日论衡之民生探微

“粤菜师傅”职业能力考评为地方菜系发掘传承人

来源:羊城晚报     2018年11月15日        版次:A07    作者:

    

  □然玉

  本报昨日报道,广东省人社厅近日发布了《广东省“粤菜师傅”烹饪技能标准开发及评价认定框架指引》,要求各地要突出粤菜特点,制定“粤菜师傅”的技能评价标准和开发试题,专项职业能力可采取“A+B”考核模式,既考常规工艺技能又考特长技能。此外,对品德高尚、技艺精湛并已具有绝招绝活或行业高超技能的行业代表人才,经地级以上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推荐,可开展直接认定工作。

  事实上,在国家层面,早就有了一套成熟的厨师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以厨师证为核心,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五个等级,构成了对各层次厨师职业能力的完整评价体系。当然也应该看到的是,这一通用的“评价体系”,很多时候并不能充分体现地域的传统饮食特色及厨师的能力和价值。也许正是基于此,广东决定展开专门的“粤菜师傅”职业能力考评。可以想见,此举对于弘扬粤菜文化、激励粤菜师傅的职业认同有重大意义。

  就如同所有的地方文化一样,地方菜系也需要传承,而粤菜师傅无疑是粤菜最好的传承人。根据这份指引,粤菜师傅专项能力考评,既要考核区域风味传统菜品烹饪或点心制作,也要考核乡土本地菜肴制作。其内容覆盖之广,可以说,囊括了广东省内几乎所有的菜系、菜品。据悉,参加考评的厨师可以自选拿手菜肴进行制作。这一“考制”可以说充分尊重了厨师个体的业务专长,赋予了其发挥自我优势的机会。

  “粤菜师傅”职业考评,并不是为了考试而考试,而是为了以考代练、以考促学,鼓励和引导粤菜厨师们打磨本领、提升自我。从相关考核模式的设计来看,这一考试并非闭门造车,而是市场需要什么就考什么,其一开始就传递出清晰的实用主义指向:“指引”明确,各地可以根据当地食材、旅游文化、农家乐菜馆等地方特色确定考核内容——这与其说是行政职能部门组织的职业考试,不如看成是地方餐饮市场按需定制人才、发掘人才的集体行动。

  相较于某些自上而下、机械僵化又脱离实际的资格认定、职称评定,“粤菜师傅”职业能力评价要接地气得多,也要实用、有用得多。但需要注意的是,既然是职业考评,就仍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某些共性的老问题——比如说,是否会加重考试对象的负担?会否形成“考培一体”的灰色产业链?有鉴于此,我们也看到“指引”作出了一些预设安排,例如鼓励人才自主评价,赋予企业自主权;申明“担任考评的人员禁止参与该批次考生的考前培训工作”等等。

  作为一个高度市场化并充分竞争的职业,厨师或许并不仰赖一个官方的考评结果来为自己正名。诸如“粤菜师傅”职业能力考评,更深远的意义,还是在于推动全行业整体业务能力的向上提升,并重新夯实地方菜系之于地方餐饮市场的基础性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