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在英国当『小地主』

来源:羊城晚报     2018年11月15日        版次:A14    作者:

    

  □王华

  女儿在英国剑桥大学拿到博士学位后,曾留在伦敦工作,几年后才转回香港。她在伦敦期间,我们也去过两次,一来可以旅游观光领略异域风情,二来可以陪陪女儿,了解一下她的生活状况。

  第一次去的时候,我们因没有青菜食用而吃足了苦头。原本住两个月的,只住了一个月就回国了。英国人喜欢土豆之类的食品,又多又便宜,但青菜就难寻踪迹,伦敦的超市里也不是没有青菜卖,但是物以稀为贵,价钱是国内的十倍,换算成人民币几十块一斤,哪里舍得买。但是不吃青菜不习惯,下过狠心买了几次,每次都吃得很心痛,不是滋味,也就不再买了。就是因为被这青菜打败了,才提前回国的。

  过了一年多,又想女儿了。她的工作也忙,回不了国。我们想过去看看她,但是又怕像上次一样没青菜吃。女儿在视频里笑得春花灿烂,她说:“爸妈,这回不但让你们吃上青菜,而且还是吃自家种的菜,想吃多少就有多少。”

  原来女儿已经向政府申请买了一块地,当上了“土地主儿”,如果我们去的话,就把这“地主”交给我们当。在伦敦的郊区小镇外,就有这样的地块卖,100多平方一块,用木栅栏围圈着,当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业用地,也并非农场,而是供给市民享受种植乐趣的用地,名字叫做“政府配发花园”,人们多数种花卉,当然你也可以种菜,只不过没有售卖权而已,当然经过各种检疫手续是可以卖给餐馆和商场的,但那得多方折腾,吃力不讨好,没人愿这样干,这是休闲,卖菜那是农场的事。

  女儿说她已经弄来菜苗种在土里了,需要我们过去管理一下。女儿想见我们的理由很妙,我们也就没有理由推脱了,和老伴又再次登陆英伦。

  当女儿开车把我们载到伦敦郊区的那块地,我们算是开了眼界,一个一个的私人花圃罗列着,错落有致,栅栏里姹紫嫣红,里面的育苗箱子,红的、蓝的、黄的都有,像童话王国里的小房子。

  英国人都是浪漫主义,所以他们种花植草,而我们中国人却是实用主义,我们拿地来种菜,各得其乐。我们的菜园子,就仿佛镶嵌在花园中间,环境格外优美。

  女儿早在地里种上了生菜和油菜苗儿,之后经过我们每周两次的照料和浇灌,长得生机勃勃、绿意盎然,很快就上了餐桌。

  女儿回来吃到我们炒的青菜,笑眯眯的,直称好吃,她说,这才是爸妈的味道,家乡的味道。说得我们几分满足却又几分惆怅,家国情怀在心里牵得紧紧的。

  这个“地主”,我们只当了两个月。我们回国后不久,女儿转回香港工作后,那块地当地政府收了回去。不过,在英国种地这个经历,成了我老友聚会时重要的闲聊谈资:老哥我也曾在英国当过一回“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