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她来粤打工成长为一线管理人员,她作为首批农民工人大代表积极发声,她多年来关注农民工权益助“兄弟姐妹”圆梦。获授“改革先锋”称号——

胡小燕:“这个奖是颁给农民工群体的”

来源:羊城晚报     2018年12月27日        版次:A08    作者:

    

    

    

    

    

    

    胡小燕获授『改革先锋』称号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张韬远

  改革先锋风采

  “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我可能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在四川老家喂鸡养猪。”胡小燕常对人说,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机遇,让她和家人的人生都彻底改变。

  1998年,胡小燕来到广东佛山逐梦。20年的努力,她从一名农家女成长为一线女工、车间管理者、全国人大代表,再到如今的佛山市三水区总工会副主席。奋斗,让她的梦想开花,并以自身努力帮助更多农民工成就梦想。

  壹 农家女南下广东闯出一片天

  上世纪90年代,由于家里人生病,又生下双胞胎女儿,胡小燕家借了近2万元债。为了还债,1998年年底,胡小燕从四川老家来到广东打工。

  坐了近38小时的火车,她来到了工厂密集的佛山。当时,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工厂经营困难,已早早放假。直到1999年年初,胡小燕才得以进入一家电子厂做流水线工人,每天工作12个小时,一个月挣四五百元。

  “人家一般是哪一个工种(工作)轻松就做哪一个,我是哪个工种能挣钱就去做哪一个。”胡小燕说,半年后,她来到陶瓷厂“看窑尾”,这个工作比在流水线上要辛苦不少,工作环境也更差。刚出窑的砖温度达1200℃左右,有时遇到流水线运作不正常,她还要在下班后负责将烂砖运走。因为能多赚100多元,胡小燕接下了这份工作。

  胡小燕还利用业余时间拜师学艺,慢慢地学会了分选、印花和淋釉等技术。她相信,学一门技能,人家替代不了,未来一定有更大的发展。

  靠着勤奋好学和一路拼搏,胡小燕在众多工友中脱颖而出。2002年6月,她来到新明珠陶瓷厂做分级员。一次交接班时,她发现上一班的工人把一些釉面颜色都很好的瓷砖分到了一级,这是比优等稍差一点的等级。“这么好的瓷砖,只因边上没有打磨好就被降级,太可惜了,其实稍作返工就可以成为优等。”胡小燕说,她开始示范打磨瓷砖,恰巧被车间副经理看到,经考核后被提拔为跟班质检。之后,她又逐步升到质量总检、成品车间副主任、销售主管。

  成为管理者后,胡小燕更忙了。“招工、培训、考核、抓生产全部是我一个人做。有时凌晨4时起床,5时到车间,到晚上11时还在车间。”胡小燕回忆。所有付出都有了回报,她在厂内被评为优秀管理者,还先后获三水区、佛山市“十佳外来工”称号。

  贰 代表农民工群体在两会发声

  2007年,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决定,在农民工较集中的省市应有农民工代表。作为农民工群体中的优秀代表,胡小燕于次年当选为全国首批农民工人大代表。

  “我是两亿多农民工群体的代言人,必须将他们的声音发出来。我本身就在这个群体里,只要跟他们沟通,他们都很愿意和我讲,我也能够更加真切体会到农民工的难处。”胡小燕白天上班,晚上作为代表深入到农民工中听取他们的意见。

  胡小燕最关注的是农民工和他们的子女。参加了五次全国两会,她提的20个建议全都和农民工权益息息相关。欠薪入罪、医保转移、住房福利、留守儿童教育……“我很欣慰,提出的许多建议都在逐步落实。”

  2010年,不少地方房价涨势明显。在和不少农民工反复沟通之后,胡小燕提出了她的建议:要给农民工提供一定的保障性住房,让楼房的建设者们也在发展中获益。这一建议很快获得反响,广东开始推行改革,保障性住房惠及广大农民工群体。如今,越来越多城市都给农民工群体提供了保障性住房。

  “每到暑假寒假,不少农民工会把孩子接到身边,但因忙着打工,孩子又‘二次留守’了。”胡小燕的女儿也曾是典型的“留守儿童”,她对此深有体会。2011年,胡小燕用自己的代表名片,联合公益机构开设专门服务外来工子女的“小燕乐园”,让忙于工作的父母能陪陪孩子,带子女到广州、佛山看一看各种文化、科技场所,开拓孩子眼界,也增加他们与父母相处的机会。“小燕乐园”活动一直延续至今,并不断扩大,一些企业也加入进来,为更多“小候鸟”家庭带来福利。今年活动中,已有超过一万个家庭参与。

  叁 再次转型成农民工『娘家人』

  从200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到现在已过去十年了,胡小燕一直关注着农民工权益。“(一届)代表任期五年,责任却是一生的。”胡小燕说。虽然已不做代表多年,还是有许多农民工来找她。为提升职工学历技能,创造机会让他们接受教育,胡小燕还积极推广“小燕成长”职工学历提升计划,让广大农民工能享受教育“红利”,实现自我提升。

  2012年,胡小燕的身份再次改变。当年,广东试行在基层“两代表一委员”中选拔公务员。经过笔试、面试后,胡小燕进入佛山三水区总工会,担任副主席一职,分管权益和经济等内容,成为了农民工的“娘家人”,更加全面地为他们提供服务。

  “我从基层中来,最明白基层需要什么,我会尽力做好服务工作。”胡小燕说。在她办公室的案头,分门别类地摆放着“咨询”“搬迁”“赔偿”等档案。这些档案中,记录着许许多多基层工人的琐碎事情。对于每一件事,胡小燕都用心地处理,档案本上贴着各式各样的标签:哪些类别转呈到哪个部门、哪些如何回复、哪些则参考某某书等。

  每天的工作日程都排得满满当当,不过,胡小燕仍坚持挤出时间“充电”。她又函授自学了法律,从专科读起,如今就要从本科毕业了。“今年11月答辩过了,现在等着拿毕业证了,我还在想要不要继续攻读研究生。”胡小燕说,只有懂得了这些知识,才能更好地为广大职工们服务。

  小传

  胡小燕,女,汉族,中共党员,1974年1月出生,四川武胜人,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总工会副主席,新明珠建陶工业有限公司成品车间原副主任、销售主管,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她1998年到广东佛山打工,自强不息,在农民工群体中脱颖而出,成长为企业一线管理人员。2008年成为第一批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农民工,在两会上提出了保障农民工权益等多项建议。开设“海燕信箱”专栏为农民工维权,积极推广“小燕成长”职工学历提升计划,建立多个公共场所“爱心妈妈小屋”,尽心尽职为广大农民工服务。珠江电影制片厂以其为原型拍摄了电影《所有梦想都开花》。荣获“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对话

  羊城晚报:此次获得“改革先锋”称号,您有什么感想?

  胡小燕:这个奖是颁给农民工群体的,我只是其中一员代表。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群体为社会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城市的建设发展中,一砖一瓦都凝聚着他们的汗水。未来,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也需要这一群体继续添砖加瓦。

  羊城晚报:您对新生代农民工有什么建议呢?

  胡小燕:希望新生代农民工首先要静下心来,做好工作、做好自己,并善于抓住机会,努力进步提升。现在很多工厂都在转型升级,需要更多技能型人才,这也要求新生代农民工掌握一技之长,不断地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