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11月26日,这位82岁的老人永远离开人世。生前,她为我国的心脏康复事业作出重要贡献;身后,她将包括角膜在内的组织、器官捐献,用作医学和研究教育用途。
孙家珍原是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心内科主任医师、广东省人民医院资深主任。自1963年大学毕业后到广东省人民医院工作,她行医50多年,在临床一线工作40多年。
上世纪70年代,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学科带头人禤湘耀教授提出发展康复医学,并有意把心脏康复专业的建设交给孙家珍。1986年,在世卫组织的资助下,省医选派孙家珍赴新加坡学习心脏康复。学成归来的孙家珍带头组建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联合心脏康复中心,填补广东省心脏康复领域的空白。1989年,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脏康复病区正式成立,这是我国最早成立的有心脏康复专业人员队伍的心脏康复病区之一,并在全国首创心脏外科康复治疗。
在患者眼里,孙家珍是仁心仁术的医者。年幼时就被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的琼姨,从上世纪60年代末就遇到了孙家珍。从前期的药物治疗,到上世纪90年代在穗进行外科手术,孙家珍一直是琼姨的“健康守护者”。
琼姨说,她至少被孙家珍从“死神”手里“抢”回来两次。一次是她在外科手术后生命垂危,孙家珍一次次的电击除颤、心脏按压,循环了25次才救回;一次是在2003年,她出现心脏骤停,又是孙家珍为其安装了起搏器方才转危为安。
她们延续了50多年的医患深情。“她待我如女儿,每一次都和我说要保重身体,可她自己却‘走’了。”琼姨泣不成声。
在孙家珍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她立下遗嘱,捐赠全身器官,为患者和医学研究做最后的贡献。如今,她的眼角膜捐献给了患者,目前已成功为一名角膜白斑的55岁女患者实施手术。
羊城晚报记者 丰西西
通讯员 靳婷 张蓝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