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从2018年3月8日开始,《纽约时报》上出现了一个特别的讣告栏目。至今为止,这个栏目已介绍了30多位世界杰出女性,其中,中国的秋瑾、林徽因以及金韵梅榜上有名

“被遗漏的讣告”上那些杰出女性

来源:羊城晚报     2019年01月05日        版次:A07    作者:

    ▲19世纪英国画家玛格丽特·卡朋特为埃达所画肖像

    金韵梅

    金韵梅

    埃达

    贝茜与她的摩托车

    贝茜在车上睡觉

    贝茜开摩托

  撰文/供图 孙开元

  《纽约时报》是美国最著名的报纸之一,在世界上亦具很大的影响力。从2018年3月起,这份报纸每到周四,就会出现一个新栏目:“被遗漏的讣告”,刊出一位自《纽约时报》(1851年)创刊以来被该报“遗漏”的世界著名女性的讣告,这个栏目开办后,获得了广泛好评。

  2017年年初,该报的资深记者帕德纳尼发现,《纽约时报》创刊160多年来,刊登过数千位世界名人的讣告,有世界各国的政界名人、演唱家、商界精英等等,甚至包括给“机灵鬼”弹簧玩具命名的人也名列其中,但讣告上的逝者,绝大部分是男性,尤以白人男性最多,而许多对世界做出过重要贡献的杰出女性被“遗漏”了。

  帕德纳尼认为,《纽约时报》之所以遗漏了这些女性的讣告,有几种原因:一是当事人生前虽卓有成就,但成就尚未得到广泛认可,逝世多年之后才名扬天下。二是当事人为人处世低调,她们的成就在当时没有被充分认识。三是当事人在世时虽已有大名,但限于通信条件落后,直到她们逝世很久之后,《纽约时报》才知道她们去世的消息。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会上一直存在对女性的歧视,尤其是对黑人女性的歧视。

  2017年11月,帕德纳尼找到《纽约时报》首席女性题材编辑杰西卡·班尼特,讲述了自己的想法,并建议开办“被遗漏的讣告”栏目的想法,以弥补百年的遗憾。班尼特听后,马上同意了她的意见。就这样,在同事的大力帮助下,帕德纳尼主持的“被遗漏的讣告”栏目于2018年3月8日,第一次出现在《纽约时报》上。

  目前,这个栏目已介绍过30位世界杰出女性,中国的杰出女性也出现在这个栏目上,她们分别是:秋瑾、林徽因以及本期介绍的金韵梅。

  金韵梅:

  将豆腐带到美国的中国女性

  中国种植大豆已有几千年历史,而欧美国家种植大豆的历史不太长。20世纪初,美国仍将大豆视为饲料作物,但一位中国女性的到来,帮助美国人重新认识了大豆的价值,她的名字叫金韵梅。

  金韵梅于1864年出生在浙江宁波,在她两岁时,父母死于霍乱,美国传教士麦嘉谛夫妇收养了她。后来,她跟着养父母去日本住了几年,之后来到美国纽约定居,并在那里读了中学。16岁那年,她进入纽约女子医学院就学。

  那时候,黄皮肤女性在美国常被歧视。捷克汉学家雅罗斯拉夫·普实克在上世纪30年代曾为金韵梅写了一本传记《我的中国姐姐》,金韵梅在接受普实克采访时说:“因为我是黄种人,大街上的工人经常咒骂我,我的白人女同学也不爱理我。”

  1885年,金韵梅以全班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成为最早毕业于美国的中国女学生。毕业后,她先后在数家美国医院工作,并在纽约《医学周刊》杂志发表学术报告《显微照相技术的研究》,获得同行的称赞。

  1894年,她和一位葡萄牙裔澳门音乐家结婚,婚后两人在夏威夷生活了一段时间,育有一子。

  那时候,美国虽然有了第一部排华法案,但是金韵梅作为“跨国精英”得到了豁免。1904年,罗斯福总统给金韵梅写信说,他没有能力让她成为美国公民,但她可以永久留在美国。

  金韵梅还作为医学传教士,到中国和日本行医授课。1907年,金韵梅在天津北洋女子医院任院长,并亲自为学生讲授治疗学和药理学等多种医学课程。次年,在直隶总督袁世凯的资助下,金韵梅在天津创办了护士学校,成为中国护理学发展的先驱。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金韵梅回到美国,在美国农业部负责研究大豆的食用和药用价值。那时,美国人口激增,食品尤其是肉类食品短缺,无法满足人们对蛋白质的需要,急需找到适合人类消化和吸收的新植物蛋白食品来源。

  这时,金韵梅将中国传统的豆腐和酱油等豆类制品向美国公众推荐,说只要多摄入这些豆类制品,就可以弥补蛋白质的不足。她说:“豆腐和酱油等豆制品是最佳的肉类蛋白替代品,而且,生产大豆所耗费的资源很少。在历史上,豆制品曾对支撑中国这个古老农业大国的人口繁衍起了重大作用。”她还特别介绍说:“豆腐的口感‘有点像脑子和杂碎(美式化的中国菜)’。”

  1917年,受美国政府委派,50岁出头的金韵梅专门回到中国,研究豆制品的制作工艺。那时,她已经是美国知名营养师。当年6月10日的《纽约时报》刊文说:“美国派特使去中国研究大豆,金医生将把她本国最常见的食物带给美国。”

  “美国人不知道怎么利用大豆,”金韵梅出发前告诉记者。“必须要让它美味可口,否则人们就不会接受它。”

  在中国经过一番实地学习之后,金韵梅回到了美国。美国农业部给了她一间实验室,让她在那里以中国的传统方法将大豆制作成豆腐。她的一些化学家同事将她制作好的豆腐带回家,吃饭的时候,这些同事甚至分不出菜碟中哪块是鱼肉、猪肉,哪块是豆腐。从此,豆腐等大豆制品在美国得到了重视并广受欢迎。

  1934年,金韵梅因为肺病在北京协和医院去世,享年70岁。在临终前几天,她对好友普实克说:“我就葬在北京,我的灵魂会融入这块土地。”在她逝世后,人们遵照她的遗愿,将她安葬在了北京郊区。

  曾与金韵梅一起工作过的美国著名医生约翰·马克斯韦尔(中国著名妇产科专家林巧稚大夫的老师)在英文版《中华医学杂志》上撰写悼念文章,称颂她是“技术高超的显微镜照相专家、国际医学界的一位著名专家、伟大而独特的女性”。

  2018年,美国作家马修·罗斯所著《魔豆——大豆在美国的崛起》一书中说:“在向美国民众大力推广豆腐方面,金韵梅领先于时代好几十年。”

  贝茜·斯特林菲尔德:摩托车女王

  1885年,德国人戈特利伯发明出了世界上第一辆摩托车。到了20世纪初,美国也生产出了向大众出售的摩托车,但那时敢骑摩托车的美国人不多,女性就更少了。然而,一位美国黑人女孩不但学会了骑摩托车,而且以出色的驾驶技术闻名于世,她的名字叫贝茜·斯特林菲尔德。

  关于贝茜在哪里出生?贝茜自己对为她写传记的作者说,她于1911年出生于牙买加,后被美国波士顿的一对夫妇领养而来到美国。不过,她的侄女说,贝茜就是美国人,出生在美国。不管怎样,可以确定的是,贝茜是一位黑人女性,生长在一个黑人饱受歧视的时代。

  贝茜在16岁那年,嚷嚷着让妈妈给她买了一辆摩托车,家里人虽然都不会骑摩托车,但少年气盛的贝茜无师自通,不但自己学会了骑摩托车,还从此迷上了摩托车。

  1930年,19岁的贝茜计划骑摩托车横穿美国。在出发前,她铺开一张美国地图,将一枚硬币扔在地图上,看硬币落在哪里,就准备以哪里作为这次旅行的终点站。

  家里人觉得,一个黑人女孩独自出远门不安全,但贝茜向往外面的世界,最后还是出发了。

  这次旅行她成功地穿行了美国48个州,成为历史上第一个驾驶摩托车横穿美国本土的非洲裔美国女性。也正因为她是黑人女性,在整个旅行途中,她体验到了被歧视的感觉。

  根据当时的法律,路途上大部分汽车旅馆都不允许黑人入住。贝茜回忆说:“那时候如果你是黑皮肤,你根本找不到一个能过夜的旅馆。在旅行途中,我要是遇见黑人夫妇,就会去他们的家里借宿。如果遇不到黑人的时候,晚上我就以摩托车当床,我的两轮摩托车很大,可躺在摩托车上睡觉,这难不倒我。有一次,几个白人混混骑着摩托车在后面紧随想欺负我,而我的摩托车又恰好没油了,口袋里的钱也已经花光。正在危急时刻,一个加油站的白人老板给我免费加了油,我才摆脱了危险。”

  旅行回到家后,贝茜为了养活自己,不时在各种狂欢节中表演骑术,挣一些零钱。她表演的骑术常令观众惊叹不已,比如,她可以一只脚站在疾驰的摩托车车座上,另一只脚踩在车把掌握前进方向,双手还同时表演各种动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贝茜善骑摩托车的特长派上了大用场。美国陆军一个通讯部队招收她为摩托车通讯员,她是这个通讯部队中唯一的女性,与男兵一起刻苦训练。那时,通讯技术落后,而且为了保密,很多文件需要专人派送。贝茜的任务就是在军事基地之间传递文件。她驾驶一辆大哈雷摩托车,4年时间共横穿美国8次,出色地完成了军方的任务。

  二战结束后,贝茜对摩托车的热忱仍没变。她先后有过6次婚姻,后来在迈阿密定居,但当时警方不允许黑人女性骑摩托,所以一直不给她发驾照。

  一天,贝茜找到当地警察局局长,要求发放驾照。局长是白人,恰巧也是一位摩托车爱好者,两人有了共同话题。结果,局长把贝茜带到了一座公园,向她请教了一些高难度的摩托车骑行技巧,贝茜也爽快地将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

  贝茜说:“从那天起,我再也没遇到警察找麻烦,也收到了驾照。”人们佩服贝茜和警察斗争的勇气,给了她一个响亮的称号:“迈阿密摩托车女王”。

  之后,为了挣钱养家,贝茜每天骑着摩托车出去给别人当佣人。贝茜是个负责任的佣人。一天,女主人忘记了去学校接两个上小学的孩子回家,让贝茜赶紧骑摩托车去学校。贝茜接到孩子后,让两个孩子坐在摩托车后座上,将他们带回家。两个孩子当中的罗伯特·托马斯如今已经70多岁了,他回忆说,他们哥俩是第一次坐摩托车,当时都乐疯了。

  后来,贝茜在一所医院当护士,也是每天骑着摩托车上班。她的这一做法影响了众多美国人,特别是黑人孩子,他们都把贝茜当成自己的偶像,因为一个黑人女性骑着摩托车在街上“兜风”,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一道风景。一位为贝茜写了一本《公路上的非裔美国黑人女郎》传记的美国作家安·费拉,在写完书后,自己也成了摩托车爱好者。

  1993年,贝茜去世,享年82岁。在去世前不久,她还每个星期骑着一辆哈雷摩托车去教堂做礼拜。

  贝茜去世后,每年都有数百名美国女性举行一次骑摩托车横穿美国的骑行活动,一直沿至今天,以此来纪念她。

  2000年,为了表彰贝茜对摩托车事业的贡献,美国摩托车名人堂设立了“贝茜·斯特林菲尔德奖”;两年后,贝茜的名字登上了摩托车名人堂。

  埃达·洛夫莱斯:

  世界上第一位计算机程序员

  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的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而早在19世纪,英国发明家查尔斯·巴贝奇就发明过一台小型计算机,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数学运算。当时的一位英国女数学家,还曾给这台计算机编写过计算程序,她的名字是埃达·洛夫莱斯。

  埃达生于1815年,她的父亲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她的母亲名叫安娜·伊莎贝拉。安娜因怀疑拜伦移情别恋,在生下埃达不久就离开了拜伦,独自带着埃达生活。

  那时,中上层女性结婚后的主要任务就是操持家务,相夫教子,追求事业会被认为是不守妇道。幸运的是,埃达的母亲安娜接受过高等教育,通晓数学,她看出埃达有数学天赋,决心让女儿接受全面教育,主攻数学和逻辑学。

  埃达上学后,接受过当时英国最有名的一些科学家的指导,如数学家玛丽·萨默维尔等。在1833年的一次派队上,玛丽将17岁的埃达引荐给了查尔斯·巴贝奇。查尔斯是英国的数学家和发明家,他研制了一台用于天文学计算的机器——“巴贝奇差动仪”。查尔斯将这台两英尺高的铜制机器向埃达作了展示,埃达被迷住了。

  巴贝奇差动仪可用于计算多项式函数,运算速度比人工快很多,但经常出现运算错误。为了纠正运算错误,在此后的10多年中,查尔斯与埃达一起对机器进行了多次改良。在此期间,查尔斯成了埃达的良师益友,还发现了埃达有惊人的数学天才,称她为“数字女王”。

  1835年,埃达结了婚,婚后育有两儿一女,但她并没有被家庭生活阻挡而停下研究步伐。

  由于巴贝奇差动仪功能单一,只能用于数学运算,查尔斯不太满意,一直思考着如何能制造出更先进的机器。他发现,提花纺织机可以配制多种能够重复使用的打孔卡,纺织出不同的图案。受此启发,他于1837年发明出能进行更复杂计算的“巴贝奇分析机”。

  查尔斯制造的巴贝奇分析机使用打孔纸带输入,采用十进制计数。埃达说:“这台分析机‘纺织’的是数字,正如纺织机能够在面料上纺织出花和树叶一样。”

  巴贝奇分析机使用存储和处理数字的方式,虽然非常原始,但原理类似于今天计算机中的内存和处理器,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可以算得上是世界第一台计算机。

  意大利数学家路易吉·费德里科·梅纳布雷亚也感觉到了巴贝奇分析机的价值,用意大利文写文章进行了推介。1843年,27岁的埃达将路易吉的文章作了翻译,发表在了英国的《科学报告》上。

  埃达给这篇文章添加了注释,她的注释字数是原文的三倍,因为她意识到,这台分析机不仅有计算数字功能,还有其他的用途。她在注释中说,如果这台分析机有可以识别的编码,它就可用于编辑文字、图片和声音。她是第一个预见到通过使用编码,可以将分析机从数字计算发展到多用途计算机的人,后人因此称她为“计算机时代的先知”。

  埃达在文章里写道:“分析机不会自主做任何事情,但如果我们对它发出指令,它就可以做很多事情。”她甚至设想过有一天能发明出一台能够模拟人类大脑进行思考和创造的机器,用我们当今热门话来说就是“人工智能”。

  埃达这篇文章对计算机的发展还有另外两个重要贡献:一、她描述了分析机可以重复发出指令的方式,她称之为“迭代”,时至今日,计算机程序员仍在使用这一方法编程。二、她在文章中详细说明了使用该分析机计算伯努利数的方法,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程序。2018年7月的一次拍卖会上,当年埃达写的初版文章,以95000美元成交。

  1852年,也就是她在发表这篇经典文章不到10年后,36岁的埃达因子宫癌去世。此后的一百年间,埃达的名字几乎被人们遗忘,但在1953年,她的文章再次出版,人们这才广泛认识到,埃达是世界上第一位计算机程序员,她对于计算机事业的贡献也受到了世人尊重。

  1980年,美国国防部以埃达的英文名字“Ada”命名了一种广泛应用的计算机程序语言:Ada语言,以此纪念埃达对计算机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美国著名传记作家沃尔特·艾萨克森在他所著《创新者》一书中写道:“埃达对于计算机应用的洞见成为了数字时代的核心理念,也就是任何一种资料、数据或信息,无论是音乐、文字、图片、数字、符号、声音或视频,都能够通过机器控制并以数字形式表达。埃达做出的贡献不但意义深远,而且鼓舞人心。她窥见未来的能力已经超过了巴贝奇以及任何一个与她处于同一时代的人。”

  2009年,在美国《福布斯杂志》撰稿人苏·查曼·安德森的建议下,人们将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二定为“埃达日”。每年一到这一天,世界许多女性程序员会来到伦敦,围绕计算机程序设计为主题发表演讲,演出喜剧、音乐剧,以此纪念埃达。

  本版统筹/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