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明清皇帝与春联

来源:羊城晚报     2019年02月05日        版次:A07    作者:

    

    本版图片(资料图除外)/视觉中国

  □许冰彬

  农历春节,家家户户请门神、贴春联,辞旧迎新。春联起源于祈福驱邪的桃符,人们普遍认为五代后蜀时期,末代皇帝孟昶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为我国有记载的第一副春联。

  春联起源虽早,但长期以来并未成为固定的年节民俗。直到明太祖朱元璋时期,这项习俗才真正深入人心,得到大规模普及和推广。清人陈尚古《簪云楼杂说》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忽传旨,公卿士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太祖微行出观,以为笑乐。”且说有一年春节,朱元璋微服出行,发现一户人家门口没有贴春联,和街坊四邻的喜庆氛围很不协调,于是派人询问缘由。原来这家主人是一个劁猪的屠户,还没有请人书写。朱元璋于是当即手书一联赐之:“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这家人千恩万谢,朱元璋随即回宫。过了几天,朱元璋再次微服出巡,发现这家人还是没有悬挂春联,于是问其何故。屠户回禀道:“知是御书,高悬中堂,以为献岁之祥。”朱元璋闻之大喜。

  朱元璋为表彰中山王徐达的战功,曾特意赐予御书春联两副。其一:“始余起兵于濠上,先崇捧日之心。逮兹定鼎于江南,遂作擎天之柱。”上联称赞徐达跟随自己起兵,忠心辅佐、拥戴称帝的卓越功勋,下联赞徐达是明朝江山稳固、长治久安的重要依靠。其二:“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上联称赞徐达南征北战,东讨西伐,屡建奇功,下联赞徐达文武双全的杰出才能。两副对联写得颇有气势,可见朱元璋的文学功底也相当深厚。《明史》还记载:“(陶)安事帝十余岁,视诸儒最旧,御制门帖子赐之曰:‘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时人荣之。”经过朱元璋的大力提倡,无论宫廷还是民间,贴春联都成了必不可少的年俗活动。

  清代宫廷不仅继承了这一年俗,而且还有一套相应的规章制度。据王昶的《蒲褐山房诗话新编》载:“定例,各宫殿门对联撰自翰林,次由工部,每至封印后,工部堂官率属敬谨悬挂,新春开印后,收而谨藏之,岁以为常。其旧者,随时更换。”春联悬挂的时间也有详细的规定,《钦定工部则例》中说:“各宫殿等处门神门对,每届年终,工部具奏于本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敬谨安挂,次年二月初三日收回贮库。并门帘两搭,每年摘挂之时,均应先期知照,内务府派出司员会同工部司员带匠摘挂,并由内务府转行敬事房,俱交营造司、掌仪司太监等帮挂办理。”

  乾隆帝比较喜欢曹仁虎、于敏中、董诰等人撰写的春联,尤其是张照的书法。乾隆五年(1740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临近岁末除夕,乾隆皇帝曾御书春联一副“春送来一门吉庆,天赐与两字平安”,特赐给时任南书房行走、内阁学士的张照。根据吴振棫《养吉斋丛录》记载,当时宫廷里一些春联比较陈旧,工部奏请销毁,再更换一批新的。乾隆帝下令将张照的字收集起来,按大小行楷分为七等,共收录四百多字。闲暇之余,又将这些字集成五、七言诗十七首,装作巨卷,命董邦达绘《岁朝图》于卷端,如此诗画合璧,随时欣赏把玩。据统计,张照去世后,乾隆帝曾三次以其所撰春联字和千字文字集成春帖诗词,成为一段书坛佳话。

  值得注意的是,清宫的春联不同于民间,大多用墨笔写在白绢上,再制作好边框,悬挂在宫殿朱红的柱子上。徐珂《清稗类钞》称:“大内宫殿春联,例用白绢,由翰林谨书呈进。盖宫殿漆柱,俱大红色,故以白色映之。”可见清宫选用白色春联,主要是为了加强色彩对比,相互映衬。但是遇到一些特殊情况,也会考虑使用红色对联。比如光绪十九年(1894年)十月初五日,正值慈禧太后六十大寿前夕,礼亲王世铎负责筹备庆典活动,考虑到大多数人的色彩文化心理,特奏请“对联是否一律用硃红纸书写,镶用黄色绢边,伏候钦定”。毕竟红色更代表了喜庆欢悦的氛围,清宫也不得不作出相应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