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当人工智能渗入阅读

来源:羊城晚报     2019年06月28日        版次:A14    作者:

    图/视觉中国

    

    

  堂上作文(本栏目与广州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联合主办)

  文题

  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春节前夕,“谷臻故事工场”推出AI(人工智能)浓缩书项目“谷臻小简”,打出的广告语是“浓缩一本书最精华10%”“再厚的书,一小时也能读完”。据悉,“AI做的是整句摘取的工作,标点内不做改动,为你提炼出这本书的结构、精华和观点,把作者的思考路径和整本书的框架都理出来。”经过这些书的原作者或编辑的比对,准确率达85%以上。要浓缩一部小说的精华,目前人工智能的阅读水平仍旧比不上人,但阅读人文、社科、历史、经管类书籍的准确率却相当高。

  消息一出,引起大众的热议。“这个好!我听书一年多,什么都没记住。”“每个人都有自己思考的能力和权利,我们不代替读者咀嚼。”“一个软件是一个杠杆,看你撬动的是什么。”

  人工智能为阅读“加速”,对阅读来说,真是一件好事吗?

  对以上的时事材料,你有什么样的看法。请写一篇评论文章。

  要求:观点明确,结构清晰,论证得当,适当引用相关材料,字数不少于800字。

  

  老师点题

  要写好这则时评,首先得全面理解材料,概括材料的中心事件:如何看待人工智能为阅读“加速”?综合理解材料后,可根据材料的不同内容进行写作,同时从大众热议的不同看法,都可以提出下面三方面的观点:

  1.针对“谷臻小简”的优点,我们可以提出“新软件,新阅读”、“人工智能创造‘新式阅读’”等赞成的观点。

  2.针对“谷臻小简”的不足,如:只保留了书本的10%,删减了全书的90%等缺点,我们可以提出“阅读,不该被简化”、“新型轻阅读的隐性劣处”、“阅读需要细嚼慢咽”等反对的观点;

  3.针对“谷臻小简”的优缺点,从辨证的角度去提出“不应过度依赖浓缩阅读”、“工具的关键,在于如何取用”等观点。

  但写作时仍需注意:1.不要扩大或缩小写作范围。材料涉及的是“人工智能为阅读加速”的问题,不要泛谈各类人工智能对现代生活的影响,也不要撇开“谷臻小简”谈怎样传承传统阅读;2.切勿说理空洞,要化抽象为具体;3.尽量写出文化味和思辨味。 (广东广雅中学教师 魏虹)

  

  学生作文1

  阅读

  是否需要人工智能?

  □冯耀韬 广东广雅中学高一4班

  在这个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了引领时代进步的标杆。它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使我们无时无刻不感受到科技的魅力。如今看上去与人工智能完全没有关系的阅读,居然也即将要被其“横插一手”。

  春节前夕“谷臻故事工场”推出了一款阅读软件,该软件由人工智能主导,并能“浓缩一本书最精华10%”,因而“再厚的书一个小时也能读完”。对此,网友表示这样“可以缩短阅读时间,比听书更有效”。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众所周知,阅读提倡细嚼慢咽,要精读、细读,不能囫囵吞枣。但是“谷臻故事工场”的这款软件目的就是浓缩阅读时间,提高阅读速度。它通过删减句子,使全书浓缩到原来的10%,简化到极致。该公司鼓吹可以把最精华的句子提炼出来,从而整理出作者的行文思路。如此,那剩下的90%的句子难道都没有用了吗?

  就拿我们所熟悉的《红楼梦》来说吧。它讲究细节,众多情感都蕴含在一个一个的细节之中,但在经过删减之后,《红楼梦》几乎所有的细节都删除了,这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显然有很大影响,我们对于人物的认知会因此产生许多误解。况且,该书中有大量的诗词,在人工智能的操作下必将荡然无存,我们便难以感受到古典文化的魅力。所以,人工智能是否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便利呢?我看未必。我们获得的是时间,但失去了一本书大部分的价值。而这种价值正是一本书的意义所在。盲目追求阅读速度,就失去了阅读的意义。

  更致命的是,该软件容易使人产生一种满足感,总认为自己通过较少的时间就获得了他人通过一整天甚至是半个月来学习的知识。持续使用该软件,难免还会产生了一股追求速度的“极简式阅读潮流”,这对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显然无益。

  我们阅读是为了追求什么呢?是速度还是质量呢?答案是很明显的。读书应该追求质量,有质量的阅读才是最有效的阅读。因此,我认为使用人工智能看书软件,盲目追求阅读速度,有百害而无一益。还是让人工智能出现在更适宜它的生产、生活领域,不要来这里糟蹋文化。

  (指导老师  魏虹)

  

  学生作文2

  “知会”与“智慧”

  □文海蓉 广东广雅中学高一4班 

  春节前夕,一款号称可以“浓缩一本书最精华的10%”的APP悄然上线,在网络上引起热议。“再厚的书一小时也能读完”“人工智能,阅读加速”也引发了不少网民的思考——由人工智能精简后的读书,是否会影响我们的阅读体验呢?在我看来,这是一个“知会”与“智慧”的问题。

  何为“知会”?“知会”是对于知识条目性的刻板记忆,目的在于知识本身,是一种较为浅层的学习。而“智慧”体现的更多是一种由知识推及到思维,表现出来的是对事物敏锐的洞察力与思维的深度,目的在于推广到知识以外的东西。

  诚然,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需要获取更多的信息以充实、更新我们的大脑。短时间内对信息的大量摄取,的确成为了一种时代所趋。但我认为,阅读从来就不只是简单的信息获取。阅读所需要的是对书中观点的理解与语言风格的审美鉴赏能力,以及对书中所阐述的内容上的情感共鸣。换而言之,阅读,我们需要的是汲取“智慧”,这不能等同于对知识的“知会”。

  我们从书中汲取的“智慧”,恰恰来自于对书本的浸入式的“慢阅读”。只有“慢阅读”,我们才能够体会古今中外名家语言上的精妙与思想上的深邃。而经由人工智能提取后的框架,只会是碎片化的文字,会阻塞我们与大师们心灵交流的通道。

  我国北宋大文学家苏轼为领会书中要旨,曾把《汉书》手抄了三遍。无独有偶,千年后的一位美国学者也坦言:“我曾耗费数小时在长长的诗篇中,竭力不让自己的思维被碎片化。”这也强有力地论证了,在阅读中仅仅达到“知会”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从中汲取“智慧”。

  曾记否,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隐藏的“呐喊”;曾记否,泰戈尔赞叹“生如夏花之绚烂”的生命张力;曾记否,欧洲文坛沙龙中伟人们思想火花的迸发……先哲们的信息是具有时效性的,但在时间的浪潮“击打”过后,会转化为真正能为我们所用的“智慧”,而不是“知会”后所留下的一片苍白。

  如今互联网发展迅速,我们获取信息的量正在大幅度提高。但也请保留我们“慢阅读”的权利,让我们真正能获得“智慧”而不仅仅是浅表化的“知会”,并在信息快速更迭的今天,能保留一份理性思考的能力,以及对文化最源头的美的感受与热爱。

  (指导老师  魏虹)

  

  学生作文3

  新软件,新阅读

  □林庆玲 广东广雅中学 

  春节前夕,谷臻故事工场推出的人工智能“谷臻小简”软件广受关注,引起热议。这个软件致力于“浓缩一本书最精华的10%”,使“再厚的书一小时也能读完”。网友评论观点不一。笔者认为,“谷臻小简”十分适合在当下社会使用,利于提高阅读效益。

  该软件利用人工智能为“阅读”加速,能帮助减少阅读时间,提高阅读效率。当今社会,对于大部分群体而言,生活、学习、工作均处于高压环境下,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过少且较为分散,实在不利于完成一整本书的连贯性阅读,他们大多会选择碎片化阅读或读读报纸、杂志等。“谷臻小简”的出现,可让这部分群体在较短、较碎的时间内读完一本书,增加他们的阅读量,同时提高他们的阅读效益。这款软件能使他们在高压的“快生活”中充分体验到“慢生活”的乐趣。

  在实现大量阅读的前提下,该软件还能拓宽人们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帮助人们涉猎不同类型的书。《鲁迅全集》中说:“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本本分以外的书……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别人别事便可以更加了解。”“谷臻小简”便能较好地引领人们去读自己所不了解的书,在简化阅读的条件下,带着读者直接准确地把握本分以外的书的结构、精华、观点、思路以及框架,引导读者更全面更精准地阅读。

  该软件能更好地帮助读者选取自己感兴趣并对自己有价值的书,同时给予读者思考的空间。正如鲁迅所说:“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读书应先“广”后“深”,先“博”后“专”,这个软件的功效就是压缩了广读博览的时间,能让读者较快地找出其所偏好的书,帮助读者更好地“专”读。并且,该软件浓缩过程中是将书中内容整句摘取,不代替读者咀嚼,让读者有自己的思考,在广读过程中将收获“最大化”。读者在此过程中先找到感兴趣的书,亦可购买实体书阅读全文,然后更加深刻地分析和思考书中的内容。该软件便可通过助“广”读,从而推进读者“深”读。

  “谷臻小简”通过人工智能加速阅读,能很好地结合当代社会“快生活”的特点,其实是一款推广阅读的软件。当然,软件的使用方式还是要靠读者的自身选择,毕竟软件仅只是阅读的媒介。

  (指导老师  魏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