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中国风

给鹰做帽——驯鹰狩猎必备

来源:羊城晚报     2019年08月26日        版次:A10    作者:CC

    

    

  中国的“鹰猎文化”源远流长,在吉林省吉林市打渔楼村,有一个由“关东鹰王”李忠文自费筹建的中国鹰猎文化博物馆。鹰猎,即驯养猛禽进行捕猎。早在4000年前,我国的少数民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就有养鹰、驯鹰的习惯。据记载,中国东北地区的驯鹰打猎传统甚至可以追溯到满族的先民女真人。不过,古时的猎人们开展鹰猎,只是秋季和冬季抓鹰,到春季繁殖期又会放掉捕获的鹰,以此来保证其繁殖后代。如今,早已不提倡鹰猎活动,这种文化也只是作为一种传统技艺被保留了下来。

  但在鹰猎文化博物馆中,我们仍可以看到各种传统鹰猎用具,其中有一种“鹰帽”十分精致。在天津有一位传统匠人于超,他便传承了做这种精细活的技能,至今仍在制作这种专门给鹰戴的鹰帽。他说,鹰帽的制作要求极其精细,根据鹰的品类、大小,可以说,每一顶鹰帽都是不同的,这也决定了其手工缝制的必要性。

  在于超的工作坊中,他会根据鹰头部的形状,选用整张牛皮中延展性较好的脊背部分,削薄到只留下表皮后用来缝制鹰帽。从外表看,鹰帽上严丝合缝,看不出任何的针线痕迹,全部隐藏在帽子内部,但为了不磨到鹰眼,藏在里面的线头部分却还要留在皮革的夹层之间。所以一顶鹰帽最少也要三天时间才能基本完成。

  鹰帽的作用其实很简单,就是平稳鹰的情绪,以保存体力。所以,它是驯鹰狩猎必备的专门工具之一。

  (CC/文 视觉中国/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