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邵长思: 流水的高三铁打的老师

来源:羊城晚报     2019年09月02日        版次:A05    作者:邓琼、赵乐群

     课堂上的邵长思 羊城晚报记者 宋金峪 实习生 刘文慧 摄

  他年年坚守高考临战“火线”,是学校的王牌;他是温和的素质教育倡导者,又能带领一届届学生创造“应试”传奇;他是教育部统编新教材语文科编写组仅有的四位广东“园丁”之一

  羊城晚报记者 邓琼 实习生 赵乐群

  A 他带的班,年年语文高考年级第一

  新学期的上课铃响过,广州市第七中学的邵长思老师,又稳稳地出现在高三年级的语文课堂。在熟悉他的学生、老师和家长眼里,这位身材高大而声线、笑容都很温和的中年老师,就像是一个“传奇”:

  “太棒了,我家孩子进了邵老师的班!”高三(7)班陈同学的妈妈开心极了,她得到的“情报”是,邵老师所带的班每次都能在高考中拿到语文成绩年级第一。

  “什么?邵老师又教高三!”今年夏天刚从七中毕业的吴天昊,离开邵老师的课堂只有三个月。

  “邵老师这已经是连续第五年教高三年级了!连续啊!”新学期教高一语文的张春娥老师掰着指头惊呼。在2019届的高三年级,她曾是邵老师同一个备课组的“战友”。

  “这是邵老师从2001年到七中之后,教的第十届高三了。学校给他的任务,他从来不挑。”七中的人事秘书谢志忠老师感慨。

  “邵老师1989年从教,今年这个年级是他带的第20届高三学生。”2005届从七中毕业的吴晓瑛如今已是一位医生,她是邵长思到广州教的最早几批学生之一。

  “不过明年我真想从高一教起了,因为要开始用新教材了。”邵老师自己这样希望。备受瞩目的教育部统编新教材将于明年秋季在广东投入使用,他是参加语文科编写组仅有的四位广东“园丁”之一。

  B 他像块“压舱石”,稳稳立在校园里

  没有人会否认,高三的学生“压力山大”,高三的老师更是一个“热锅上”的岗位。更何况,五年来,每到盛夏送走毕业生、每到处暑又迎来“准毕业生”的邵老师,还担任着全校的教导主任。

  只要没有必须外出的任务,每天早上他都会在七点一刻到校,七点半前在高三班转转,之后等级长、班主任都来了,再扩大到全校巡视。然后是满满一天,上课、批改作业、教研活动、行政会议、教学安排……几乎没有停歇。直到晚上学生们开始上第一节自修,七点过,他才离开学校。

  邵老师到七中已18年,最忙的时候,他曾经有一个学期身兼班主任、三个班语文教学、年级备课组长、高中语文科组长;2010-2012年,他在校教两个班高中语文、任语文科组长,兼任越秀区的高中语文教研员,一边还当了广州市高中语文中心组组长……

  同事们悄悄说,邵老师就像块“压舱石”,稳稳立在校园里,在大家需要的时候,总能看得到他。

  C 高手行“险棋”,把阅读课上到高考临战前

  高三(7)班,邵长思走进课堂时,江冠廷已在讲台上准备开始他的“三分钟演讲”了。这是邵老师定下的“例牌”:每节常规语文课前,一位同学上台发言、两位同学负责点评,内容自定,只有一个限制:不能讲娱乐八卦。

  江同学自选的话题是针对香港事件,来谈当代青年应如何爱国、如何参与社会事务,言简意赅。点评的两位有感而发,“发表情包也要爱国”的金句逗得大家都笑了。邵老师顺势接过话题,这一堂课要讲述的重点正是议论文中的“辩证思考,理性表达”。

  不少学生的课桌上可以见到一本薄薄的小册子,费孝通著的《乡土中国》。不是课本,但却是邵老师的另一个“例牌”:即使在分秒必争的高三,一直到高考前的五月,他都要从每周六节语文课里拿出一节,不讲题、不考试,就上阅读。比如《乡土中国》就是这个月的读物。“我要学生们从中抽取一篇来分析内容,推敲作者收集资料并论证的方法,最后每人从自己的观察出发,也写一篇类似社区中国、小镇中国这样的文章。”

  邵长思总是说,只要读书多,考试分数不愁上不去。语文应以阅读为本位,有了积累,应试就好引导了,“要是让我放手教,我能把高三语文课十个月分出五个月用来教孩子们读书……”越秀区教研员廖嘉亮这些年常和邵老师搭档,非常认同他这一点:“阅读的重要性人人皆知,但把阅读课一直上到高考前一个月,这样的‘险棋’,只有真正的‘九段高手’才会用。说服功利主义的环境,帮学生找到适合高三年龄和年级读的书,这其实不仅促进个人成长,又引导他们锤炼写作的价值观、阅读的速度能力、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也正是高考语文重点考察的啊。”

  D 做足长线工夫,也教学生高分秘笈

  廖嘉亮介绍,邵老师总能把高三才接手的班,教到语文成绩全年级最高,特别是他教的班2019届高考语文平均分超过119分,在区属学校中这是全市数一数二的。

  年年教高三,怎么可能回避“应试教育”的话题?爱读书的邵老师,其实也不排斥分数。“怕不会考试?那我教他们考试就好了,但循序渐进,还是尽量要往长线下工夫。”

  以作文为例,他每周都会给学生布置一个常规作业:第一步,收集认为高考写议论文可以用得上的三个素材,抄文章、摘时事或记自己的生活琐事都行;第二步,用一句话概括这个素材的内涵;第三步,为每件素材写三个运用方向。这样以一年有四十周作业计算,学生就能积累120个素材、几百种运用方向,作文不愁没东西写。

  邵老师给高三学生批改作文也有诀窍,他首先会用两节课时间告诉学生自己的“批改密码”——即如何按照高考评分标准(包含内容、表达、发展等级)来分项给分。每位学生的每一篇大作文,邵老师会像高考评卷似的给一个分数,然后要求组内另五个同学再分别给这篇文章打分、并配上两句话评语,交叉互动。“改作文的当天,我就不布置其他作业了,让孩子们充分领略各种阅卷心理学,体会自己的文章与评分标准的差距。”邵老师教的2019届毕业生,在广州市的“一模”“二模”中语文的作文平均分都达到了48分。

  E 他从不疾言厉色,永远平等体贴待人

  邵长思无疑是学校的王牌教师,还是校领导,但同事和学生给他的评价却往往是“不像教导主任”、“不像科组长”、“不像班主任”……他从不疾言厉色,永远平等而体贴地对待他人。

  吴天昊在高三的时候,情绪很不稳,觉得班主任公布成绩排名是侵犯隐私,产生了激烈抵触。邵老师就从自己的语文科开始,协调其余科目老师一起,都不公布排名(想看的自己去找老师),让孩子平静下来。天昊是语文科代表,但自恃平时看书多、底子好,就跟邵老师商量是否可以不交语文作业?邵老师一番评估之下,竟然也答应了,但不时“敲打”天昊,用他适应的方式督促着。如今,吴天昊已成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新生,这个选择是老师在他心里留下的印记。

  有一次在学校行政值班,一位学生会干部违反规定,没穿校服而是穿了班级T恤,还当众以“为同学争取利益”为由跟邵老师争辩。他不急,也不让团委书记、班主任批评孩子,而是自己找来校规仔细辨正,分析到学生服气为止。吴晓瑛说,从来没见过邵老师跟学生甩脸色,遇到孩子们犯错,他宁愿事后自己在办公室生点闷气,当着面都是和风细雨讲道理。

  谢志忠说,邵老师每次到新年级,几乎都是教起点最低的班,他愿意承担,更享受和孩子们一起进步的感觉。在张春娥的印象里,邵老师当科组长统合全局,但回到高三备课组又成了一位普通老师,听从备课组长的安排,出试卷、整合课件、甚至数卷子这样的小事,他都和大家一样参与。“特别是改作业、评试卷,他从来不因为有别的公务或有实习老师帮忙就放手,怎么都要留下自己过眼。”

  F 他认可的教育: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又一年秋风起,这就是平凡而又“传奇”的语文教师邵长思的一些高三故事。

  你问他,心目中的理想教师是什么样?邵老师的“民间”版回答是:“每天快快乐乐去上课,让孩子们听到要上语文课也很高兴。”他觉得,这样的老师最幸福,大家都开心,因为“学习虽然不是快乐的,但一定要带着快乐的心态去学习。”

  还有一个“官方答案”,是邵老师去年获评“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时的感言:“西哲有言,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向往这种春风化雨式的教师生涯。”

  吴天昊不改语文科代表本色,他说,在学生们心目中,论语里“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的话,极适合形容邵老师。

  邵老师谈新教材:

  新教材将给高中语文教学带来颠覆性变化

  从2017年11月开始,邵长思参加教育部统编高中新教材的编写工作,是广东四位编写者之一。如今,新教材已在本月应用于部分省市的普通高中,明年广东也将启用。

  作为来自一线的教师,邵长思深感新教材最大的变化是从“知识立意”转为“人文立意”,比如原先可能一个单元全部是记叙文、一个单元全部是说明文,但现在则围绕着诸如“家国情怀”、“辩证思维”这样的人文核心,在一个单元里涵盖古今中外各种文学样式,由“术”及“道”。 在篇目上,传统古典文学和革命文学的一些作品有回归,比如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鲁迅《祝福》、茹志鹃《百合花》都有收入。总体来说,古代诗文占比近半,在全部选文里数量超过了49%。

  他觉得,这套新教材会给高中语文教学带来颠覆性的变化,中学语文必须要适应教材而改变教学,从而倡导更科学的语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