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脱贫致富一个不落下 乡村振兴走向现代化

来源:羊城晚报     2019年09月11日        版次:A06    作者:刘海、林海利、孙爱群、林洁、吴江、马勇、陈春凝、符畅、彭启有、黄振生

     山多地少的英德连樟村曾是“贫困村”,通过产业扶贫,村集体纯收入去年已超10万元

     英德电子商务产业园

     连樟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努力实现脱贫致富

     宋勇辉 受访者供图

  平坦的硬底公路,新建的停车场和游客服务中心,一片片鲜花盛开的花海……开车驶入英德市连江口镇连樟村,一幅美丽乡村画卷跃入眼帘,到处生机勃勃。

  从省定相对贫困村到宜居宜业新农村,连樟村的蝶变是广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见效的缩影。沿着总书记指明的道路,牢记总书记考察广东时的殷殷嘱托,广东奋力前进,去年对2217个省定贫困村进行投资建设,每个村投资1500万元,以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

  日前,《广东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印发,提出要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美丽乡村建设正绘就大美广东宏伟蓝图。

  总策划:刘海陵 林海利  总统筹:孙爱群 林洁

  执行统筹:吴江 马勇 陈春凝

  文/羊城晚报记者 符  畅 彭启有 通讯员 黄振生

  图/羊城晚报记者 宋金峪

  {【总书记来到这里】

  乡村振兴 要让短板变潜力板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当作国计民生的大事。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时隔6年再到广东考察,第二站来到清远英德市,为广东新时代“三农”发展指明了路径和方向。

  在清远英德的电子商务产业园,习近平走进青年电商创业培训中心,询问学员们的学习收获和未来规划;并强调,要下功夫解决广东城乡发展二元结构问题,力度要更大一些,措施要更精准一些,久久为功,把短板变成“潜力板”;要发挥粤东粤西粤北的长处和优势,促进一、二、三产业均衡发展,不断拓展广东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习近平在英德连江口镇连樟村,走进村公共服务站、扶贫玩具加工厂车间和贫困户家中,关心村民的生活状况。“生活怎么样”“有哪些困难”等令乡亲们倍感振奋。

  “总书记时刻牵挂着我们,我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幸福。”通过在家门口就近就地就业,成功摘掉贫困户“穷帽子”的连樟村村民陆国光感慨道。

  “我一直惦记着贫困地区的乡亲们,乡亲们一天不脱贫,我就一天放不下心来。”习近平指出,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脱贫致富一个不能落下。要一代接着一代干,既要加快脱贫致富,又要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走向现代化。

  电商带动村民增收 网络连通英德城乡

  {【前世今生】

  近年来,英德市把发展农村电商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驱动、企业主体、大众创业”的农村电商发展格局;并在省定贫困村连樟村建起现代农业标杆性示范点,通过现代农业技术,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

  电商产业园 再增五个职能中心和多条销售渠道

  原本每斤不到1元的红薯,加工成红薯干能卖15元一斤;曾经每斤0.5元都无人问津的杨桃,如今8元一斤还供不应求;曾经“烂在地里”的农产品,现在已成淘宝爆款。英德果康源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宋勇辉说:“这得益于农村电商的迅速崛起和发展。”

  2015年8月,英德市电子商务产业园投入使用,为农村电商创业者提供产品展销、电商运营、人才培训等一系列针对性服务。目前,产业园的农特产品O2O体验馆,已有55家企业入驻,线上线下销售约400多种英德特产。  

  2016年6月英德又启动电商扶贫工作,逐渐构建起“一个产业园孵化基地+多个农村电商平台”的电商扶贫“1+N”体系。目前已累计培育电商扶贫企业56家,打造电商扶贫产品特色品牌33个,带动贫困户就业或从事相关种养产业超4000人,约占全市贫困人口总数的10%,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约1000元。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英德电子商务产业园考察后,产业园由“一馆三中心”扩展为“一馆八中心”,在原来的电商服务中心、青年电商创业孵化中心等基础上,增设了电商党群服务中心、网红培育中心等。在销售平台方面,运营方还上线抖音、快手、拼多多和微信商城,实现农产品多渠道销售。

  英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涂志坚表示,自2015年推动农村电商工作以来,英德全市农产品网络销售额,已从2015年的8000万元变成了2018年的7亿元以上,年均增速达110.85%,今年上半年更是达到了5.6亿元。

  未来,英德将持续推动农村电商发展,以电子商务产业园示范点建设为契机,打造“电商+致富带头人+贫困户”“电商+农业龙头企业+贫困户”“电商+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等多种利益联结模式,引导农户对接市场,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创业,脱贫增收。

  连樟村 从“贫困村”到现代农业生产“示范点”

  连樟村位于英德市连江口镇东南部,村里山多地少,人均田地不足半亩,集体经济匮乏。2016年被核定为省定相对贫困村。

  “以前一家四口人仅靠种一亩水稻田勉强维持温饱,两个孩子的学费基本是向亲戚、邻居借。”连樟村村民陆国光说,曾经生活的担子很重。

  2017年村级两委换届,连樟村党总支部优化了村两委班子,推选年轻退伍军人陆飞红担任“头雁”。乡亲们的生活开始逐步改善。

  陆飞红介绍,以前连樟村主要种植砂糖桔、麻竹笋,看天吃饭、产业单一,2012年全村人均收入才4000元/年。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连樟村树立“党建+X”的工作理念,借助扶贫工作队和碧桂园的帮扶力量,落地了大棚蔬菜生产基地、灵芝公园、玩具加工车间等项目,带动25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户均年增收40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6000元。

  “我在灵芝公园种植灵芝,现在一个月能有2000元左右收入。日子比以前好多了。”陆国光说。

  去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英德考察,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工作指明了方向。目前,连樟村坳背、甜塘等5个自然村已通过英德市省定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示范标准)验收。截至今年5月28日,已有超过20万人次到连樟村参观学习和旅游,连樟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红色旅游村。

  今年,连樟村还成立了广东清远连樟农贸有限发展公司,通过公司统一运营管理、村民参与合作的方式,保障村民收入稳定、无后顾之忧。同时,一座新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也即将在连樟村拔地而起。据介绍,示范园投入4000万元建设,目的是将其打造成集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农产品新品种选育、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标杆性示范点。

  {【见证人说】

  总书记鼓励我多为农民卖农产品

  从地地道道的农民变为淘宝销量冠军,再到带动120多户农户脱贫致富,宋勇辉的创业故事,是英德市通过电商激活农村经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缩影。

  接触电商前,宋勇辉承包了100亩左右土地种植水果,但身处偏远贫困村,交通闭塞、信息不畅、销路不通,他看着辛苦种植的水果成堆烂在田间,心里苦恼又焦急。

  转机出现在2013年底,他参加了广东省“百万农民学电脑”粤北片区(清远)培训班,开始“触网”,转型做起了电商。

  最初,他将自产的黄皮等水果放到淘宝销售,但水果大多烂在了运输路上。经过不断探索与改良,水果包装、保鲜等难题得以解决。

  “做电商不能只靠推广,品质不好照样留不住客户。”宋勇辉说,正因为重口碑、讲质量,他的网店销量迅速提升,杨桃、黄皮等多项产品经常排名淘宝销量第一,还被评为“金牌卖家”。

  销量上去了,自家水果不够卖。2015年初,宋勇辉牵头成立了果康源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并于2016年入驻英德市电子商务产业园,探索出一条“合作社+基地+农户+互联网”的致富路,发动当地及周边农民共同种植、共同致富。

  2018年10月2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英德电子商务产业园考察时,来到果康源展销部,关心货架上红薯干、桑葚干、无花果干等农产品的销路。回想当时的情景,宋勇辉仍激动不已。

  “总书记问道,你是怎么把农产品卖出去的?我说,通过线上线下全网销售,主要依靠电子商务。总书记说,很好,要多为农民卖农产品。最后他还祝我生意兴隆,红红火火。”宋勇辉说。

  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给了他发展信心,也给了他很大启发。“我们现在的短板就是太粗放,很多初级农产品没有生产许可证。”因此,今年,他还将筹集300万元,新建3条农产品加工生产线,通过现代化技术,为农产品安全提供保障。“到时,可以将生产效率提高10倍,带动500户以上的农户致富奔康。”宋勇辉说。

  {【广东改革成就】

  广东扶贫工作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实现从外来“输血式”扶贫向内生“造血式”扶贫转变

  因地制宜精准扶贫 打赢脱贫攻坚战

  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广东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最大民生工程,先后实施了山区开发、八七攻坚、“十百千万工程”、扶贫“双到”、脱贫攻坚等战略举措,探索出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广东力量和智慧,提供了广东样本。

  突破 累计150万相对贫困人口脱贫

  几十年来,广东推动扶贫工作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从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与保障性扶贫并重转变,从政府独奏向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大合唱转变,从外来“输血式”扶贫向内生“造血式”扶贫转变。

  去年,广东出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并实施就业扶贫“1+4”行动,多渠道促进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仅2018年,全省5.8万名贫困人员享受技能培训帮扶,共有29.8万贫困人员实现就业,人均就业增收1.8万元。

  通过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优势,广东产业扶贫扎实推进,2018年全省实施产业扶贫项目33.27万个,产业项目收益14.8亿元,带动有劳动能力相对贫困户70.4万人增收。

  2018年,广东在财政援助资金、筹集社会帮扶资金、转移贫困劳动力就业、派驻人才支持、带动减贫数等五个方面取得全国第一的好成绩,高标准完成了与扶贫协作四省区协议书中的各项任务。

  据公开数据显示,至2018年年底,广东累计150万相对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有劳动力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9600多元,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总体实现。

  现状 紧盯脱贫任务重的3市24县

  2019年是广东脱贫攻坚决战之年,要基本完成脱贫任务。

  目前,广东集中兵力攻克坚中之坚,紧盯未脱贫任务重的湛江、汕尾、河源3个市和雷州等24个县,由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挂点督办,将8.5万老病残等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纳入低保兜底保障范围,将近3万有劳动能力的相对贫困人口解决其稳定脱贫问题。

  着力解决“三保障”突出问题,也是广东脱贫攻坚决战的主要任务。广东发挥各级教育、卫健、民政、住建、人社等行业部门的作用,把学杂费减免和生活补助政策、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道保障线”、危房改造等政策落实到位,确保到2020年上半年,基本完成村村通自来水任务。

  广东还积极开展脱贫工作“回头看”,将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及时纳入帮扶范围。严把脱贫退出关,严格执行退出标准和程序,确保脱真贫、真脱贫。加强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地区劳务协作,健全“一对一”帮扶机制,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多渠道促进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

  目标 明年重点解决“五个不”问题

  根据中央部署,到2020年,全国要全面实现脱贫。接下来一年多时间里,广东将立足实际,着力解决制约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突出问题,重点解决“五个不”问题。

  着力解决产业扶贫带动能力不强的问题。连片打造特色优势扶贫产业,拓展产业链条,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规范发展资产收益扶贫项目,带动贫困户发展生产、增收致富。

  着力解决就业扶贫稳定性不高的问题。珠三角各市将加强就业指导和跟踪服务,鼓励企业到对口帮扶市投资兴办企业,吸纳当地的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粵东粵西粤北各地积极开拓就业岗位,增强贫困劳动力就业的稳定性。

  着力解决“三保障”不到位的问题。进一步加大教育扶贫力度,着力加强健康扶贫,努力实现小病不出村(镇)、大病不出县(市)等。

  着力解决基本公共服务不达标的问题。将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2020年年底前贫困村20户以上自然村实现集中供水全覆盖,2277个相对贫困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100%。

  着力解决扶贫资金使用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将全面加强扶贫资金管理,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计划跟着项目走、审批跟着项目走,精准用好扶贫资金,完善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制度,确保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

  {【数说成就】

  ●截至2018年8月底,广东共动员21个地市、1.8万个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近6.5万名驻村干部,投入近1000亿元开展扶贫工作,累计减贫240多万人。

  ●截至2018年年底,广东累计150万相对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从4.54%降至0.3%以下,有劳动力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9600多元。

  ●2018年,广东实施产业扶贫项目33.27万个,产业项目收益14.8亿元;2277个贫困村建有农业特色产业4578个,成立农民合作社5388家,参与农业产业扶贫的农业龙头企业达932个;销售扶贫农产品近300亿元。

  ●目前,广东对口帮扶桂川滇黔4省(区)、14个市(州)、93个贫困县,累计投入帮扶资金300多亿元,选派党政干部718人次,专业人才支持7741人次,实施帮扶项目4149个,带动被帮扶省区344多万贫困人口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