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栏目与广州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联合主办) [文题] (第六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题目) 1、请你介绍一个你了解的与房屋建设有关的材料、科学技术、科学实验、科学研究或科学故事。 2、房屋是人类离不开的赖以生存的核心条件之一,所以房屋的建设材料、建设工艺与建设形式都会随着人类的发展而进步与变化。 试想一下:100年后,人类的房屋会是怎样一种形式或发展到什么程度? 请从上面的两个题目中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题目,并自拟命题进行写作。 [学生作文]沙龙 □钟聿铭 广州市第十六中学高二(3)班 手持建模仪,虚拟成像的年轻设计师正在为一栋老屋录入数据,以便进行重新设计。这设计师明明并不出名,据说却是现在正端坐在沙发上喝着古代红茶的屋主老头费尽力气雇来的。 老屋是一栋三层仿西式小楼,深卧居民区,外装并不起眼,从结构布局或是装潢上看,能看出它已经有着不小的年岁。如今已是2089年,但这房子显然难得装修一次,不难看出屋主性格略显保守。 屋主老头喜爱音乐、话剧和诗词,年轻时也是设计师,因此他与年轻设计师在交流上并无常人般费劲,说话语气与节奏上反倒有几分相像。但年轻令年轻设计师难堪的是,老头的改造意向有些刁钻。 “我希望自然和人文气息能共生,且有一种沙龙的感觉……”自然和人文融合的要求,在很多委托人的要求中都很常见,但年轻设计师不解,究竟如何在房屋上确切地定义“沙龙”?这真是见仁见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他认为唯有尽量深刻地了解屋主的性格爱好,并将其个性化的理念融入到房屋设计中,让房屋和居住者的思想产生“共鸣”。对于老头,沙龙显然并不是指精致华丽的房子,而是他性格爱好上的一种共鸣,如此方能感觉到充实、快乐。 “旁边那座房子似乎符合你的需求,为什么不去打听一下呢?” “你更能理解我所需要的。”老头的目光始终注视着煮茶的水壶上冒出的蒸汽。 设计师只好埋头苦干,一小时后,房屋形态虚拟生成。设计师指引着老头审核成果:中规中矩的古代西式洋楼风格并未改动,错层露台牵制着铺满外墙的绿意,不让它进入室内,但依旧生硬地绿着。在房屋与外界之间原本有一层冰冷的石灰墙相隔,现在重装为玻璃幕墙,楼顶的外置微型瀑布沿玻璃墙泻下,放肆地宣泄着。而与幕墙和满眼绿意毅然对立的,是古典的内装。 内装显得有些突兀,老头并不是特别满意。除了材料上进行了翻新,结构几乎无太大变动。装潢设计上如同博物馆般,错落有致地将屋主一生所爱的种种物件走马观花般地展现出来,供人欣赏。但种种工艺品看似摆序井然,却并不与房屋的整体设计相融合,只有一种自我审视的优越感。别说想要与老头有情感共鸣,设计师自己也感觉有点生硬。 关掉成像仪,将通讯频道从2089年调回2119年。走出刚才的“老屋”,老头转入旁边那座年轻设计师刚提到的房屋里。 屋里的装潢崭新而井井有条。厅中央巨大的天井以玻璃墙将屋内与屋外粗壮的树木枝干隔绝,自然光却肆意倾泻。阳光滋养着室内矩形浅水池里的荷花,荷花簇拥的禅意露台,四周墙壁上画着笔走龙蛇的诗词。音乐剧场则通过连廊分隔在了另一端,隐隐传来的音乐如绸缎般引导着人,似要走进内心深处。 “老屋始终是属于那个时代的老屋。”老头呢喃着。在这个宁静的沙龙的房间里,他回味着旧时光。在虚拟时空穿梭已经实现的2119年,他刚才有幸回望了30年前的自己和自己那时所设计的房屋。在那个人文与自然从融合到共生的过渡时代,房屋的建造风格和结构形式,最能直接体现出思想风格的异同。 时代变了,房屋的形式也改变了,老头的心境也变了。 [老师点题]想象也要调研做基础 从写作对象来看,“房屋”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但要写出100年后人类的房屋会是怎样的一种形式,就需要小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 要特别注意的是,丰富的想象不代表就是“天马行空”,那只是“幻想”。科幻可以理解为“科学的幻想”,即根据有限的科学假设,比如某些东西的存在或某些事件的发生,在不与人类最大的可知信息量(如现有的科学理论、有据可考的事件记录)冲突的前提下,虚构可能发生的事件。 因此,在进行科幻写作时,要有合理的科学基础或科学推理,也就是全文所虚构的所有故事都必须是基于科学基础、科学史实而展开的。要想写出未来人类的房屋会是如何的,还必须了解房屋发展史,了解房屋的材料有哪些,了解房屋的构造如何,了解房屋有哪些代表性的形式,等等。如果没有前期科学严谨的调研做基础,便无法写出一篇优秀的科普科幻作文。 (广州市第十六中学 梁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