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三毛流浪记》 |
《祖国的花朵》 |
《女大学生宿舍》中朝气蓬勃的女大学生们 |
《青春万岁》 |
《女大学生宿舍》 |
《失踪的女中学生》 |
《十七岁不哭》 |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
《青春派》 |
《最好的我们》 |
《花儿朵朵》 |
《失踪的女中学生》 |
《你好旧时光》 |
《同桌的你》 |
|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经典儿歌《让我们荡起双桨》滋润着几代中国人的心田。这首歌,正是新中国第一部校园儿童故事片《祖国的花朵》的主题曲。《祖国的花朵》拍摄于1955年,是新中国第一部反映校园生活的电影,自此,新中国的学生群体正式登上大银幕。 从旧社会三餐不继的流浪儿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充满理想主义的大学生到新世纪个性张扬、全面发展的少男少女,新中国成立70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用镜头记录了每一代中国学子的成长。 A、从《三毛流浪记》到《祖国的花朵》: 我们是社会主义接班人 新中国成立之初,导演严恭执导了两部儿童电影:1949年的《三毛流浪记》和1955年的《祖国的花朵》。这两部电影,恰好折射出新旧中国儿童处境的巨大变化。 “三毛”赤足、瘦弱、衣不蔽体,大大的脑袋上顶着可怜的三搓毛。他虽是虚构人物,却也是旧社会千万流浪儿的缩影:本该读书上学的年纪,却流落街头、三餐不继,还有可能丢了性命。严恭在自传里回忆,他与编剧阳翰笙乔装打扮去搜集资料,亲眼看见冻死的儿童被“收尸队”扔上车收走。选角的时候,严恭坚持选择生活经历与角色相近的儿童演员,因此,除了饰演主角“三毛”的王龙基之外,另外三位小演员都是真的流浪儿。 《三毛流浪记》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已经筹备开拍,1949年5月底上海解放,严恭和赵明继续完成电影拍摄,并加拍了一个结尾:解放军进城,三毛与他的流浪儿伙伴加入了庆祝游行的扭秧歌队伍,电影定格在他们的笑脸上落幕。严恭如此评价这个结尾:“这个结尾在刚刚解放、举国欢腾的形势下,是真实的,也是符合观众心愿的。” 《三毛流浪记》作为新中国正式公映的第一部儿童片,写在了共和国首页:1949年9月底,在“开国大典”前夕,《三毛流浪记》首先在上海数家影院上映,10月在全国公映,引起极大轰动。 六年后,严恭执导的《祖国的花朵》则塑造了与三毛截然不同的儿童形象。电影主人公是北京小学五年三班的学生,他们在整洁的校园里学习,老师善良,同学友善。片中最让人难忘的当属孩子们在北海公园划船歌唱的一幕:湖面波光粼粼,四周风景秀丽;孩子们精神抖擞,胸前的红领巾迎风飘扬,沐浴在新中国阳光下的少年儿童,朝气与纯真溢出银幕。 《祖国的花朵》是一部开创性的电影。自此之后,“祖国的花朵”便成为了少年儿童的代名词,并奠定了往后二十年校园题材作品的基调。这一比喻也贴切地反映出集体与个人的关系:祖国是“土壤”,儿童是“花朵”,没有一朵花能够离开土壤。正如《祖国的花朵》里,江林(李锡祥饰)调皮捣蛋,杨永丽(张筠英饰)刁蛮任性,在中队长梁惠明(赵维勤饰)等同学的帮助下,他们终于改正了性格缺点,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这个时期的校园电影充满着集体主义,正如严恭所言:“影片体现了普通老百姓对美好、和谐、友爱的向往和歌颂……这正是当时社会的心态、理想和愿望。” B、从《青春万岁》到 《女大学生宿舍》: 理想主义之光永远不灭 随着1977年恢复高考,高等教育的大门再次向全社会敞开。“新三届”(注:恢复高考后,77、78、79三届大学生)中,不乏被高考改变命运的人:咸阳棉纺织厂员工张艺谋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他的同班同学顾长卫,高考之前当了两年的无业游民;上过好几次“中国作家富豪榜”的易中天,在1978年考上武汉大学研究生之前,只是个普通的中学老师…… 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重建的年代。万物复苏,知识分子对未来充满希望,理想主义成为当时校园电影反复表达的主题之一。 1983年,王蒙小说《青春万岁》被搬上银幕,引发一股怀旧热。小说创作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讲述了当时一所女子高中里,进步学生帮助出身不好的同学正确认识自我、回归集体怀抱的故事。故事透露出的理想主义气质,与时代产生了特殊的共鸣,正如1983年12月号的《文学评论》评价:“八十年代青年在反思历史和探求人生时,从五十年代的青年在相似的历史条件下的生活道路和心灵历程中,获取宝贵的启迪和有益的借鉴,实在是时代使然、生活使然,是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所支配的大好事。” 同样在1983年,描写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学生活的电影《女大学生宿舍》上映。电影在武汉大学和浙江大学取景,讲述了大学宿舍五位性格、出身迥异的女生的故事。导演史蜀君在武大住了一个多月,剧本每改一稿,都交给武大的学生和老师讨论修改。正因如此,她成功地将时代大学生的精气神凝聚在《女大学生宿舍》里:“我根据当时武大学生对新时代的激情、对自身责任的追问、对陈旧教育思想的批判,还有他们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写了剧本,80%的戏都重写了。” 电影中描写的校园生活,如今看来仍然倍感亲切:开学迎新、泡图书馆、元旦晚会……在这些看似稀疏平常的日常中,闪烁着理想主义的光芒。史蜀君是把《女大学生宿舍》当成青春片来拍的,她一直努力捕捉时代年轻人的真实状态:他们与老师父母的关系、他们之间的友谊与矛盾、他们自身的理想与追求…… 在她看来,上世纪八十年代刚改革开放,知识分子被压抑许久的能量一下子释放出来,“他们怀抱理想谈论国家大事,觉得责任非常大……这种东西很珍贵,我得一直浸透在整个作品里”。片中,史蜀君通过大学社团讨论会的一幕,借助男主角兰为之口,道出了对大学生群体的期许:“有人说,当代大学生是个问号;而我们当代大学生说,我们应该带着问号看社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不仅要思考,还要奋斗、创造。” C、从《失踪的女中学生》到 《十七岁不哭》: 爱情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执导风格清新细腻的女性导演成为校园影视作品的创作主力。史蜀君、黄蜀芹、彭小莲、陆小雅等女导演从独特的女性视角出发讲故事,“恋爱”这个曾经讳莫如深的话题,也在此时的校园影视作品中浮出水面。 史蜀君的《失踪的女中学生》就是当中的佼佼者。电影讲述了正值青春期的女中学生王佳暗恋音乐学院大学生兰波的故事,史蜀君把少女初次遇见爱情时的新鲜、不安,以及轻微越轨产生的快感细腻地表达出来,至今看来仍然前卫。 从这部电影中,可以清楚看到那个时代人们对早恋的矛盾态度:暗恋让王佳成绩大幅下降,母亲得知女儿心思后大发雷霆,由此导致王佳离家出走。但这段恋情不过是人生中的一段小小插曲:热烈的暗恋来得快去得也快,一个暑假之后,王佳已经将兰波抛诸脑后,生活重回正轨。 尽管有着种种时代局限,但《失踪的女中学生》的可贵之处在于直面青少年的情感,将爱情视为成长的一部分。正如王佳的扮演者刘禹在一次采访中所说:“中学生应该懂得爱情,也应该经受住早恋的挑战。不是想当强者么?这方面的强也是非常重要的。”随着社会风气的开放自信,校园电影中的学生形象不再脸谱化,《失踪的女中学生》里的女孩鲜活而灵动:穿着泳衣在海边玩耍,偷用妈妈的化妆品和高跟鞋,开始思考未来和生死…… 由此开始,一批校园青春群像戏应运而生:1989年的电视剧《十六岁的花季》、1997年的电影《花季·雨季》和电视剧《十七岁不哭》、2002年的电视剧《十八岁的天空》…… 此时的校园影视作品摒弃了成人的俯视视角,开始还原青春的原貌,“早恋”自然成为这些作品中必不可少的部分。1989年的电视剧《十六岁的花季》在当时看来颇为大胆:《失踪的女中学生》呈现的只是一场无疾而终的单向暗恋;《十六岁的花季》中的班干部白雪和优等生欧阳严严、“少男杀手”陈飞儿和新疆男孩原野却是互生好感。该剧播出之后大受欢迎,剧组收到的剧迷来信都是以麻袋为单位计算的。 1997年《十七岁不哭》更是成为不少“80后”的青春启蒙。那时候的郝蕾还没拍文艺片,李晨也不是“大黑牛”,他们只是《十七岁不哭》里纯真无邪的简宁和杨宇凌,两个“学霸”惺惺相惜,渐生情愫;但为了未来,他们选择克制自己。这部清新自然的电视剧不只有爱情,勤奋自勉的简宁、伶俐能干的杨宇凌、桀骜不驯的雷蒙、文静内向的晓丹……观众与这群性格各异的高中生共同体验着学业、感情、未来的酸甜苦辣,在受伤中得到成长。 D、从《致青春》到 《最好的我们》: 戳中几代人的校园情结 新世纪影视市场蓬勃发展,校园题材影视作品形态更加多样化。2001年,中国台湾偶像剧《流星花园》旋风席卷亚洲,颠覆了观众对校园影视作品的固有印象:剧中人物时尚、富裕、个性张扬,成人世界的景观被移植到学生身上。而大陆也开始出现《红苹果乐园》《一起来看流星雨》等商业化的青春偶像剧,成为新世纪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作品模仿痕迹浓重,但正因有了新世纪前十年的摸索,才造就了第二个十年青春片的繁荣。内地青春片的商业时代始于2013年,这一年接连上映了《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小时代》《青春派》《全城高考》等电影。青春片数量井喷,票房更是大获丰收:《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小时代》挤入年度票房总榜前十;《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更以7.19亿元票房,力压《环太平洋》《狄仁杰之神都龙王》等高成本大片,位居第三,树立了“以小博大”的典范。 2013年之后,内地青春片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致青春》《中国合伙人》《匆匆那年》等电影刮起一股“怀旧风”,这些作品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对昔日校园电影的一种回应:故事大多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校园开始,讲述年轻人从校园到社会所经历的改变。“象牙塔”之外的世界远比想象中复杂,理想的实现和爱情的圆满都不易得,在这些作品里,曾经意气风发的学生经历着幻灭、振作、重新出发,与青春的自己挥手再见。这种充满青春感伤的叙事,戳中了“70后”和“80后”的心。 2015年之后,开始出现瞄准“90后”“00后”受众的校园作品。跟以往的青春片不同,这些作品大多走清新自然路线,不见世纪初偶像剧的浮夸,也没有怀旧风电影的残酷。这批作品就像是校园群像戏的进化版:大量起用与角色年龄相仿的影视圈新人,还原校园生活。 不同的是,当年隐隐约约的爱情元素如今已经成为剧情主线,《最好的我们》的耿耿和余淮、《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的陈小希与江辰、《你好,旧时光》的余周周和林杨……这些作品花了大量笔墨描写校园恋情的青涩微甜,带领观众重返美好的青春时光。 根据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统计,电影观众的平均年龄由2009年的25.7岁降至2012年的21.5岁。影视受众群体的年轻化、青春题材的尺度相对放宽等原因,共同造成了青春片的火爆。在2013年《人民日报》海外版的一篇采访中,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尹鸿预言:“青春片肯定会成为电影中一个重要的创作类型。” 今年,电影版《最好的我们》取得破4亿元的票房佳绩,剧集《致我们暖暖的小时光》在豆瓣评分高达8.0分,校园青春作品方兴未艾,未来又将带来什么惊喜?让我们拭目以待。 【时代印记】 每个时期的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时代密码”,以下哪些物件会勾起你的青春记忆? ●红领巾 红领巾和少先队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校园电影的常见符号,这是进步的象征,代表影片主人公已经是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花儿朵朵》中的主人公小华,机智挥舞红领巾避免了重大交通事故;《为孩子们祝福》中,贫苦孩子张化国因少先队的感染而变得开朗且勇敢;《祖国的花朵》的结局是小学生们在北海公园完成入队仪式…… ●吉他弹唱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校园兴起一阵“民谣风”,抱着吉他轻扫和弦,成为这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风景。不少描写当年学生生活的影视作品里,都有吉他弹唱的镜头:《失踪的女中学生》里,王佳的父亲在火车上遇见一群弹着吉他唱歌的准大学生;《匆匆那年》里,彭于晏饰演的陈寻在校园晚会上抱着吉他歌唱,迷倒一众女生;在喜剧片《夏洛特烦恼》,沈腾饰演的上世纪九十年代高中生夏洛,凭借吉他弹唱成为校园红人…… ●中国式校服 宽松肥大、款式单一、配色魔幻、抹平男女区别……中国式校服没少被人吐槽“太丑”,甚至有人说“校服毁掉了中国人的青春”。不过,中国式校服如今反而成为了“80后”“90后”的青春记忆,《匆匆那年》《最好的我们》《你好,旧时光》《同桌的你》等校园影视作品,都让演员们穿上了校服。曾经嫌弃校服太丑的网友终于发现:丑的或许不是校服,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