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 健康体魄从娃娃抓起

省政协专题调研建议,将学生健康水平纳入政府和学校业绩考核

来源:羊城晚报     2019年09月27日        版次:A06    作者:薛江华

     健康体魄要从娃娃抓起 羊城晚报记者 黄巍俊 摄

     广东儿童青少年近视情况令人担忧 羊城晚报记者 陈秋明 摄

  政协委员议事厅118

  文/羊城晚报记者 薛江华

  通讯员 余家明 户治国 周艳春

  少年强则国强!健康体魄要从娃娃抓起!日前,广东省政协调研组深入到江门、茂名市进行实地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相较于国家规定标准和全国同龄学生平均值,广东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不足、近视率高、学习负担重。为此,调研组提出了建立广东省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落实学校体育工作各项政策、落实中小学学生减负政策等建议。

  现状

  广东中小学生睡眠不足、近视率偏高

  省政协调研组深入到江门、茂名市进行实地调研,同时选取全省11个地级市近百所中、小学(小学5、6年级)进行问卷调查,所选地区及学校涵盖了珠三角、粤东西北地区的城市及乡镇学校,共向14000多名学生、820多名体育教师和90多名学校的体育科负责人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查。

  实地调研及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广东小学(5、6年级)、初中、高中学生(后面结果均按此顺序排序)近视率分别为52.71%、70.95%、82.67%;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分别为30%、21.6%、15.7%;体育课运动强度不够,上体育课感觉不出汗、很轻松(或有点累)的分别为71.5%、58%、73%;每天睡眠不足8小时的分别为47.80%、81.36%、95.3%;每天完成家庭作业时长超过3小时的分别为25.16%、51.54%、72.28%;学生与人交往意愿不强烈的分别为19.9%、22.3%、32.5%,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概括来说,就是相较于国家规定标准和全国同龄学生平均值,广东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不足、近视率高、学习负担重。

  教学基础设施制约“开齐开足体育课”

  调研发现,当前广东在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问题就是学校体育教学场地资源严重不足。全省学生人数在1500人左右的小学、初中,仅有一块200米田径场、一块篮球场的学校比例高达40%,与《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以下简称“基本标准”)要求相差较大。

  从走访调研和问卷调查中了解到,受场地制约以及南方天气雨水多的影响,广东超过半数以上的中小学校无法做到“开齐开足体育课”。此外,体育教师区域性失衡、缺编严重。特别是非示范性学校体育教师十分紧缺,如汕头、韶关、东莞、江门、湛江、茂名、揭阳等多数非示范性学校的体育教师师生比超过1﹕400以上。

  调研所到之处,多数体育教师反映,近两年来,因没有政策依据,学校停发了户外课程高温补贴和体育工作服。也有少数体育教师反映,在职称评定上,存在体育教师与其他教师不同等对待的现象;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多数学校反映,学生每人每年体检费不落实,导致学生体检工作难落实。

  安全压力制约学校体育活动开展

  原因

  调研发现,学生校园体育活动存在的伤害风险和由伤害事故引发的“校闹”,已成为制约学校体育活动充分开展和学生体质健康全面提升的重要因素。

  主要原因是学校和体育教师怕担责。85%以上的学校领导担心学生在体育课或课外体育运动期间出现伤害事故,要求体育教师在开展校园体育课、体育活动中不允许学生进行比较激烈或有一定风险的运动项目。体育教师为确保所担任的教学任务和组织的活动学生不出意外,在内容安排上基本选择无风险、小运动量、运动强度不大、少出汗、不脏衣的项目,以致体育课成了“自由活动课”。

  有部分学校为保证学生不出事,甚至课间10分钟休息期间也要求学生只能坐在教室、不能出教室。调研组认为,这些以牺牲学校体育教学和学生体质健康为代价换取安全的极端现象,应引起各级政府和学校的高度重视。

  建议

  将学生健康水平纳入政府和学校业绩考核

  为了破解上述问题,调研组建议,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纳入政府和学校业绩考核,通过行政问责督促工作落实。对学生体质健康数据上报不真实的学校及相关责任人要及时约谈,直至追究责任。

  抓住“一票否决” 指标考核、评价的“牛鼻子”。“创强”明确规定:“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在教育工作评估和评优、评先中实行‘一票否决’”。只要抓住了这个指标考核、评价的“牛鼻子”,就能倒逼各级政府、学校校长和体育教师对学校体育工作高度重视,使学生的体质健康实现质的提升。

  改善学校体育教学基础薄弱环节。各级政府应统筹体育资源,加大对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力度,对条件受限学校,可依托周边公共体育资源,探索共建共享服务模式,以解决场地不足问题。

  培养“全科教师”解决体育教师缺编问题

  为了解决体育老师不足的问题,调研组建议采取“全科教师”的培养模式,解决乡(镇)学校和教学点的体育教师缺编问题,盘活县域内教师资源。

  调研组建议,在中小学聘用高水平退役运动员、体育尖子生、体育特长生担任体育教师方面给予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按标准配齐配强体育师资。落实体育教师相关福利保障。建议省制定下发指导性意见,确保体育教师户外课程高温补贴和体育工作服发放到位。在工作业绩和职称评定上,保障体育教师同工同酬同待遇。

  建立校园体育活动事故责任认定委员会

  调研发现,校园体育活动易发伤害及其引发的纠纷,是困扰学校体育课程正常开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调研组建议要建立省、市统筹的中小学校校园体育活动意外伤害及责任保险基金。

  调研组建议借鉴《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的模式,建立校园体育活动意外伤害事故责任认定委员会。

  建议提请省人大专门立法或由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为依法处理学校体育伤害纠纷提供更加明确的行政法规依据,有效遏制“校闹”行为,并向全社会做好相应的法治宣传工作。 

  “每天锻炼一小时”政策落地、落实

  有研究结果表明,中小学生近视与户外运动不足密切相关。调研组建议,要建立广东广州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的关于《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防控台账。

  此外,要将“每天锻炼一小时”政策落地、落实,坚决杜绝以保证学生不出事为名,限制学生在课间10分钟期间到操场进行体育活动的违规行为。切实落实《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等政策。纠正中小学课堂教学过度使用多媒体教学、APP布置课外作业及答疑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