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多项全国第一 70年数字解密广东如何成为林业强省

来源:羊城晚报     2019年09月27日        版次:T04    作者:张爱丽、林荫

     绿色随着时钟的运转不断延伸,广东的生态环境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天的广东犹如一幅绿色画卷

     广东林业发展连创佳绩

     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正在深入推进

     广东已摘得林业科技成果近千项

     广东已建成县级以上自然保护地1359个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2018年,广东森林覆盖率由19.4%提升至58.69%,林地面积由5900万亩提高到1.62亿亩;林业产业总产值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2018年更是达到8168亿元,成为全国林业产业强省;2018年,珠三角地区9市全部建成国家森林城市,全省新增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上千个,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一组组林业生态数字正向世人昭示,70年来,广东的绿色随着时钟的运转不断延伸,广东的生态环境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眼下的广东,绿色是底色,发展是主旋律,全省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林业经济拓宽大家的致富渠道。今天,美丽的广东犹如一幅绿色画卷,徐徐展现在人们面前,在祖国的南部筑起一道绿色的生态安全屏障,守护着中华大地。

  文/图  张爱丽  林荫

  从荒山秃岭到全国荒山造林绿化第一省

  上世纪80年代初,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的广东,却不少荒山秃岭。新中国成立后,广东林业遭受了1958年、1968年、1978年三次乱砍滥伐的严重破坏。1985年全省仅余6900万亩森林,荒山却达5800万亩,超过了全省山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与此同时,水土流失面积达1.2万平方公里,且以每年140平方公里的速度迅速扩展。

  如何解决森林资源稀少,境内光山秃岭随处可见,生态状况恶劣等问题?广东决定以改革创新为引领,唤醒沉睡的山林。1985年11月,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加快造林步伐,尽快绿化全省的决定》,广东省委鲜明地提出“希望在山,潜力在山,致富在山”的口号,作出了十年绿化广东大地的决定,提出“五年种上树,十年实现绿化”的战略目标。此后五年,全省投入13亿元资金,造林5080万亩,封山育林1050万亩,95%的宜林山地种上了树,创造了造林绿化史上的一个传奇。

  1994年,省委、省政府专门为绿化广东相继作出了《关于继续奋战五年确保如期绿化广东的决定》《关于巩固绿化成果,加快林业现代化建设的决定》,省人大常委会专门作出《关于继续奋战绿化广东大地》决议;召开了9次全省性的山区工作会议,多次县委书记会议和7次全省造林绿化电话会议,不断化解绿化广东进程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统一全省人民对绿化广东的认识。

  通过1985年至1990年的“造林、封山、管护、节柴”综合治理,全省完成了387万公顷荒山造林任务,森林资源得以休养生息。1986年,全省森林活立木年生长量与年消耗量持平,消灭了森林资源“赤字”。从1987年起,年生长量大于年消耗量,全省森林资源开始进入良性循环。到1993年底止,全省106个有绿化达标任务的县(市、区)经验收合格,比原计划十年提前两年实现了绿化广东的宏伟目标,全省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为广东林业在新时期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1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广东省“全国荒山造林绿化第一省”称号。2008年11月,由省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主办的“改革开放30周年感动广东人物和最具影响力事件”评选活动中,1991年广东荣获“全国荒山造林绿化第一省”获选“改革开放30周年最具影响力事件”之一。

  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

  “十年绿化广东”之后,广东并没有停止改革创新,相继实施森林分类经营,开展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组织“林业二次创业”,创建林业生态县、建设林业生态省,科学发展生态、民生、创新、文化、和谐等“五个林业”,大力促进林业产业发展等一系列举措,推动全省林业发展始终位居全国前列。

  2012年2月,广东继续弘扬“大地植绿、心中播绿”的绿色发展理念,开启了新一轮十年绿化广东大行动,全面推动森林碳汇、生态景观林带、森林进城围城、乡村绿化美化四大重点生态工程。提出力争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将广东建设成为“全国绿色生态第一省”。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成为广东发展史上的又一座绿色丰碑,成为全国林业建设的又一项标志性工程。

  新一轮十年绿化广东大行动实施6年多,广东共建设生态景观林带1.03万公里,碳汇造林1503万亩,绿化美化乡村上万个,森林资源主要指标值持续增加,森林生态安全格局不断优化,“第二次绿色革命”为广东带来前所未有的绿色福利。2018年11月,《绿美南粤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正式实施,这是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的延伸和拓展。绿美南粤行动提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让全省山地“绿起来”,森林“大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山区群众“富起来”。

  率先建成全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群

  2013年广东提出要在珠三角地区率先建成全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群,统筹珠三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加快推进区域生态安全一体化。2018年,珠三角9市全部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珠三角新增森林公园135个、街心公园442个,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到城市的每个角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目前,广东全省共有19个城市加入“创森”行列,建成70个森林小镇、近万个森林乡村。2019年,省林业局发布《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林业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以粤港澳大湾区为核心引擎,大力推动广东增绿补绿工作,加快构建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建设进程,构建珠三角保护地体系。

  目前,珠三角地区已形成了全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城市群的雏形,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创森”行动全面均衡发展,县级国家森林城市、森林小镇、森林乡村等各层级森林系列创建活动蓬勃开展,“可以说广东省全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局面已全面打开,为开创广东城乡生态建设新局面奠定了坚实基础。”省林业局表示。

  省林业局还透露,目前,广东省正在制定《广东省森林城市发展规划》,以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为绿心,以粤北、东西两翼森林城市为生态屏障,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森林城市群,构建岭南特色的森林生态安全屏障,力争到2020年全省地级以上市全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今年我省将加快组织实施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推动湾区森林保护与发展网络建设,全域一体打造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打造环湾区城市森林生态防护屏障。”省林业局局长陈俊光表示,重点在城市生态系统共谋共建及生态廊道互联互通上下工夫,组织编制和落实粤港澳大湾区水鸟生态廊道、珠三角森林生态廊道等区域规划,协同推进绿色山体和蓝色海湾保护,推进山体、水体、绿色通道、生态廊道的整体联接、互融互通,建设一批具有世界级水平的自然生态文化科普场馆,加快培育岭南特色森林生态文化。

  林业产业总产值

  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

  70年来,广东森林资源呈现出总量增加、质量提升、结构优化的可喜趋势。

  据广东省林业局介绍,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2018年,森林覆盖率由19.4%提升至58.69%,林地面积由5900万亩提高到1.62亿亩。

  与此同时,广东林业产业发展亦创下佳绩,其总产值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2018年更是达到8168亿元,成为全国林业产业强省。

  记者采访了解到,广东林业产业如今的成就,离不开“三变”。

  第一,主动求变,挖掘林地资源潜力做优第一产业。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稳步推进商品用材林基地建设,为木材加工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据介绍,早在2017年,广东就建成商品林、经济林基地6010万亩,打造珍贵树木种植基地110万亩,涌现广东威华、嘉汉、南油、鼎丰等丰产林大公司,每家企业营建原料林基地30万亩以上。

  第二,创新求变,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做强第二产业。广东省确立人造板、家具、木(竹)地板、林化浆纸、松香深加工等十大主导产业,培育扶持了一批生产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目前,广东省仅人造板企业就达280家,产量1300多万立方米,涌现大自然木地板、宜华木业、东成红木、玖龙纸业等168家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力强的省级以上林业龙头企业,出现了顺德乐从、中山大涌、江门新会、东莞大岭山等家具专业镇,成为林业产业优势集群的典范。

  第三,大变图强,发挥森林多种功能做活第三产业。广东坚持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林区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遗址和动植物资源,积极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推动实现由“砍树”向“看树”的根本性转变。据了解,2013年以来,广东新建森林公园1062个(总数1510处)、湿地公园191个(总数203处),与290个林业自然保护区一道,构成了多类型、多层级、多功能的森林生态产品主阵地。值得一提的是,森林生态旅游环境的不断提升,使其游客连年大幅攀升。2018年森林生态旅游共接待3亿人次,产值1800亿元。

  完善产业优惠扶持政策,推进新的产业项目,增强广东林业产业发展潜力和后劲。着力发展特色经济林、森林旅游和林业休闲服务、花卉苗木等产业,加快发展油茶等木本油料产业。组建林业龙头企业联盟,培育林业产业集群,实施林业品牌战略。木竹家具产值、出口量在全国名列前茅,木浆造纸业、人造板、木地板业在国内行业中居于龙头地位。目前,全省林下经济经营面积2982万亩,产值达489亿元,受益192.4万农户,为山区百姓开辟了致富新路。

  生态美、百姓富,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广东林业向大家提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新目标

  2022年,建成全国一流绿色生态强省

  在取得一系列佳绩后,广东林业又开始了新征程。记者近日从省林业局了解到,广东林业接下来会围绕打造“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新格局,引领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深入推进、高质量发展。力争到2022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超过60.5%,森林蓄积量达6.6亿立方米,林业产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基本建成森林生态功能完善、林业产业发达、林业生态文化繁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全国一流绿色生态强省。

  那么,广东如何打造全国一流绿色生态强省?据介绍,广东林业发展接下来会分六步走。

  第一,构建森林培育体系,推动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国土绿化行动,完成造林更新1051万亩,推动形成健康、稳定、高效的森林生态安全系统。绿化美化村庄4743个,整体提升乡村生态宜居水平。扎实推进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完成中幼林抚育任务3280万亩,打造100个省级森林经营示范样板,大力推广“珍贵树种+”造林模式。

  第二,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强化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保护。统筹各类型自然保护地建设管理,加强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积极落实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规划编制工作,努力创建国家公园。切实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全面排查、严肃查处区内各类违法违规活动。强化国有林场保护管理,严格监管国有林场林地和林木资源,探索实行国有森林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第三,完善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载体的城乡绿化体系,全方位协调建设生态宜居美丽广东。推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全省覆盖。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打造全域一体的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全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群。推进森林小镇建设,到2022年建成森林小镇140个。

  第四,壮大以增加绿色生态产品供给为导向的林业产业体系,推动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组织开展乡村振兴林业行动。扶持发展林下经济,建成国家级、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00个。因地制宜发展花卉苗木、木本粮油、林果等特色产业,推进木材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发展森林健康产业,创建8个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建设30个省级森林康养示范基地。加快培育林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扶持林业龙头企业和产业园区,辐射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第五,壮大以增加绿色生态产品供给为导向的林业产业体系,强化以重保护严监管为原则的资源管护体系。坚守林业生态保护线,探索实行林长制。加强林地林木监管,建立完善天然林保护管理制度。强化野生动植物保护,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推进珠三角绿色生态水网建设,逐步提高湿地保护率。加强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扩大政策性森林保险投保面积,严厉打击涉林违法犯罪行为。

  第六,优化以改革创新为驱动的林业现代化治理体系,营造法治公平高效的林业发展新格局。深化林业“放管服”改革,全面提升依法治林水平。加强重点领域科技攻关,着力攻克一批重点关键技术。全力推进国有林场、集体林权制度、森林公安等三项改革。

  亮点

  摘得林业科技成果近千项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广东省充分发挥林业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以推进林业科技创新为核心,大力实施科技兴林、人才强林战略,林业科技取得了重大突破,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5%,为林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全省共取得各类林业科技成果近千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近300项,其中国家科学大会奖12项。优良树种、种源、家(品)系引进、选育取得重大进展,木麻黄抗病育种及丛生竹类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杉木、马尾松、湿加松、桉树、相思、南洋楹、樟树等树木良种选育、无性繁殖产业化等研究处在全国前列。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加快了大面积的荒山、荒滩及困难立地造林,绿化了南粤大地,又改善了生态环境。

  率先开展自然保护区示范省建设

  1956年,广东省率先建立了全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2000年率先在全国以实施省人大议案形式加快自然保护区发展,2006年率先开展自然保护区示范省建设,至今全省已建成县级以上自然保护地共有1359个,数量全国最多,形成了保护类型较齐全、保护价值较高的自然保护地网络体系。目前,广东省正积极申请创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试点省,建立以南岭国家公园为主体,具有广东特点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打造南方集体林区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全国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