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闻港综合楼外形已具规模 羊城晚报记者 曾璇 摄 |
建设中的湛江徐闻港 吴开宋 摄 |
“菠萝的海” |
|
海风徐来,月光满天。隔岸星星点点的灯火,来自12海里外的海南省海口市。这里是湛江徐闻,长达372.3公里的U形海岸线,构成了南中国一弯最美的“项链”。 先是海南成为“国际旅游岛”;再有中央部署建设海南自贸区(港);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重要讲话中,要求“湛江把握好国家支持海南自贸区发展的机遇,与海南相向而行”,徐闻随即被湛江市赋予“高标准建设广东对接服务海南岛的南门户城市,奋力当好湛江与海南相向而行的排头兵”这一定位。 用中共湛江市徐闻县委书记梁权财的话来说:作为通往海南的咽喉之地的徐闻,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徐闻要在海南自贸区(港)、粤港澳大湾区等一揽子“大礼包”中,分享徐闻应有的份额。 大手笔建基础设施 开创发展新局面 路不通,财怎通?徐闻县委书记梁权财指出,徐闻要寻找更多发展机会,重中之重,是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徐闻县交通局副局长邓图造告诉羊城晚报记者,过去3年,在广东省委省政府、湛江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徐闻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达34.4亿元,相当于过去30年的总和: ——徐闻港,累计完成投资15.1亿元,计划于今年12月20日完工。建成后,这里将是全世界最大的客滚轮渡码头,年呑吐能力达年辆320万辆次、旅客1728万人次。 ——湛徐高速徐闻港支线已于2018年底建成并获达到通车条件验收;备受瞩目的湛江到徐闻350公里时速高铁建设前期工作也正在顺利推进。 ——徐闻港进港公路改扩建工程,于2018年9月提前一个月建成通车。该项目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无缝对接海南岛。 ——雷州半岛环半岛公路,预计今年12月底完成一期南段10公里建设。 …… 这些工程,对内而言,改善徐闻交通环境,拉大城市框架、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对外而言,则将进一步畅通琼州海峡通道,合力解决“过海难”难题,打造琼州海峡半个小时经济圈,对承接海南经济辐射、建设广东对接海南岛的南门户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大交流大物流奠定发展大格局 徐闻县一海之隔便是海南省会海口。徐闻的目标不再是县域,而是“粤琼合作紧密区、广东对接服务海南岛的南门户城市”。 除了正在建设的徐闻港,紧临港区,徐闻正在规划一个占地11.53 平方公里在的“现代国际物流城”。徐闻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陈弘祖介绍:规划中的物流城不仅仅拉动徐闻,而是要打造成以物流产业为基础,立足粤琼两省,面向中国-东盟,服务“一带一路”,具备港口、物流、旅游、产业、城市五位一体的现代化“物流新城”。 徐闻希望把握国家规划中的丝绸之路连接大通道和川贵广、港滨、南亚国际物流大通道,利用现代物流业,建设面向全世界的物流支点,做强现代物流产业,扩大对外发展水平,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据了解,建立在现代物流业基础上的电子商务,近年来徐闻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徐闻县主动对接国内大型电商平台,促进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与阿里巴巴集团签订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项目合作协议,建立了一个县级电商体验中心和七个镇级电商体验服务站;建设农业大数据开发运营服务平台,支持广东三农互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中国菠萝电商产地直供基地”和大数据运营中心,更好地获取市场与产地之间的供求信息,实现农村产销信息资源的汇总。 串珠成链的滨海旅游 占全广东省 1/10的海岸线、中国大陆最南端、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的大汉三墩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大陆最大的珊瑚礁区等自然条件,使徐闻具备“世界级”的旅游资源。 据了解,自2016年1月18日,南极村揭牌以来,徐闻加大了大陆之南的极地文化和南方冬休目的地形象的宣传,景区游客与日俱增。而“菠萝的海”更被《孤独星球》杂志力荐为广东15个顶级旅游体验地之一,被中国地理杂志赞誉为“中国罕有的壮美景观”,一片片的菠萝田成为网红打卡点。如今,行走在徐闻的县区,操着北方口音的外地游客随处可见;甚至当地楼盘主要的目标客户都不再是本地人,而是从北方城市来的“候鸟”们。 与之配套的,是滨海景观旅游公路的加快建设。全省2000公里的滨海景观旅游公路,有168公里位于徐闻,将沿途的特色小镇、风景区串珠成链。 徐闻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也吸引了华侨城、鼎龙集团等一批文旅龙头企业的目光。徐闻县委副书记、县长吴康秀介绍,现在华侨城已提出了青安湾、白沙湾滨海度假区概念性规划,组织了专家评审;华涛特色小镇先行区的土规调整已上报省自然资源厅,广东鼎龙三墩旅游等项目建设加快,同时,与海南旅游产业的交流合作也不断深入。 湛江市徐闻县委书记梁权财表示:未来几年,是徐闻实现跨越发展的大机遇、大文章,也是全县广大党员干部施展智慧才华、实现人生抱负的大舞台。徐闻将坚定扛起“高标准建设广东对接服务海南岛的南门户城市、奋力当好湛江与海南相向而行的排头兵”的使命担当,为湛江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做出徐闻贡献。 见证人 湛江徐闻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杨卫忠 现代化港口对接海南 过海不再是“痛” 在中国大陆最南端的“极点”——1100亩填海造地堆出的人工岛上,杨卫忠和同事们已奋战两年。热火朝天的工地上,被命名为“海上生明月”的徐闻港综合楼外形已具规模,恰似一轮满月浮于海面。51岁的杨卫忠,土生土长的徐闻人,湛江徐闻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见证了琼州海峡多年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变革。 上世纪90年代以前,“过海”,是往返海南与广东旅客的痛。据杨卫忠回忆,徐闻1980年代才开始有轮渡接驳海口,当时的木壳轮渡只能装载三辆车,吨位只有2-300吨,动力不足,遇上海风,18海里的距离在海上漂5-6个小时也是常事。 1988年,海南建省。1990年,杨卫忠从广州空军部队退伍,父亲把他召回:回来建设我们自己的家乡!他有印象,那时的琼州海峡开始繁忙起来,从木壳船,到有退役的登陆舰投入民用;再后来,双泰等几个国有、集体企业开始自己造船。如今,整个琼州海峡有53艘过海轮渡,吨位在万吨以上的占80%,每年运送超过1600万人次往返海南与大陆。轮渡的大型化、人性化、豪华化已成趋势。 深水良港是徐闻得天独厚的条件,而现代化港口的建设与运营,则是徐闻人多年的渴望。“从父辈开始,我们徐闻人就有港口梦。”杨卫忠说,他有幸参与了海安新港和徐闻港两个港口的建设,更将有幸见证湛江、徐闻主动对接海南、实现腾飞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