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做好“特、精、融”三篇文章,明确“1+5+2”工作部署补齐发展短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潮州正谱写新时代新篇章

打造特色精品城市 千年古城融湾联带

来源:羊城晚报     2019年09月27日        版次:T66    作者:赵映光、王漫琪、潮宣

     潮州广济桥

     潮州牌坊街夜景

     潮州凤凰山

     潮州大桥

    

     潮州金漆木雕

  文/羊城晚报记者  赵映光 王漫琪 通讯员 潮宣 图/羊城晚报记者 宋金峪 梁喻

  有风自南,潮起韩江。拥有上千年历史、人文荟萃的“岭东首邑”潮州,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紧随中国改革开放新征程的开启,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故事”。

  在40多年改革开放的激荡岁月里,潮州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让传统文化与现代工业交织融合,催生发展新动能,先后获得了“中国婚纱礼服名城”“中国瓷都”“中国食品名城”“中国民间工艺传承之都”“中国潮州菜之乡”“中国工艺美术之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如今,在国家大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及省委、省政府着力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的大背景下,潮州被赋予了“发挥优势和特点,做好‘特、精、融’三篇文章,全力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特色精品城市”的光荣使命。

  面对新一轮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潮州市委书记李雅林指出,当前潮州正处于发展攻坚期、改革深化期、美好生活提升关键期,必须树立全局眼光,积极抢抓大湾区建设这个潮州发展的大机遇,坚持战略引领、坚持新发展理念和特色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创新。力求以问题为导向,用系统思维破解难题,以“1+5+2”的工作思路补齐短板,加快高质量发展,谱写新时代潮州改革开放的新篇章。

  聚焦“特、精、融”

  千年古城美丽蝶变

  漫步在独具特色的世界首座启闭式石桥广济桥,饱览“十八梭船廿四洲”胜景,而后穿过巍峨雄伟的广济门城楼,映入眼帘的便是我省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区。

  自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起,潮州一直是郡、州、路、府所在地,也是“潮文化”的发祥地。厚重悠长的人文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给这座古老的城市镶嵌上华丽而不失涵蕴的外饰,彰显着潮州这座千年古城的独特魅力,让潮州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特色精品城市有了重要的软实力支撑。

  据统计,潮州全市共有1345处文物古迹,其中包括9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规模在广东省内居于前列。仅仅一条牌坊街,便串起开元寺、许驸马府、己略黄公祠、老城古民居建筑群、广济桥、韩文公祠等六座“国宝”级文物。

  除了星罗棋布的文物古迹和人文景观外,巧夺天工的木雕潮绣、绕梁坊间的潮剧潮乐、风靡欧美名流的婚纱礼服、引领产业升级的高端陶瓷工业和现代食品加工产业等特色鲜明的地方产业,也是潮州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特色精品城市”的底气所在。

  近年来,潮州当地政府对古城的保护不遗余力,制定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潮州市古城区控制性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定,明确规定古城保护范围、责任,通过启动“百家修百厝”修缮工程,以“绣花精神”对海阳县儒学宫、唐伯元旧居等一批民居古宅进行“微改造”,同时大力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活动,实施“六个十”民生项目建设,加强城市公共服务建设,对公园、道路、停车场、厕所等进行了改造提升,使得潮州古城旧貌换新颜,迎来华丽蜕变。

  如今,每逢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时,中山路上,全新改造的“潮州工艺街”仿古景观灯别有一番古朴韵味;西湖公园内,夜色静谧,灯景迷人,“老地标”迎来“新风景”;在滨江长廊上,“凤城之光”将一江两岸点缀得璀璨夺目,山水如画竞艳多娇,这座“活着”的古城日益成为国内知名的旅游“打卡”胜地。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潮州市旅游收入达到了306.35亿元,接待海内外游客人数2007.23万人,分别同比增长30%和31%,增速列全省前茅,旅游接待人数和总收入同创历史新高,并被评为2018年 “最喜爱国内游目的地”,潮州成为广东省内唯一蝉联两届该奖项的地级市。

  砥砺奋进70载  凤凰腾飞再铸辉煌

  得益于潮州古城的华丽蜕变,当地的经济活力日益迸发,不仅多个世界五百强项目、百亿级项目纷纷落地潮州,而且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纷至沓来,其中包括了不少返乡青年,他们将传统旧建筑改造成具有独特潮汕特色的民宿客栈,引领当地古城文旅产业的风尚潮流。

  事实上,在国家日益繁荣昌盛的进程中,潮州也在不断实现着跨越式成长。尤其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潮州的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经济发展质量也显著提高。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1978年,潮州的地区生产总值为4.27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为239元;经过长期努力,该市的年经济总量于2017年突破千亿大关,2018年达到1067.2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0219元,首次突破4万元。按不变价计算,2018年潮州地区生产总值比1952年增长274倍,2018年人均生产总值比1952年增长近114倍。

  在产业结构发展方面,潮州的第一、二、三产业结构已从1985年的36.6:38.8:24.6优化发展为2018年的7.1:48.6:44.3。其中在2017年,第三产业对潮州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超第二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51.9%,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动力。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的推进,潮州积极引导企业“上云上平台”,大力推广应用智能化车间、3D打印、机械手等数字化、智能化设备,引领带动“潮州制造”向“潮州智造”蜕变。其中,陶瓷工业成为潮州工业名副其实的龙头——继2004年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瓷都”的称号后,潮州在今年8月还发布全国陶瓷行业首个产品价格和生产成本指数,促进日用陶瓷行业市场的健康发展。

  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潮州的财政收入自然也“水涨船高”,为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资金保障,使得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日趋成熟。其中,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将文化与经济、文化与旅游有机地融合起来,则是潮州当地政府与民间多年来一直在思考与探索。

  为加快“文商旅”融合发展,潮州市近年来积极引进大湾区“文商旅”产业先进经营模式和资金资源,加快潮州美食街、美食展示中心等古城旅游配套项目建设,将潮州刺绣、潮州木雕等5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各家民宿客栈,切实推动“民居观光、非遗展示、工艺创作、文化创意”的文化旅游产业链不断发展完善,努力提升千年潮府文化古城的精品度和吸引力。

  明确“1+5+2”部署 破题补短谱新篇

  在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未来已来。

  8月21日,中共潮州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充分肯定了潮州近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成就,并明确指出,当前的潮州仍存在经济体量小,人均GDP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县区发展不平衡,产业发展质量不高,经济秩序不规范,科技创新驱动力度不够,土地、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供给不足,交通、水利、市政、环保等基础设施欠账较多等问题。

  对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就必须用发展的办法,在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切实加以解决。走进新时代,面对新局势新挑战新机遇,潮州要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就必须贯通历史时空,全面系统检视,清醒认识自身所处的方位,以问题为导向,用系统思维破解难题,以“1+5+2”的工作部署,聚焦重点,补齐短板、谱写发展新篇,以新担当新作为加快高质量发展。

  何谓“1+5+2”呢?即以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为统领,突出抓好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重大项目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城市治理水平提升、污染防治攻坚等五项重点工作,强化深化改革、基层治理两个重要支撑。

  中共潮州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提出,做好新时代潮州工作,首要的便是必须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要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党的领导贯穿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改革发展每个环节,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带动法治环境、营商环境、行政环境不断优化,推进基层治理,以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为主线,把镇、街综治信访维稳中心打造成为收集解决基层治理问题的中心枢纽。而突出抓好五项重点工作,则是推动潮州高质量发展的“利器”与突破口。

  可以说,“1+5+2”的工作部署围绕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城市治理、人民生活、生态建设等方面,已为潮州接下来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方向和路径。但要将其从愿景变为实景,并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正如全会报告所指出的,潮州接下来既不能妄自菲薄、自甘落后,更不能抱残守缺、孤芳自赏,而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振精神,在真抓实干中开创新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提高“软硬联通”水平 融湾联带助力发展

  潮州与汕头、揭阳、梅州紧密相连,是广东对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东大门”和“桥头堡”,也是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更是省委“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重要一环。全力打造內通外联的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强化“硬联通”,密切机制体制的“软对接”,筑好产业发展“凤凰巢”,将是潮州做好融湾联带大文章,推进高质量发展,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特色精品城市的关键一招。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得益于国家、省加大交通建设投资发展等难得机遇,潮州市近年来不断加快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深入实施交通强市战略,铁路、公路、港航等交通网络得以逐步完善。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十三五”以来,潮州全市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超170亿元,特别是厦深铁路建成通车以来,潮州正式进入高铁时代,实现了铁路客运枢纽的从无到有,与厦门、深圳两地形成“2小时经济圈”;加上通车在即的梅汕客运专线、正在筹建的沿海高速铁路、潮州港疏港铁路等项目,潮州市域内的铁路里程将超过200公里,形成立足粤东、联通南北、辐射陆海的铁路网络。

  而伴随着汕汾、汕梅、潮惠和潮漳高速公路的陆续建成通车,加上在建的大潮高速公路、潮汕环线高速公路、筹建的甬莞与沈海高速潮州东联络线、梅州至潮州高速公路等项目,潮州市域的高速公路密度有望于明年跃至全省第8位。

  9月5日上午,备受瞩目的凤凰大桥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计划于2022年9月建成通车。作为潮州市区交通网络“三环七射八通道”中外环的一部分,该项目将是潮州北部连接韩江两岸的又一重要通道。待凤凰大桥项目建成后,韩江潮州段将拥有九座跨江大桥。

  如果说高铁和高速公路将潮州连接上了更广阔的世界,那么市内城乡公路及国省道的建设,则进一步补齐了潮州市内各区域及与周边省份的通联短板,有力地支撑了潮州的“城市拓展”战略,让群众的出行更加便利,投资置业环境也进一步优化。眼下,潮州已从过去自然地理位置上的“省尾国角”“交通末梢”一跃成为区域交通枢纽城市。

  强化交通基础设施,保育活化古城及历史街区,打造一江两岸亮化工程,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活动,这一系列举措让潮州的城乡环境得以明显改善提升,而潮州近年持续出台完善的产业扶持政策和多项暖企惠企措施,不断发力改善的营商环境,则为潮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也奠定了潮州与粤港澳大湾区进行“软对接”的基础。

  全球智能卫浴、中国工艺美术之都、世界潮人文旅等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先后签约落地;益海嘉里、华瀛、华丰、曙光先进制造产业园等一批百亿级项目加快建设;全国唯一以地级市为法人的农信社改制任务圆满完成,潮州农商行顺利揭牌开业;化学与精细化工省实验室潮州分中心揭牌运营,先进陶瓷材料创新研究中心建成投入使用……这些重磅利好消息,无不彰显着千年古城迸发出的经济新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引进来”的同时,潮州也积极地“走出去”。去年以来,潮州先后组织赴波兰、捷克、俄罗斯等“一带一路”国家举办贸易投资环境推介会和招商引资洽谈会,参加第八届国际潮商大会等活动;今年8月13日至15日,深圳第五届华人华侨产业交易会上,潮州首次组团参加并以专馆的形式向世界展示“三城三都三乡”的城市品牌,同时吸引侨资回流走进潮州;8月底,潮州赴东莞、中山、广州等大湾区核心城市开展巡回文旅推介……

  融湾联带增活力,千年古城谱新篇。潮州正沿着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特色精品城市目标快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