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揭阳奋力推进全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广东沿海经济带新增长极

风起滨海扬帆启航 一城两园融湾建带

来源:羊城晚报     2019年09月27日        版次:T68    作者:郑楚藩、王漫琪、赵映光、周颖、许创盛

    

    

    

     揭阳潮汕国际机场

     中海油粤东LNG项目

  文/羊城晚报记者 王漫琪 赵映光 通讯员 周颖 许创盛  图/羊城晚报记者 林桂炎 梁喻 王磊(署名除外)

  在浩瀚的南海上,碧波万顷,半潜驳船承载的987吨大型沉箱由拖轮徐徐拖带,顺利安放在石碑山中石油原油码头施工水域;海边的陆地上,沿着崭新宽敞的石化大道驰行,放眼可望中石油炼化一体化项目桩基工程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

  在揭阳潮汕国际机场,晴空万里,一架A330客机顺利降落在跑道上,标志着机场跑道延长及站坪扩建工程试飞成功,机场满足起降波音787、空客330等宽体飞机的条件,具备直航欧美的能力。

  在梅汕客专建设工地上,艳阳高照,揭阳站与揭阳机场站施工正在有序推进中,劳动者们头顶烈日、挥汗如雨,只为确保高铁站和机场实现无缝连接。

  在市区榕江新城,绿树清溪,风光如画,滨江大道(环岛路)等一批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和旅游休闲项目已建成投入使用,万达商业中心、万豪酒店、绿地空港国际城等众多高品质宜居社区和城市综合体集聚建设,揭阳一中新城学校、潮汕妇女儿童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正加快推进,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新城正在快速崛起。

  揭阳5240.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处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8月24日,揭阳市委六届七次全会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要论述和对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研究部署揭阳市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作,动员全市上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聚焦“一城两园”,加快揭阳滨海新区开发建设,推动全市全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奋力把揭阳打造成为广东沿海经济带新增长极。 8月28日,揭阳市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召开,表决通过关于揭阳滨海新区“一城两园”总体规划的决议。

  处在新时代,站在新起点,在迎来新中国70周年华诞之际,揭阳吹响了“融湾建带”的进军号角,昂首迈入加快振兴发展的新征程。

  乘势适时 举全市之力推进“融湾建带”

  一个区域的发展,必须从国家发展战略中找动力,必须从中央、省委发展部署中找支撑,更必须从自身发展格局中找抓手。

  揭阳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和海西经济区的连接带上,东邻汕头、潮州,西接汕尾,北靠梅州,榕江、练江、龙江三条母亲河奔流入海,全市户籍人口700多万人,华侨320多万人。丰富的人力、自然资源与优越的区位优势,使揭阳具备了振兴发展的巨大潜力。省委、省政府举全省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施“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协调发展新战略,大力支持揭阳滨海新区开发建设,揭阳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

  乘着国家政策和省一系列部署的东风,一年多来,揭阳市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认真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紧密结合揭阳实际,持续深入学思践悟,逐步完善“融湾建带”思路举措。去年7月中央印发《规划纲要》后,揭阳市委先后在六届四次全会、六届六次全会作出“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度融入全国、全省对外开放大格局”和“创湾区融入地、建粤东发展极”等初步谋划。今年8月,揭阳通过了《揭阳滨海新区“一城两园”总体规划》,出台了《聚焦“一城两园”加快揭阳滨海新区开发建设的若干措施》,围绕“融湾建带”发展总路径,突出“系统化、专业化、精准化”要求,立足揭阳滨海新区,聚焦“一城两园”,提出加快开发建设的八个方面共26条具体措施。

  这是揭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省委部署要求,对标粤港澳大湾区和“一核一带一区”建设,为做好“融湾建带”文章作出的全面系统规划,凸显了揭阳长期以来区域发展平台战略与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一脉相承。

  纵观揭阳完善“融湾建带”思路举措的整个过程,可以说,正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深化、不断完善、不断聚焦的“真落实”过程,找准了新时代服务中央和省委工作大局、推动揭阳振兴发展的着力点,使全市上下对揭阳参与大湾区建设有了更清晰的思路、更突出的重点、更具体的措施。在揭阳市委的带领下,全市党员干部紧紧扭住大湾区建设这个“纲”,聚焦揭阳滨海新区“一城两园”,加强“一硬一软”两大环境建设,做好“油、化、气、电、服”五篇文章,建设粤东城市群新城市中心,构筑广东沿海经济带新增长极的重要支撑,推动全市全域融入大湾区建设。

  优势叠加 建设揭阳滨海新区为主抓手 

  作为揭阳沿海资源的集中区域,当前的揭阳滨海新区,战略机遇共振,政策机遇叠加,产业机遇集聚,具备突出的比较优势和良好的开发态势,是揭阳贯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沿海经济带新的主战场,毫无争议地成为全市“融湾建带”的引领。

  政策优势前所未有——在国家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省批复颁布《揭阳滨海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7-2030年)》把揭阳滨海新区作为区域性重大发展平台进行谋划推动;印发《关于支持揭阳滨海新区粤东新城加快开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揭阳滨海新区粤东新城予以全方位支持。同时,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石油炼化一体化项目,将其列为省百亿投资“一号项目”;大力支持揭阳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帮助引进世界级的优秀制造企业。前所未有的多重政策优势,使得揭阳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从一开始就具备了完善的顶层设计和强有力的支持保障。

  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省委提出实施以功能区为引领的区域发展新战略,构建“一核一带一区”新格局,支持粤东粤西两翼沿海地区与珠三角城市串珠成链建设沿海经济带,而揭阳的沿海资源就集中在滨海新区。揭阳滨海新区位于大湾区陆上出省通道上,在建的广汕高铁、即将开通的梅汕客专和正在规划建设的疏港客货铁路,形成区域铁路三角循环,让滨海新区更加紧密联通大湾区乃至全国铁路网,大湾区建设的政策红利、产业分工、资源要素流动等都将迅速辐射到滨海新区。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使得揭阳滨海新区成为广东沿海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战略支点。

  产业优势日益显著——揭阳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并非只在纸上,而是已经实实在在地落户了一大批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830多亿元的中石油炼化一体化及相关项目、总投资1300多亿元的海上风电项目正加快推进建设,中海油LNG项目已运营多年,国电投风电项目、明阳新能源综合基地动工建设,GE海上风电机组总装基地签约落地,初步形成以炼油、石化、天然气、风电为主导的能源产业格局。集聚各类清洁、高效、绿色能源的产业优势,使得揭阳滨海新区不仅可以撬动形成万亿级的产业集群,也将为全市、全省乃至大湾区建设提供重要的绿色能源支撑。

  开发态势全面形成——今年,广东省批复同意设置粤东新城管委会,赋予揭阳充分的自主开发职能和完备的政策支持,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政企合作和政策创新,为粤东新城建设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目前,惠来县和粤东新城的项目建设转入“落地实战”。汕汕高铁、惠来站站场和综合开发已开展实质性建设,中石油炼化一体化项目首期生活配套区正加紧规划,揭阳理工学院进入选址规划阶段。石化产业园区、临港产业园区一大批重大项目落户签约,一大批海内外投资企业纷至沓来。揭阳滨海新区大开发大建设的条件日益完备,已全面形成良好的开发态势,呈现出强大的市场吸引力和蓄势待发的建设能力。

  “一城两园” 打造粤东城市群新城市中心

  作为广东沿海经济带东翼主战场,随着中石油炼化一体化、国电投海上风电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整个揭阳滨海新区的经济体量将等于再造一个揭阳,同时中下游产业链不断延伸,还将持续释放增长动能,必然在揭阳发展全局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建设粤东城市群新城市中心,构筑广东沿海经济带新增长极的重要支撑,是揭阳加快“融湾建带”的重中之重。

  揭阳市委提出,滨海新区将坚持产城融合的发展方向,聚焦“一城两园”,布局“油、化、气、电、服”五大主导产业,形成“一城两园、产城联动、一轴一湾、强心带动”的空间结构。

  聚焦“一城两园”。“一城”,即惠来老城+粤东新城;“两园”,即大南海石化产业园+惠来临港产业园。“一城两园”总计146.6平方公里,是揭阳滨海新区产业和人口集中度最高的区域,已经布局了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和重要基础设施,同时具备港、产、城连片开发的现实条件。为此,揭阳市委经过研究,提出把揭阳滨海新区开发建设聚焦到“一城两园”,固化细化规划,限定开发边界,推动设施、产业、指标、规模和人才、资金、土地向“一城两园”倾斜,真正做到整合资源、集中要素,聚焦聚力、高质高效实现揭阳滨海新区开发建设新局面。根据规划,粤东新城联动惠来老城组成“一城”,分为老城更新、总部商务、华湖商贸物流、高铁新城、科教新城、神泉湾滨海旅游、神泉渔港特色小镇7个组团,主要提供城市居住和公共服务,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新城市中心;大南海石化工业区聚焦发展绿色石化产业,依托产业链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打造世界级临港石化产业集聚区;惠来临港产业园重点发展海上风电产业链、能源和临港装备制造,打造海洋新兴产业示范基地。

  做好“五篇文章”。产业是集聚生产要素和人力资源的关键。为了夯实“一城两园”建设的产业基础,揭阳市委提出,必须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做好“油、化、气、电、服”这“五篇文章”。做好“油”字文章,就是要支持中石油集团实施炼化并举、油气并举战略,确保中石油炼化一体化项目首期炼油能力达到2000万吨。做好“化”字文章,就是要围绕中石油炼化一体化项目首期年240万吨芳烃项目和年120万吨乙烯项目,引进化工中下游深加工企业,大力发展基础化工和精细化工。做好“气”字文章,就是要完善天然气管道建设,推动昆仑能源LNG项目、中海油粤东LNG接收站建设,积极发展LNG气化冷能回收利用相关产业,做长做强LNG产业链条。做好“电”字文章,就是要依托海上风电项目,引进相关制造业项目和服务配套项目,打造风电产业集群。做好“服”字文章,就是要依托粤东新城,发挥新城建设优势、滨海旅游优势、人文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揭阳深刻认识到,建设一所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吸引外来高端人才与培育本土人才,是揭阳滨海新区建设乃至全市振兴发展的迫切需要。为此,揭阳市与广东工业大学携手,全力做好揭阳理工学院筹建和全面帮扶工作,确保揭阳理工学院按计划于2021年如期招生开学。

  布局五大主导产业,以大制造催生大产业;建设揭阳理工学院,为新城建设提供高素质的人才和智力支持,“一城两园”建设有了坚实的基础、有力的支撑,揭阳滨海新区发展有了澎湃的动力、广阔的前景。

  “软硬连通” 构筑广东沿海经济带新增长极

  当前,揭阳滨海新区建设已取得良好开局,但发展基础、发展条件、发展环境等方面仍亟待改善提升。揭阳将全面提升“软硬连通”水平,着力改善发展条件,营造发展环境,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揭阳滨海新区又好又快发展,为打造广东沿海经济带新增长极构筑重要支撑。

  ——构建高水平互联互通的交通体系。对外,揭阳抓好汕汕高铁惠来站建设,确保汕汕高铁2023年建成通车,建成与粤港澳大湾区陆路2小时交通圈;同时,推进滨海旅游公路惠来段等交通网络建设。对内,揭阳将通过高速公路等实现滨海新区与揭阳潮汕国际机场、揭阳中心城区等关键节点、重点区域的快捷联系。对海,揭阳将建设揭阳疏港铁路,统筹做好临海码头功能布局,加快建设大南海石化工业区公共码头等,实现海铁无缝对接,充分发挥揭阳港对外开放的集群作用。

  ——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以提升政务服务效率为第一要求,设立“一城两园”政务服务机构,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提升政务服务的便利化、人性化程度。以扩大开放水平为第一目标,落实国家和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以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为第一保障,加强干部队伍能力素质和作风建设,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营造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滨海新区环山临海的生态本底,规划建设神泉湾滨海旅游组团和神泉渔港特色小镇组团,打造神泉北旅游综合服务片区、北部区域性生态湿地公园、滨海高端旅游区,构建区域生态安全系统,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和环保措施,确保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协调统一。

  各美其美 

  全市全域融入

  粤港澳大湾区

  粤东城市发展史从来不是某一个中心城市取代另一个中心城市,而是一个又一个新城市中心不断崛起结成城市群。在揭阳“融湾建带”发展格局中,揭阳滨海新区发挥的是推动全市全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引领作用。“全市全域”,意味着揭阳各县市区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因此,揭阳坚持全市“一盘棋”,除必将建设成为新城市中心的滨海新区外,进一步明确中心城区、普宁主城区这两个已经成熟的城市中心以及揭西生态发展区的功能定位。

  揭阳中心城区包括榕城区、揭东区、空港经济区和揭阳产业园,将发挥揭阳潮汕国际机场、高铁、榕江口岸等交通优势,建设空铁港综合枢纽,打造开放新高地、临空产业集聚区和航空大都市。其中,榕城区将加强古城文脉保护,完善北部、中部功能配套,加快仙梅片区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和发展质量;揭东区将坚守制造业阵地,重点打造省级经济开发区、中德金属生态城、高铁揭阳站,紧凑高效做强园区、融入城区;空港经济区将以榕江新城建设、机场周边区域交通优化和产业布局为重点,打造临空产业集聚区和航空大都市;揭阳产业园则要擦亮“世界玉都”品牌,打造创新驱动和高端消费示范区。

  普宁市位于揭阳中心城区与揭阳滨海新区之间,将加快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品质,提高商贸流通水平。同时继续做大做强医药、纺织服装两大支柱产业,以与滨海新区产业互相配套为目标,布局一批新兴产业,打造商贾名城、创新之城。

  揭西县将发挥绿色生态优势,主动对接大湾区生态要求,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思路,打造生态发展示范区和国家全域生态旅游目的地,努力成为汕潮揭城市群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后花园。

  揭阳各县市区将发挥自身优势,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在融入大湾区建设中各展所长,在建设沿海经济带中互为支撑,实现联动发展、协调发展、平衡发展。

  揭阳滨海新区布局世界级炼化一体化项目、海上风电等重点能源项目  郑楚藩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