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陈金龙 不断开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研究新境界

来源:羊城晚报     2019年10月30日        版次:A07G    栏目:要闻·时事    作者:李妹妍

    

    

  文/羊城晚报记者 李妹妍

  “我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面对3000人进行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没有压力,但面对普通老百姓怎么宣讲我还真没把握。”因为工作需要,陈金龙时常要到省直机关、各高校做讲座,他笑称,结合基层实际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化并不太容易,这也是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们面前新的课题。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道路上,中国学术界拥有一支非常专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队伍,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金龙可以说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自1987年从教起,三十多年来,陈金龙始终坚持科研与教学相辅相成,不断寻求学术突破口,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新境界。如今,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的头衔足以说明他的成就和影响力。

  科研:十年打磨开辟全新理论阵地

  “没有问题意识、不研究问题的所谓学术研究是没有价值的。”陈金龙的学术研究格外强调这一点,一般人眼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既艰涩又枯燥,他立足现实,以问题为导向,时常能迸发出新的研究“灵感”。

  在陈金龙看来,学术研究要超越前人必须实现视野、理论、方法的创新,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形成独特的研究方向,“我做研究不想去重复别人的课题,力求开拓自己的领域,学术要打阵地战,不能总是打游击战。”

  这样的学术之路无疑是孤独的。从2007年确定以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史为切入点进行研究,到2017年专著《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史》正式成书面世,他在这个一度不被重视的研究领域里打磨了十年,捧出了学界有影响的成果。

  最初的研究想法萌生于更遥远的课堂之上。在听了一堂有关“五四运动”的课后,他发现前人对五四运动的研究多集中在本体研究,“我当时就想,如果要做五四运动的研究,应从后人对它的评价、纪念切入,这个没人做过”。

  这样的研究思路在往后的学术生涯中越来越清晰:以纪念活动为视角来解读中国共产党历史,“纪念活动是中共表达政治主张的平台,也是凝聚各方力量的重要载体。从协调国内关系到协调外交关系,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的社会功能。”

  2014年,我国以立法形式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并设立烈士纪念日、国家宪法日,表明党和政府对纪念活动的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史》的出版也赢得了学界的高度认可,更有学者评价称“开辟出了中共党史研究的新领域”。

  在陈金龙的倡导和推动下,学界展开了中共纪念活动史研究的热潮。这些成果中既有把中共纪念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的,也有把某个具体纪念活动作个案研究的,如五一纪念、五四纪念、七一建党纪念、孙中山纪念、毛泽东纪念等。一时间,中共纪念史学研究成为中共党史研究的一个热点。

  教学:培养家国情怀以理论魅力打动学生

  作为高校教师,在完成大量科研任务的同时,陈金龙一直坚持教学。目前,他还教授全校本科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改革开放的中国智慧是什么?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是什么?这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的理论关切所在。”

  与在书斋里做研究的严肃不同,课堂上的陈金龙多了一份“接地气”: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枯燥、不易被学生接受,他就在教学中用大学生习惯的语言、方式来阐述枯燥的理论,更常常结合时事热点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辩论”,引领学生去深入思考和讨论。

  在他看来,现代学生视野很开阔,知识面很广,非常关注与他们自身生存、发展相关的社会问题,作为老师,更应该围绕学生关注的问题进行研究,给学生满意的解释,“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基础在教学内容,关键在以理服人,教学要能让学生‘解渴’。”

  “教学、科研两不误,热爱学生,有良好道德品格。”从教三十余年,陈金龙始终拿这三条准则要求自己,在用研究成果深化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将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实现理论上的突破。2016年,陈金龙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当年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仅有二人入选。

  “以理论的魅力打动学生,把道理讲清楚,学生自然喜欢听。”陈金龙对这门学科有充分的自信,他希望培养更多的学生,影响到社会更多的人,“高校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意识与担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