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纸”短情长印初心

来源:羊城晚报     2019年10月31日        版次:A22    栏目:特别报道    作者:戴曼曼、陈敏、毋梓熠、冯玉洁

    

    

    

    

    

    

  中国邮政汇兑业务已经走过了100多年历史,从1898年1月22日正式开办后发展至今,依托遍布全国城乡的邮政网络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个人资金结算服务,为沟通各地居民的经济往来,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支持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1949年12月,新中国邮电部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邮政会议,对银行与邮政汇兑业务作了新的分工,提出“银行应以工商企业汇兑为发展方向,邮局应以个人汇兑为发展方向”,并采用“中国人民邮政”的新铭记,邮政汇兑业务翻开了新的一页。

  无论是偏远边陲还是繁华都市,无论是农林牧场还是工业基地,在共和国成长的历程中,邮政汇款曾经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薄薄的一张汇款单承载着一个时代的变迁、一代人的厚重情感与记忆,印刻着“人民邮政为人民”的初心使命。

  这是一张1952年的“中国人民邮政国内汇款申请书”,了解这段历史的人们都会明白,它是一张非常特殊且珍贵的军邮汇款单。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千疮百孔,百废待兴,经济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在爱国情怀的感召下,全国各地自发掀起一场“爱国储蓄、增产节约”运动,人们省下每一块钱,为生产建设尽绵薄之力。就连“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也在炮火连天的朝鲜战场投身爱国储蓄运动,通过志愿军赡家汇款等方式,竭力支援国家建设。

  这张珍贵的汇款单就是在这一期间汇出的。

  为做好志愿军赡家汇款业务,1951年8月,中国邮政正式开办军汇(志愿军)业务,同时,为落实国家优待军人的号召,中国邮政对志愿军官兵赡家汇款全部加盖“特准免费”,实行免收汇费的政策。

  在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的年代,各地邮局加班加点,克服重重困难,千方百计把汇款送到收款人手中,特别是辽宁邮政局员工还要时刻面临战争危险,每次响起空袭警报大家就迅速收拾起花名册、汇票等有秩序地进入非常坚固的地下防空洞,待警报解除后再继续加班,如果停电就用蜡烛照明,场面相当壮观。一笔笔汇款就这样从朝鲜战场寄回国内,国内民众了解到志愿军将士在前线浴血沙场之余,还竭力支援国家建设,倍感振奋。志愿军家属也纷纷在回单上写下附言,鼓励亲人在前方杀敌立功,志愿军军心得到极大稳定,精神得到极大慰藉。

  据《沈阳邮政志》记载:从1951年开办军汇(志愿军)业务到当年年底,仅4个多月的时间内,沈阳市邮政共办理军汇与社会汇票开发业务累计已达11万张。这一组数字饱含和凝聚了无数邮政人的心血和汗水,他们为抗美援朝战争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这是一张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中国人民邮政汇款通知”。彼时的中国,没有手机没有网络,在一些农村地区,邮局成了村民与外界联系的唯一窗口。当时的邮政汇款采用信汇方式,由汇款人填写信封式的汇款通知单,连同汇款交收汇局,收汇局填写汇票后,将收据交给汇款人并将汇票装入汇款通知内寄往兑付局,兑付局收到汇款通知后,就派出邮递员逐家逐户进行投递,收款人凭通知到邮局领取汇款。

  1973年,20岁出头的广东茂名人李云开在省城广州打工,每个月都要固定给家里汇款。小小一张邮政汇款单,纸短情长,承载着沉甸甸的乡愁。“记得当年,来邮政汇款取款,可都是要排队的,赶上过年过节,邮局的汇兑窗口更是人山人海。”李云开说,那时候收入很少,工作很累,但每次想到遥远的家乡有亲人在等候着这一张小小的汇票,干活就特别有劲。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邮政汇兑业务量在建国初期有了较快的发展。据统计,1952年,邮政汇票已达3282万张,金额达8069万余元,与1950年相比,张数增加了259%,金额增加了89%。

  上个世纪60年代,邮政汇兑业务经历了3次改革,最终确定了对于机关、团体、学校、部队、企事业单位汇出本属于采购性质的个人零星汇款,也可以到邮局交汇的规定。这一改革大大方便和活跃了当时经济环境。

  1970年7月,中央将铁道部、交通部、邮电部所属邮政部分合并,成立了新的交通部,恢复了当时中国大部分交通、通信及邮政业务的正常运转。1974年6月邮电部再次单独成立,邮政业务重新走上正轨。

  这是一张1991年的“中国人民邮政汇款通知”。1978年,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私营企业落户东莞市虎门镇,此后,各类新兴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企业用工不断增加。成千上万的人们怀揣着改变命运的梦想南下打工,谋求生计和发展。来自湖南的老彭就是其中之一。1990年,老彭坐上了开往东莞的火车,经人介绍,他在一家玩具厂开始了第一份工作。“有时候订单多,几天几夜没办法合眼休息,住的是简易棚户,吃的是大锅菜,条件确实艰苦,但回想起来,那时候不知道怎么浑身就是充满了干劲”。30年后已经创办公司的老彭回忆道。因为改革开放,像老彭一样,亿万中国民众被长期压抑的巨大生产潜力和致富热情得到了极大解放。“这张汇款单是我第一年的工资,现在已经成了我们家的‘传家宝’”。

  随着经济活跃,中国金融业在上世纪90年代也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过,商业银行大多设立在人流量大商业机会多的城市地区,对于经济效益不明显、手续相对繁琐的汇兑业务更是少“行”问津。

  这一时期,在广袤的农村地区,邮政营业所承担了沟通城乡资金往来的重任。由于兑付量大和当时资金清算系统相对落后,汇兑窗口前时常大排长龙。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当时的邮政所推出了延长营业时间、节假日照常上班等便民惠民服务,邮政工作人员为尽快帮助群众兑付汇款,一天下来水都来不及喝一口,晚上还要加班进行汇兑业务的统计和结算,这些都是当时邮政汇兑业务的真实写照。

  1998年邮电分业经营,此时邮政储蓄设立了计算机异地交易系统,开通了电子汇兑业务,同时也开展了邮政代理保险和代理国债业务。

  2003年,邮政储汇向资产、负债、中间业务的全面发展,此间,完成了邮政储蓄统一版本,电子汇兑、联网互通,并行联入代理保险、代理国债发行与兑付、代理证券基金、国际汇兑、外币储蓄等多个全国性应用系统。2006年9月19日,广东邮政储蓄在广州、珠海、梅州和茂名等地率先试点开办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业务,结束了邮政多年来“只存不贷”的历史。

  进入21世纪,更加快捷、便利的新型支付方式“忽如一夜春风来”,逐步普及、渗透到百姓生活,邮政汇款似乎离人们的生活渐行渐远。如果纯粹考虑经济利益,邮政汇兑业务变得没有那么重要,但对于一些生活在没有铺设金融网点的偏远地区人们而言,邮政汇款业务依然重要,这也更多体现了邮政普遍服务的意义。生活在广西偏远山区的高中生朱小红对此有深刻感受。

  2010年,朱小红在外打工的父亲病故,留下多病的母亲和还在上初中的弟弟,这让小红一家本就生活拮据的生活陷入绝境。成绩优秀的小红只能放弃考大学的想法,准备外出务工,撑起家庭负担。就在这个时候,一张汇款金额为500元,汇款人名为“吴铭”的邮政汇款单悄然而至,附言留着对小红的祝福:“不要放弃希望,努力完成学业。”

  从此,每个月小红都会定期收到来自这个“吴铭”的汇款单,朱小红在一份份汇款单的支持下,最终进入理想高校。如今已经成家立业的朱小红也选择了延续爱的传递,继续以“吴铭”的名义将汇款单寄给西部偏远地区的贫困学子。

  2007年3月20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成立,作为系统内首家挂牌的一级分行,广东省分行在金融改革浪潮中砥砺奋进、积极探索,从一家单一储汇机构成为全功能商业银行,实现了自身健康快速发展。截至2018年年末,邮储银行广东省分行资产总额达到5878.69亿元,列全省银行业第5位;各项存款总额达5490.67亿元,列全省银行业第五位;各项贷款余额达2511.46亿元,列全省银行业第六位。

  一张小小的汇款单,已成为时代进步的一个缩影,见证了中国金融改革70年来的发展历程。

  如今,电子化设备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金融行为,到前台转账的人也逐渐少了,人们拿着手机使用着网银、微信等,分分钟就可以将钱汇入需要汇去的地方。近年来,邮储银行持续推进互联网金融发展规划落地实施,加快产品创新、推进场景建设,致力于提升客户体验,为客户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截至7月27日,邮储银行电子银行客户规模已经突破3亿户大关。

  但在积极推进金融科技创新的同时,邮储银行也依然坚守汇兑业务这样的普遍服务。《邮政史话》曾给予邮政汇兑业务这样的评价:“夫商业银行者,以盈利为前提,商埠繁盛之区,自为其操作之地,一方为人民服务,他方亦为银行本身谋利,然较小之乡镇商业既不繁盛,交通又感不便,银行自无谋利之可能而不敢伸张其业务于彼处,较诸邮政之为公服务,不甚斤斤于得失,自不可同日而语矣。”一百多年过去,邮储银行将牢记初心,坚守“人嫌细微,我宁繁琐,不争大利,但求稳妥”的经营方针,不断丰富服务方式,发挥“自营+代理”的优势,在深化转型改革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文/戴曼曼 陈敏 毋梓熠 冯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