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今日论衡之公民问政

落实学校春秋假 需上下各方系统推动

来源:羊城晚报     2019年11月06日        版次:A06    栏目:时评    作者:阅尽

  □阅尽

  报载,教育部日前在官网公开回应人大代表关于落实大中小学春秋假的建议。指出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实施春秋假,还需总结各地的实践经验,进一步加强研究,深入评估。教育部将在此基础上,适时出台相关政策规定。据悉,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在今年两会上建议,将春秋假设在“五一”和“十一”前后,假期可为10至15天左右。

  教育部的回应将学校实施春秋假问题再次推到公众面前。其实,多年前国家即提出了春秋假的概念。2013年国办印发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和2014年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均对大中小学放春秋假作出了原则性规定。提出在放假时间总量不变情况下,高等学校可结合实际调整寒、暑假时间,地方政府可探索安排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而教育部有关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规定中,也赋予学校每年两周的机动时间,由其自行安排。

  显然,从国家到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实施春秋假均给予肯定和支持。但在现实中,除杭州等城市中小学试行春秋假,北京推行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开展一周左右研学旅行外,全国大部分省市学校仍处于按兵不动状态。

  春秋假制度为何难以推行呢?这有多方面原因。从教育系统来说,我国实行的是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制度,教育部也将探索春秋假的主动权给予了地方,但放不放假、如何放假的权力却并不完全掌握在学校手中。它还牵涉到教育大纲的适时变革与更改,亦涉及各种相关制度的配套等,如孩子父母的带薪休假制度是否落实等。

  从有些网络调查看,相当多的家长对春秋假似乎并不理解甚至是反对。这是因为,做父母的如无法享受年假或带薪休假时,孩子多个假期,家长就将多一份操劳与担忧,甚至可能令做父母的非常为难。

  然而,学校实施春秋假的优点也是明显的,它既可以增加学生游学及社会实践机会,亦可避开现行黄金周小长假的高峰出游期,让全家享受生活的乐趣。近年来,假日经济在黄金周瞬间爆发的巨大冲击力,令各行各业都感受到难以承受的压力。要分流假日经济的人流,学校实行春秋假无疑是选项之一。

  随着社会发展与生活水平提高,学校春秋假带来的好处会愈益显现。而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情况看,以春秋假为代表的多假期制度是普遍趋势。

  因此,加快推动春秋假制度是必要的。但鉴于现实的掣肘,仅仅靠学校和地方教育部门自身恐很难推动,这需要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共同努力,还需要教学课程的变革跟进。我国地域广阔,各地春秋季节差异甚大,因此,春秋假的时间亦需要一定弹性。但总的来说,目前最需要的还是国家层面的刚性制度推动。

  (作者是本报首席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