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评论员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千年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我们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美丽中国、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注入了新的强劲动力。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不仅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以更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必须深刻汲取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宝贵经验,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就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不损害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底线,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等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政方针政策融入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实现这样的变革,必须依靠制度和法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都与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法治不完备有关。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必须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要加快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统筹协调管控制度,完善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加强农业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和执法司法制度。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必须聚焦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全省各地区各部门必须深入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
即时新闻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迈上新台阶
——九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来源:羊城晚报
2019年11月19日
版次:A02
栏目: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