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走近盲人艺术家王殿玉和他的关门弟子——

神奇的雷琴还有多少知音?

来源:羊城晚报     2019年11月24日        版次:A08    作者:沈嘉禄

     王华杰在演奏雷琴曲目

     二胡

     雷琴之祖、雷琴演奏家王殿玉

     雷琴

  □沈嘉禄

  本版图片由王华杰提供

  壹“二瞎子”闯荡大上海, 一支丝弦奏出万物之声

  “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陆游的这首诗写到了一位失明的说唱艺人,其实从中国数千年历史中走来的民间艺人浩浩荡荡,其中的“盲翁”不计其数,他们目瞽心明,放达乐观,为明眼人讲述历史典故,指明人生方向。对啊,古希腊诗人荷马也是一位“盲翁”!

  今年,是盲人艺术家王殿玉诞辰120年。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王殿玉出生于山东郓城县徐桥村,父母早逝,只得跟随做烧饼、包子的哥嫂过日子,六岁那年因患天花而失明,他的世界从此陷于一片漆黑!生活所迫,他不可能在家吃闲饭,每天清晨就要拄着拐棍、提着篮子串村走巷地叫卖包子烧饼,被人呼作“二瞎子”。要是挣不到足够的钱,免不了被哥嫂一顿打骂。

  后来王殿玉离家出走,跟算命先生走江湖,也跟人家学过胡琴,一边拉弦子一边唱小曲讨饭,后来向多位民间艺人学唱三弦、唱“二夹弦”,还有琴书、花鼓、坠琴、三弦等。

  王殿玉十五六岁时候,就开始单挑独斗闯荡世界了。他走村赶集为人拉弦奏曲,住的是破庙马厩,吃的是冷羹残饭。颠沛流离的卖艺生涯,塑造了王殿玉不屈不挠的性格。上世纪二十年代初,王殿玉从徐州、蚌埠、南京、无锡一路南下来到上海,一边行路一边卖艺,风雨兼程六百多天,最后在大世界游乐场登台演出。

  王殿玉知道上海是个大码头,京剧票友和爱好者甚众,他就“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模仿谭鑫培、孙菊仙、梅兰芳、马连良、余叔岩、程砚秋等京剧名家的唱腔名段,兼带着宁波滩簧、梆子戏、粤剧也一起上,甚至小提琴等西洋乐器也仿拉。王殿玉一炮打响,其演出一票难求。《新民报》称他“一支丝弦奏出万物之声惟妙惟肖,五支手指谱成无穷绝调载歌载舞”。

  可以说,上海大世界给了王殿玉一朝天下闻的机会。

  贰 没眼的人偏要做有眼的事

  王殿玉操持的乐器叫做“雷琴”,是王殿玉将传统拉弦乐器坠琴改造而成,简单地说,型制与一般的板胡、二胡相似,但要大很多。雷琴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音域宽广,能达到四个八度,西洋弦乐器中也只有小提琴可与之比肩。雷琴发音十分洪亮,犹如风啸雷鸣,余音绕梁,可独奏、合奏和重奏,最善模拟各剧种的唱腔、走兽飞禽的鸣叫以及笙管唢呐、京胡二胡等管弦乐器,甚至打击乐器的音响效果也可“手到擒来”。

  有一个桥段:王殿玉听了马连良的一场戏,几天后就在台上用雷琴模仿了一段《借东风》,观众为之疯狂叫好,连演15天仍不能收。后来王殿玉拉给马连良听以征求意见,马连良拍他的肩膀说:“老兄,要说意见我还真有一点,您不但把我的优处拉得十分逼真,还拉出了我的不足之处,我能没有意见吗?”说罢两人一起仰天大笑。

  在大世界走红后的王殿玉,生活上得到了明显改观,此后他每到大城小县的正规剧场演出,都会受到民众的热烈欢迎,加上报纸的宣传报道,他的名气越来越响。难能可贵的是,每到一处,王殿玉都要举行一两场义演,或赈灾,或助学。他说:“我是窝窝头出身,我知道穷人的难受,我很想做些公益事。”他还说:“我是没眼的人,可是我偏要做有眼的事,我希望有眼的人,千万别做没眼的事。”

  王殿玉还主动结交知识分子和艺术家,向刘天华、娄树华、查阜西等名家请益,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他尝试用雷琴演奏西洋乐曲,比如巴赫、贝多芬、柴可夫斯基的作品都被他移植到民族器乐上来,中国流行的电影歌曲他也很关注,《渔光曲》就是他的保留节目。

  王殿玉会多种民族乐器,除雷琴外,还会三弦、坠胡、扬琴、古琴、古筝等,他是古筝山东派的重要传人和代表。同时,王殿玉还在民族乐器改革方面颇有成就,他创造性地制作了一种只靠琴弦调音而不用手指接触琴弦的小雷琴,还自己设计、请人制作了一架二十一弦的大筝和一架有三个八度的大扬琴。

  叁 “一直活在传说中”的雷琴有传人

  王殿玉在新中国成立后在家乡加入了平原省大众曲艺团,1952年来到天津,先加入红风曲艺社,后加入天津曲艺团。不久在全国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中获优秀表演奖,加入中国音乐家协会天津分会。1964年11月28日,一生劬劳、勇于精进、遍尝人间苦难的王殿玉病逝于天津。

  新中国成立后,王殿玉收了不少学生,这些学生后来奔赴全国各地的艺术院校或演出团体,成为著名的教授、演奏家、作曲家,再传弟子也有了第四代、第五代。这些艺术人才,在雷琴、古琴、古筝、扬琴等丝弦乐器的演奏、研究方面做出了各自的贡献。今年78岁的王华杰就是王殿玉的关门弟子,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雷琴研究会会长。

  王华杰祖籍山西,1955年他15岁时在天津上学,与王殿玉的儿子同校,不久便拜谒王殿玉先生,经历了面试和一年时间的考察后,最终在几位音乐前辈和几位师兄的见证下正式拜师,成了王门最后一名亲传弟子。

  王华杰在南开中学读书时,放了学就去老师家学琴,一学就是半天,师娘常常要留他吃晚饭。王华杰此前接触过二胡、古琴等,王殿玉很赏识他的天资与勤奋,一直呵护有加,把毕生的经验都掰碎了、拢起来传授给他。王殿玉最后的几场演出也带上了王华杰。

  1958年,还在读中学的王华杰听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政府动员各地的优秀文艺团体及艺术人才支援边疆建设,他就从家里偷出户口簿,跟着国家民委组建的一个文艺团体到了大西北,从此远离故乡和亲人,在塞北江南扎下了根,同时也使他成了将雷琴、古琴、古筝等民族乐器带到宁夏的“第一人”。

  1978年春节期间,王华杰曾来上海演出,大获成功。时隔四十年后的今年11月17日,王华杰应上海音乐学院邀请做了一场雷琴艺术专题讲座。那天下午秋阳正好,淮海中路两边的梧桐树一片金黄,报告厅里座无虚席,上音的师生加上社会上的音乐爱好者近两百位,绝大多数是第一次与雷琴面对面接触。

  肆“以一抵百”的民乐神器不应被遗忘

  半个世纪以来,王华杰先后在宁夏杂技团、宁夏秦腔剧团、银川市歌舞团、宁夏歌舞团等单位工作,与剧团走遍了宁夏的山山水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王华杰带着雷琴远赴加拿大温哥华参加第一届亚太民族艺术节,他演奏的《农家乐》和原创曲目《穆斯林的婚礼》获得极高的评价,当地英文、华文报纸竞相报道,交口赞誉。

  《穆斯林的婚礼》这支曲子源自生活,也是王华杰本人感情积累和艺术积累的结晶。1982年,王华杰赴新疆慰问演出,有一天与当地维吾尔族乡亲的一场婚礼不期而遇,他在迎亲仪式中被新娘与父母离别时的那种又欣喜又难舍难分的复杂表情深深感动,当天就形成了一首三段式器乐曲的主旋律,两三天就编写了乐谱。这首曲子充分体现了民族风情和雷琴的独特气质,旋律激昂,委婉动人,具有很强的塑造力和抒情性,一经演出就赢得一片叫好。

  在此次上海音乐学院举行的讲座上,王华杰对雷琴的发展历史、艺术地位及审美特征进行了系统阐述,还现场演奏了京剧《苏三起解》《铡美案》、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电影插曲《丽达之歌》《永恒的爱情》等。

  这场讲座让很多人对民族乐器和器乐曲有了进一步认识,王华杰本人也相当激动,“演出之际,我很快进入如痴如醉的境地,也仿佛感到王殿玉老师的在天之灵俯视着我和芸芸众生,我更加坚定地认为:此生为雷琴事业而付出,是值得的,也是荣耀的!”

  王华杰说:今天,距王殿玉先生来上海演出已经九十多年了,雷琴居然成了“濒危物种”和“活化石”。近年来,国外的民族乐器如手碟、卡祖笛、马林巴、爱尔兰锡笛、曼陀铃、萨摩琵琶以及源自中国的尺八,在时尚场合一走秀,总会引起疯狂的尖叫,而中国有不少“以一抵百”的民族乐器,或者处于休眠状态,或者被选择性遗忘,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语境中,实在不应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