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约一个世纪前,岭南已然是中国左翼文艺创作、发展、传播的重要阵地。1925-1927年,茅盾、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王独清及鲁迅等人先后南下,给广东革命文学带来了风雷之声。1926年,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王独清等创造社成员到国立中山大学任教,在广州成立了创造社广州分部。1927年,鲁迅到中山大学担任文学系兼任教务主任。鲁迅的到来,对广州革命文艺青年产生了重大影响。 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简称“左联”。“左联”以《拓荒者》、《萌芽月刊》等刊物为阵地,继承五四新文学传统,广泛吸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世界进步文学的滋养。“左联”的信念吸引了大批追求革命的文学青年。他们纷纷加入“左联”,作为左翼作家敲响了文学的战鼓。当时,在上海流亡的广东革命作家回应时代的鼓声,在北京“左联”、东京“左联”,以及“剧联”、“社联”和中国诗歌会等“左联”文化团体的大合唱中,唱出了嘹亮的歌声。 广东“左联”文艺组织及其作家的活动,汇入了1930年代中国左翼文学的洪流中。在“左联”的筹备和成立过程中,有大批广东籍作家发挥着重要作用:“左联”第一次筹备会议的11个人中,广东籍的占3人;参加“左联”成立大会的40余名代表中,广东籍的占近10名;当选的七常委中,冯乃超、洪灵菲均为广东籍;“左联”第一任书记冯乃超和最后一任书记戴平万均为广东籍。 近日,为纪念“左联”成立90周年,花城出版社推出“广东‘左联’作家作品及研究”丛书首三册,其中包括洪灵菲的《在洪流中》、戴平万的《都市之夜》、冯铿的《海滨杂记》。 洪灵菲、戴平万、冯铿这三位广东籍“左联”作家在30年代都曾深入参与“左联”的创始和发展过程,是中国左翼文艺运动中不可忽视的岭南血脉。 洪灵菲是“左联”七常委中最年轻的常委。1902年,洪灵菲出生于广东潮安县江东区红砂村。1927年,大革命失败,大批革命青年遭到通缉。洪灵菲不得不流亡香港、新加坡和暹罗等地。1928年,洪灵菲先后加入“太阳社”和创办“我们社”,主张以笔为“火炬”和“战鼓”。在创作上,洪灵菲被蒋光慈称赞为“新兴文学的特出者”。 戴平万曾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领导人之一。1903年出生于广东潮安县归湖溪口村。1930年,戴平万参加“左联”筹备工作,是左联的十二名筹备委员会委员之一,之后担任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党团书记。同时,戴平万是“左联”机关刊物《拓荒者》的重要撰稿人。和洪灵菲一样,他在左翼文艺运动中满怀激情地进行创作,被称为“新兴文学的花蕊”。 冯铿,1907年出生于广东潮州枫溪云步村。在参与“左联”之前,冯铿就满怀革命理想,在创作中饱含批判意识。参加“左联”期间,冯铿完成了其一生中最负盛名的作品——日记体小说《红的日记》。这篇小说最早以《女同志马英的日记》为名,刊载于1930年10月16日北新书局出版的《现代文学》第四期。 “广东‘左联’作家作品及研究”丛书收录了洪灵菲的主要作品,包括长篇小说《流亡》、中篇小说《家信》、《大海》、短篇小说《在洪流中》、《在木筏上》等,不仅较为全面地体现了洪灵菲对“左联”在创作成果上的贡献,而且充分表达了洪灵菲在革命书写中的生命信仰;戴平万被收录在这套丛书中的短篇小说《流浪人》、《陆阿六》、《都市之夜》都展现了左翼文学中写实主义的一面,且贡献了不少相当精彩的农民形象;此外,这套丛书所收录的冯铿散文《女性运动的我见》、《海滨杂记》、《一团肉》,其中贯穿着寻求革命和解放的主题。她的小说《一个可怜的女子》、《重新起来》、《红的日记》则发出了左翼文学中女性的声音。 目前,无论是学界还是出版界,对“左联”的关注与研究一般都与“左联”的历史评价、文化选择、重大论争有关,而忽视了对“左联”作家进行群体性的创作成果的呈现和对相关史料的挖掘。这套丛书首三册选取的三位广东籍“左联”作家——洪灵菲、戴平万、冯铿,作品与评论并重,不仅较为丰富地体现了这三位作家的创作风貌,同时集中地展现了岭南的左翼文艺传统,具有较大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 1933年,鲁迅先生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写道:“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记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今天,我们重返百年前的时代语境。那一代梦想着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的中国青年,即使革命青春在烈焰中被风云吹散,但他们始终忠实地保存着纯真的、质朴的理想主义火种。这颗炙热的火种,在那个理想年代的文学记忆中,不曾熄灭,在如今的新时代中,也不应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