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管忠震教授:

他代表我国肿瘤学家 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

来源:羊城晚报     2019年12月10日        版次:A06    栏目:要闻·时事    作者:丰西西、粤卫信、杨森、黄静静

     管忠震(中)与外国专家交流(资料图片) 受访者供图

     管忠震教授 梁栩豪 摄

    

  从医70年

  广东

  名医

  羊城晚报记者 丰西西

  通讯员 粤卫信 杨森 黄静静

  【开栏语】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广东医疗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人均预期寿命从31岁提高至77.2岁(分别为1949年、2018年数据,下同),孕产妇死亡率从1500/10万下降至11.44/10万,婴儿死亡率从200‰下降至1.92‰。这一切,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广东医务人员的努力。

  回眸70年,我们寻找到了15位从医70载的名医,他们是广东医疗卫生事业飞跃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即日起,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携手羊城晚报推出《从医70年·广东名医》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他是我国最早一批跨进肿瘤化疗领域的研究者,见证了中国肿瘤化疗药物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他是一名了不起的临床医生,摸索出何杰金氏病治疗的“中国模式”,使之成为普遍使用的临床治疗模式;他更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导师,总以温暖亲切的姿势去引导、帮助、鼓励学子,学生多已成长为全国各地肿瘤化疗领域的知名学者。

  他,就是国内化疗界“北孙南管”中的“南管”——管忠震。

  国内肿瘤化疗领域的先行者

  管忠震1949年进入岭南大学医学院学习,1954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山二院工作,成为一名内科医生。年轻的管忠震以勤奋好学、思维活跃受到器重,后被中山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首任院长谢志光教授相中,调至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组建内科化疗组,成为中肿内科的创始人。

  上世纪50年代,国内肿瘤化疗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国外的肿瘤内科也刚起步。上世纪60年代,肿瘤治疗还很局限。管忠震告诉记者,当时化疗药物匮乏,主要药物是盐酸氮芥,它对肿瘤有抑制作用,可毒性很大,要治疗肿瘤就得把它注射进血管里,“当时的化疗病人一边吊盐水,一边注射氮芥,尽可能地冲淡,减少对血管的损伤。”

  管忠震说,化疗在当时还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只有京沪等地极少数医生开始涉足,而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在全国首开先河,成立专门的学组。

  目睹肿瘤患者的疾苦,管忠震苦苦探索治疗方案。上世纪70年代,通过临床试验,他发现了三尖杉类植物生物碱中酯类生物碱为主要有效成分,在国内首先报告阿霉素的临床应用经验,率先进行顺铂及长春花碱的临床研究。此后,他又主持了十余种重要抗癌药物在我国的临床研究。

  管忠震也是国内最早的儿童肿瘤科的创建者。他说:“儿童肿瘤患者,不治疗就没命了。治好了,他们还有一辈子。”他还努力寻求解决方案,将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治愈率提升到了70%。

  创何杰金氏病治疗“中国模式”

  何杰金氏病又被称为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淋巴系统的恶性疾病,也是发生在青年人身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当年,世界上治疗该疾病最出名的是斯坦福大学的学者。

  “他们认为如果放射线能覆盖何杰金氏病肿瘤所在区域,就有可能把它治愈。体表的淋巴结是可以摸得到的,但(如何判断)体内,尤其是腹腔中及腹膜后部里究竟有没有淋巴瘤结呢?”管忠震说,1990年CT还未广泛使用,按美国学者的理念,为了查清楚何杰金氏病究竟侵犯了身体哪些部分,除了体格检查之外,还要剖腹探查。这种诊断方法让他难以接受。为此,管忠震主张“不做探查,而以全身化疗治疗为主”。这样不仅可简便疗程、节约大量费用,也能减少开腹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这一主张得到了德国科隆克伦大学肿瘤学Diehl教授的大力支持,其认为这是一个新的突破,邀请管忠震在他任主席的第19届国际癌症大会上作报告。

  这是第一次,中国的肿瘤研究工作者站在世界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管忠震提出的何杰金氏病治疗“中国模式”,赢得全世界的掌声和认可。

  【名医说】 病人以命相托,须把这份责任装在心里

  如今,管忠震教授已87岁高龄,可他依然牵挂着临床,每天7点准时起床,晚上11点前睡觉。走路上下班,吃得清淡简单。

  “作为一名医生,对病人要负责。无需太多言语,每天了解病人的情况、对症救治,是医生的职责。”管忠震教授说:“病人把生命交给了我们,我们必须把这份责任和信任装在心里,考虑周到,用最适合他的治疗办法,帮助病人解除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