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叶上林:急流勇退的十三行巨富

来源:羊城晚报     2019年12月14日        版次:A08    作者:唐博

     与叶上林关系深厚的十三行同文行掌门人潘有度

  □撰文/唐博 供图/小青 

  清道光二年(1822年),广州城外西关。

  浓浓黑烟,熊熊烈火,延烧三日。这片店铺林立的繁华之区,“毁民舍数千,男女民夷,焚死百余”。十三行“洋银熔化,白花花满街流淌,竟流出了一两里地之遥”。商贾损失惨重,外贸难以为继。

  就在大多数富商顿足捶胸之际,同是大户的叶家却出奇的平静。十几年前,义成行的掌门人叶上林的功成身退,让其家族逃脱了倾家荡产的惨景。

  一、起死回生靠什么

  叶上林是广东南海人,十三行义成行的创办者,一位白手起家的富豪。他走入职场的第一份工作,是给富商潘振承的同文行当账房先生,相当于财务总监。

  不要小看这份工作,在官府指定承接外贸业务的“十三行”里,潘振承的同文行是翘楚,平台高、现金流充足。在这样的企业供职,起点高,见识广,在这里,他跟不少行商、外商和官员搭得上话,混得很熟、

  叶上林是一位有想法有闯劲的人,在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他离开同文行准备独闯天下。然而,由于资金不足,又没有行商执照,他只好跟一位名叫石中和的行商合伙做外贸生意。

  只过了三年,石中和就因资金链断裂,无力还债而破产。叶上林也跟着惹上了麻烦,来家讨债的人多达数百,根本接待不过来,而家里的库存早已空空。

  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以前的好人缘帮了大忙。有外商出手相助,资助了一笔钱,帮他还掉了几笔催逼最紧的欠债。第二年,叶上林的生意好转,不仅还清了债务,而且创办了义成行,开始独立发展。很快,义成行拿到了行商执照,加入了十三行行商之列。

  叶上林真的是靠外商出手相助而起死回生的吗?不是的。外商赠款只有3000银圆,对还债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他的重生,关键是靠自己与行商们的“铁哥们关系”和“利益的联结”。

  翻阅叶家的家谱,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叶上林的儿子叶梦龙和潘振承的孙子竟然是“表兄弟”,而潘振承的儿子潘有度与叶上林不仅关系深厚、互相欣赏,潘有度后来还接替潘振承当上了同文行的掌门人。而叶上林家族还跟卢观恒、伍秉鉴等十三行里的富商沾亲带故。于是,这些家族就靠亲情形成了“互助组”。谁家有难,其他几家都会出手,真心帮忙,倾力相助。

  乾隆六十年(1792年)石中和破产那年,叶上林向潘家借钱,凑够资金订购福建运来的茶叶,为了来年能卖个好价钱作准备。潘家二话没说,鼎力相助。果然,第二年叶上林就打了翻身仗。

  在叶上林创业的初期,他经常打着这些富亲戚的旗号,用他们的行商执照,跟英国东印度公司和丹麦亚洲公司做买卖,取得了不菲收益。

  二、破产潮给了叶上林“抄底”的机会

  就在叶上林挺过危机后不久,广州外贸市场发生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破产潮。清廷实施一口通商政策以来,规定外国商船必须在冬季到来时离开广州回国,不管货物有没有卖完,也不管钱款有没有结清。清廷这种不近人情的做法,很容易让商人出现商业欠款现象。欠债的次数多了,商欠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一批先前看起来经营不错的行商就这样被压垮。石中和就是其中之一。18世纪末,行商破产的现象层出不穷。

  在别的行商纷纷破产时,叶上林已经恢复了元气,掌握了一定的现金流。他挑选了一些资质不错的破产行商,接手他们原有的贸易份额。一方面,让这类企业起死回生;另一方面,抢占市场,迅速坐大。到嘉庆二年(1797年),叶上林跟东印度公司的贸易额翻了一番,其后仍保持持续增长。可以说,破产潮给了叶上林“抄底”的机会。

  第二件事,就是现金流。吃了石中和破产事件的亏,叶上林长了记性:生意场上立足不败的关键要素,就是拥有充裕的现金流。因此,他只做可以直接收现银的生意,绝不进口他自认为市场前景不佳的货物。总之,快速出货,快速周转,这让他的财务状况迅速好转。英国东印度公司对他给予了很高的信用评价,这也使他的洋行客户盈门,生意不愁。

  19世纪初,叶上林已经坐拥千万银两的资产。他的经营范围既有输出生丝、茶叶、木材等原料品,也有输入糖、烟、酒、五金、百货等生活物资。他的名下不仅有粤海关授权经营外贸的义成行,还有纶聚号等多个商号,俨然一家进出口集团公司。更令人惊讶的是,他连机器、石油、鸦片、军火等战略物资和违禁品都敢进口,真是无利不起早。

  尤其是茶叶出口,几乎成了叶上林牟利的看家资源,是他的一座金矿。

  英国人把喝茶当作社会时尚和身份的象征,有“掷银三块,饮茶一盅”的说法。叶上林祖籍江西婺源,当地出产的绿茶深得英国人认可,被称为“中国茶品质之最优者”。因此,他把婺绿、珠兰等婺源茶进行精加工,运到广州后英国公司都愿出高价购买。

  本来,已跻身广州富豪行列的他,完全是有能力扩张商业规模和占有更多市场份额的。可是,人们突然发现,他开始谢绝英国东印度公司送上门的合同,减少与丹麦人的生意往来。嘉庆九年(1804年),他竟突然宣布退出商界。

  三、弃商从文养天年

  对于多数成功人士来说,很难在事业最辉煌的时刻见好就收、急流勇退。叶上林主动退出商海江湖,理由也很奇葩:“母寿益高,则轻业养,日夕依依,睱仍励学。”也就是说,母亲年事已高,必须朝夕陪伴。挣钱与孝顺不可兼得,他选择了后者。

  叶上林的确是个孝子。他的父亲死得早,跟母家相依为命多年,母亲没有改嫁,而是含辛茹苦,将叶上林培养成才。发家之后,叶上林不忘回报恩情,为了腾出更多时间陪母亲安享晚年,他不惜放弃行商的牌照,不再做买卖了。

  实际上,叶上林的退出,不仅是为尽孝。有时候,逢高减仓,落袋为安,未尝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而粤海关也异乎寻常,非但没有极力挽留他,反而直接批准了他的辞职报告。要知道,伍乘鉴和潘振承也曾多次辞职,全都被粤海关驳回。相比起来,还是叶上林在官场的人脉深厚,关键时刻,才显现出来。

  告别商界,叶上林迅速完成了身份转型,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文学老年”。他喜欢别人叫他叶廷勋,这是他的新名字,表示要跟以前的商人生涯区分开来;更喜欢别人称呼他的笔名“花溪老人”,因为他真的热爱写诗。如果有人造访他的书斋,他一定会吹一吹他的“梅花书屋”,该是多么典雅。

  告别商界,并不意味着财富的缩水。相反,叶上林在广州西关广置豪宅,把享受生活的图景和惬意写进了他的《西关竹枝词》里:

  “西园春事剧繁华,春到园林处处花。花事一随春色去,朱门休问旧人家。一围杨柳绿阴浓,红尾旗翻认押冬。映日玻璃光照水,楼头刚报自鸣钟。”

  很遗憾,这样闲适的退休生活只维持了5年,他便撒手而去。叶上林的子孙,没有继承他的经商事业,而是守着家产,潜心学问。这反倒让叶家在19世纪广州十三行的集体衰退中从容不迫,逃过了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