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深受资本青睐的生鲜电商行业进入洗牌阶段,12月以来,多家生鲜电商平台被爆出经营困难:生鲜电商妙生活在上海的80家门店全部关门;主打净菜配送服务的电商“我厨”官网和APP均已停止服务,其客服热线也无人应答;电商平台“易果生鲜”被上海长宁区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为1411万元。分析认为,在狂热过后,曾经吸引众多巨头布局的生鲜电商行业,必须直面盈利难题。 资本从狂热到观望 近期,生鲜电商行业再度吸引外界目光,不是因为新零售高大上的光环,而是行业多家平台陷入经营困境:妙生活在沪80家门店全部关门、“我厨”官网和APP停止服务、“易果生鲜”被列为被执行人。有迹象显示,行业进一步进入冷静期。 而这一行业曾经风光无限。羊城晚报记者查询网经社“电数宝”监测数据发现,生鲜电商行业的融资事件在2015年创新高,达到70次,较2014年同比增长169.23%。2016年-2018年,行业融资事件数量有所回落,分别达到55次、24次和36次。截至12月11日,2019年行业融资事件数量为22次。 融资金额方面,生鲜电商融资金额在2013-2016的四年迅速增长,从起初的1.3亿元上涨到101.6亿元。在2016年创下新高后迅速回落,2017年融资金额仅为26.1亿元,同比下降74.32%。截至2019年12月11日,今年融资金额与2018年基本持平,达到65.1亿元,同比下降2.99%。 数据显示,资本市场对生鲜电商从狂热逐步转向持观望,不再大手笔注入资金。基于生鲜电商发展问题频出,投资人也要追求回报率。 生鲜电商保“鲜”难 记者注意到,目前生鲜电商行业包括多种商业模式,有以京东生鲜、天猫生鲜、拼多多为代表的传统B2C自营模式、平台模式,有以每日优鲜、京东到家、叮咚买菜为代表的“到家”社区模式,还有以盒马鲜生、7Fresh为代表的“到店+到家”模式。 但相对于传统电商物流而言,生鲜物流的专业性相对比较突出,“鲜”字当头,生鲜物流在生产、运输、存储、销售等环节对环境的要求都较高,尤其大部分生鲜电商在冷链物流体系方面的建设不完善,以至于难以保“鲜”。 对于近期生鲜电商平台陷入困境,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解筱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表示,目前的保鲜、冷藏运输载体及全程物流体系并不完善,不能在运输全程进行很好支撑,尤其受制城市交通拥堵、临时性限行等情况,对即时配送带来较大考验。 同质化烧钱竞争难持久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高级分析师莫岱青则指出,生鲜商品的毛利率很高,但由于产业链太长,直接导致产品的损耗大,利润降低。因此,缩短供应链是其解决之道,才能够提高渗透率,从而真正获利。 莫岱青还表示,目前众多生鲜电商平台在产品种类、服务体验以及配送方面的特点并不突出,同质化问题明显,并且始终处于烧钱培养市场的阶段,这种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模式,无法持久延续。 在多个生鲜电商玩家相继出局后,市场已进入洗牌阶段,如何长效运营,是当前生鲜电商玩家所需考虑的问题。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对记者分析表示,未来生鲜市场会呈现菜市场、超市和社区生鲜等多种业态共存的局面。随着电商巨头们纷纷以不同形式进军社区菜市场,生鲜市场的线上渗透率将会逐步提升。电商巨头正不断加码冷链物流建设和生鲜供应链投资,拥有全产业链资源和全渠道资源的企业优势将愈加凸显。 羊城晚报记者 沈钊
-
即时新闻
生鲜电商又见关店
风口过后如何盈利成焦点
来源:羊城晚报
2019年12月20日
版次:A13
栏目:财经·热闻
作者:沈钊